畏威而不怀德,日本间谍落网,中方发言,敲打的是日方沉睡的良心_日本_中国_中方

远亲不如近邻,是我国从古至今传颂的一个生活道理。然而,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却始终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即使是和平年代,日本都要明里暗里针对中国,但在正道上难以赢过中国,日方只能使上老招,派遣间谍来获取中方的情报。

(落网男子为安斯泰来制药公司员工)

登机前被捕,日本男子在中国当间谍

近日,一名在华日本企业的公司高管,在结束中国的工作准备登机回国时,突然被中方以“涉嫌从事间谍活动”逮捕,并且出动抓捕他的,还是中国的国家安全机关。

在该男子被抓后不久,一家名为安斯泰来的制药公司就承认,该男子是其公司的一名高管,主要负责日常销售及管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总部设在东京,但在中国却有较大投资,北京、上海及广州等都设有分公司。并且这名男子被捕后,该企业在中国的多个分支机构就疑似注销了,内部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变动,动静不小。

有消息称,该男子利用自己在这一行业的人脉,收集了有关中方医疗卫生、疫苗研发等领域的敏感信息,并同中方内部人员存在不正当联系,以此获得更加机密的信息。

(日方要求中方立刻放人)

日方毫无歉意,还对中方提要求

然而,在这一消息传回日本后,日方非但没有一丝歉意,反而反应激烈,还对中方提出了两大无理要求。先是日本政府出面发话称,中方应尽快释放这名公民,随后又要求中方为日本驻华大使馆提供与该男子对话的机会,以便日方了解被捕的原因。

展开全文

政府这样的表态,似乎也给不少日本民众带来了与中方当庭对质的底气,不少网民就在新闻下嚷嚷着称,中国有什么高科技值得日本偷的吗?

但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一场记者会,就直接揭开了日方政府极力遮盖下的真实面目。中方先是证实,最近在中国落网的日本公民,确实在中国从事了间谍活动,还同时触犯了我国的刑法和反间谍法,中方将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随后,毛宁还对日方发出“提醒”,称近年来屡次发现日本在华公民出现类似情况,对于本国公民,日方应加强教育和提醒。所以说,类似情况屡次出现,这次在华公民为何又被抓了,日本政府还能不清楚吗?

(东亚同文书院)

不到十年,中方抓了17名日本间谍

从我国《反间谍法》通过后算起,这次落网的就已经是第十七个了。再往前看,日本在我国安插间谍的历史已经长达上百年了。

1901年,日本在上海盖了所学校,名为东亚同文书院,这所平平无奇的学校,却有一处不寻常之处,就是只收日本学生。在侵华战争爆发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才在《西行漫记》这本书中,揭开了这所学院的真面目。斯诺表示,这个学院用几年的时间,教给学生当奸细之术,然后将其分配至中国的政府机关或公司当中,甚至扎根在民间,终身做奸细。

借助“民间人士”的身份,在中国干搜集情报的非法勾当,直至今日也是日方惯用把戏。过去几年里,日本所谓的摄影爱好者,“一不小心”就拍到了我国在钓鱼岛巡逻的海警船;伪装成温泉开发商的日本间谍,私自进行地理测绘,电脑中保存了近80张与工作无关的地图,本地人都不知道的路线,这些地图上却标注的清清楚楚。

在情报界闻名世界的美方,都要感慨一句,日本在中国布下的间谍网络,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比不得。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美国总统拜登)

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日本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同中方抗衡时,便会选择顺从,接受封号成为附属国;而一旦中国封建王朝没落,日本的另一面便暴露了出来,对我们发动战争,妄图成为整个地区的老大。

这种情况放在现在来看也是如此,对待美国,日本低头哈腰,而在亚洲却总是趾高气扬。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这句话,用来形容日本是最合适不过了。

但是,过去日本能利用情报活动,对中国进行挑衅、发起战争,从中获得巨大利益,感受欺辱中国人民为其带来的快感。但历史就是最好的老师,如今的中国,已经不由得日方为所欲为了,间谍活动固然隐秘,但是中方的反间谍能力也在增强。对待日方,我们务必要高度戒备,绝不可以重蹈覆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