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人口(阿尔巴尼亚人口和面积分别是多少)_阿尔巴尼亚_科索沃_巴尼

本文目录

  • 阿尔巴尼亚人口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 阿尔巴尼亚人太垃圾了
  • 阿尔巴尼亚现在的状况
  • “曾经的哥们”之“阿尔巴尼亚”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阿尔巴尼亚
  • 阿尔巴尼亚是哪个国家
  • 科索沃与阿尔巴尼亚毗邻,那么两个国家为何不合并呢

阿尔巴尼亚人口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阿尔巴尼亚人口和面积分别是:人口285万,面积2.88万平方公里

阿尔巴尼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南部。首都地拉那,国土面积2.88万平方公里,人口285万。阿尔巴尼亚曾经号称是“欧洲明灯”,而现在则是“欧洲最穷”国家之一。阿尔巴尼亚还是欧洲最不发达和低收入的国家之一,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发展潜力不足,资源匮乏。

来源:

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是伊利里亚人,基因里就带着战斗因子,天生就是战斗民族,以无组织无纪律但骁勇善战闻名欧洲。在巴尔干半岛的历史上,每次战争基本上都少不了阿尔巴尼亚人的身影,曾跟随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也曾跟随拜占庭王国西讨。

阿尔巴尼亚表示友好的方式是行一种贴脸礼,关系一般的就做做贴脸姿势,并不贴上,稍好一些的是轻轻贴一下左右面颊,最亲热的则是拥抱起来左右贴脸的同时还要吻对方的面颊。

阿尔巴尼亚人太垃圾了

不是的。2020年,阿尔巴尼亚的GDP总量151亿美元,在欧洲排名第35,人均GDP5287美元,在欧洲排名第38,阿尔巴尼亚。是东欧的一个小国,领土面积大概2.9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00万,阿尔巴尼亚曾是欧洲跟中国关系最好的国家。它不是垃圾,而是国家太小了。

阿尔巴尼亚现在的状况

阿尔巴尼亚现在的状况还是比较差的。主要归纳为六点:

1、道路问题

阿尔巴尼亚主要主要的交通方式是公路,然而整个阿尔巴尼亚国内仅有一条长45公里的高速公路。其他的普通公路多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120公里的路程要走三个多小时。

2、能源问题

能源问题也极其严峻,阿尔巴尼亚国内大部分供电都依靠于曾经由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援建的水电站。但是由于年久失修和数量不足,停电在阿尔巴尼亚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3、电力危机

2019年发生的一次电力危机,导致每日的发电量仅有平常的一半,许多工厂被迫倒闭,大量的外国商人不得不放弃了在阿尔巴尼亚建厂的打算。而一个国家的首都,往往最能体现其真实情况。

4、经济不良

1614年阿尔巴尼亚建立首都地拉那,这座城市是阿尔巴尼亚规模最大的城市,是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拉那集中着阿尔巴尼亚全国30%的人口和20%的经济,是阿尔巴尼亚为数不多的大城市。

5、建筑破败

但是这片城区古老到让你不敢相信这是一座欧洲国家的首都城市,很多建筑都破败不堪,街道的风貌甚至比不上我国的三线小城市。而新城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落后的交通管理和混乱的秩序,使得新城区也毫无现代化城市风范。

6、车辆陈旧

与破败的城区格格不入的是,阿尔巴尼亚街头上比比皆是的奔驰宝马各式名车,阿尔巴尼亚的老款奔驰宝马等车辆是欧洲最多的,甚至超过了德国。

然而这并不能表明阿尔巴尼亚人多有钱,相反,这些大多数名车都是阿尔巴尼亚人在西欧打工时买回来的二手老车,很多车都开了几十年。

“曾经的哥们”之“阿尔巴尼亚”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阿尔巴尼亚

1,阿尔巴尼亚全称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号称山鹰之国,国旗上绘有一只双头鹰。

2,阿尔巴尼亚是个不大的小国,国土面积28748平方公里,人口285 万,其中女性占52.3%,GDP总计158 亿美元,人均GDP5448 美元。主要民族有阿尔巴尼亚人、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官方语言为阿尔巴尼亚语。最高峰耶泽尔察山,海拔2694米。
3,阿尔巴尼亚境内主要城市有地拉那、斯库台,都拉斯,发罗拉,科尔察,费里等,其中地拉那是首都和第一大城市。

4,地拉那虽然是阿尔巴尼亚的首都,但放在世界上来看,城市并不大,人口仅有85万人,东、南、北三面环山,西边紧邻伊塞姆河,市中心有座斯坎德培广场,广场上有座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铜像。
5,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是伊利里亚人,并不是巴尔干常见的斯拉夫人,伊利里亚人是一个欧洲古代的印欧语系民族。

6,阿尔及利亚目前是北约成员国,欧盟候选国,虽然不是正式欧盟成员,也未加入欧元区,但境内可以直接使用欧元,和本国货币列克一起流通。
7,地拉那大学是阿尔巴尼亚唯一的一所公立大学,位于首都地拉那,在全国不同城市有3所分校。
8,阿尔巴尼亚靠亚得里亚海,与意大利隔海相望,海岸线长472公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3/4,只有海边有狭长的平原。

9,阿尔巴尼亚全国共分为12个省,36个区。境内矿产资源稀少,但太阳能和水资源丰富。当地年气温温差较大,最高41.5摄氏度,最低达零下10摄氏度。
10,阿尔巴尼亚工业比较薄弱,以食品、轻纺、机械、冶金为主,多为小企业,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7%。

11,阿尔巴尼亚经济主要依靠农牧业,以种植小麦、葡萄、烟草和咖啡为主,当地产的葡萄酒小有名气,是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

12,阿尔巴尼亚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当地人的收入非常低,工厂里普通工人月收入仅1400元人民币,如果加个班能达到1800到2000左右,但当地人普遍不愿意加班。当地服务行业工作比较轻松,工资也低一点,月收入在1200元左右。像教师和医生属于高薪职业,月收入在2300到2600元左右。阿尔巴尼亚不仅工资少,关键当地找工作也不好找,没什么大企业。因此有五分之二的年轻人走上了出国打工这条路,男的去德国的较多,女的大部分去了荷兰。

13,阿尔及利亚最大的特色就是那几十万座碉堡,遍布在全国各地,是在上个世纪花巨资建造的,如今大一点的被改成了景点,供游客参观,绝大多数被废弃在荒山野岭。当地精明的人,推出了碉堡纪念品,卖给游客。
14,阿尔巴尼亚军队有8300多人,武器多数是苏联时期的,比较老旧,当地实行义务兵制度,所有年满十八周岁的都要参军。
15,阿尔巴尼亚实行免费医疗和12年义务教育,但水平都不高,存在学校少医院少的情况,当地多数医院和学校为私立,价格较贵。

16,阿尔巴尼亚境内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私家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辆,而且大都是奔驰,不过车龄都较老,这些车多数为出国打工人员带回来的,只要不坏就可以上路,当地没有报废一说,但如果坏了就麻烦了,因为当地没有配套的 汽车 零件。

17,阿尔巴尼亚当地治安还可以,首都地拉那有条卡里大街,10欧元起。

阿尔巴尼亚是哪个国家

阿尔巴尼亚是欧洲东南部的一个小国家。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阿尔巴尼亚语:Republika e Shqipërisë;英语:Republic of Albania),简称“阿尔巴尼亚”(Albania),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

阿尔巴尼亚西隔亚得里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南面则与希腊接壤,东临北马其顿,东北是塞尔维亚,北接黑山共和国。首都地拉那,其国际代码为AL。

阿尔巴尼亚国旗上绘有一只黑色的双头鹰,沿自15世纪抵抗奥斯曼帝国入侵的领袖乔治·卡斯特里奥蒂·斯坎德培的印章,所以雄鹰是民族英雄乔治·卡斯特里奥蒂·斯坎德培的象征,故此阿尔巴尼亚也有“山鹰之国”之称。

自然资源:

阿尔巴尼亚水力资源、太阳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有石油、天然气、沥青、褐煤、石灰石、铬、铜和镍等。探明石油储量约4.38亿吨,天然气储量约181.6亿立方米,煤矿储量约7.94亿吨,铬矿储量约3690万吨,铜矿储量约2419万吨,镍铁矿和硅酸镍矿储量约3.64亿吨。

科索沃与阿尔巴尼亚毗邻,那么两个国家为何不合并呢

       说起科索沃,相信大家也不会很陌生了,因为闹独立而被世人熟知。科索沃是前南斯拉夫的一个自治省,如今实际上已经是从塞尔维亚独立出去了,面积只有仅仅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还不到200万,而且人口比例当中95%是阿尔巴尼亚人。科索沃在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塞尔维亚,但是为何不与自己同宗同源的邻国阿尔巴尼亚合并呢?

不合并【原因】

1、矛盾激化,人均GDP低下。历史上,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族人,与阿尔巴尼亚同宗同源,同属于一个民族,然而因为塞尔维亚王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纷争,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与塞尔维亚人之间的比例失衡与矛盾越来越严重。然而,如今的科索沃虽然小,经济条件也不算太好,人均GDP不过4000美元左右。然而相对于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也不咋地,毕竟阿尔巴尼亚是欧洲最落后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比科索沃要高。所以,加入阿尔巴尼亚对科索沃来说并没什么好处,所以自然也就没什么吸引力。

2、西方的干涉与反对。巴尔干半岛被称作“世界火药桶”,民族、宗教等矛盾错综复杂。作为东南欧最大民族之一的阿尔巴尼亚人,分布非常广泛,除了阿尔巴尼亚与科索沃的主体都是阿尔巴尼亚人,在马其顿、希腊、黑山等国也有很多的阿尔巴尼亚人。

3、信奉“大阿尔巴尼亚主义”。历史上,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者就奉行“大阿尔巴尼亚主义”,甚至与二战中与意大利墨索里尼勾结。如果科索沃加入了阿尔巴尼亚,非常可能吸引半岛之上其他地方的阿尔巴尼亚人加入阿尔巴尼亚,如果最终形成“大阿尔巴尼亚”,在巴尔干半岛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那么对欧美各国控制此处非常不利。

所以,如今科索沃想要加入阿尔巴尼亚也是希望渺茫,欧美国家一定也会干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