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神鹰李瑞东:贯通武学创造杨氏太极拳,53岁仅一拳击飞霍元甲_武术_武德_宗师

引言

李白在《侠客行》中写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可见中国功夫并不是徒有虚名,中国武术宗师们并不沽名钓誉。

01

在中国历史上,武功高强的武术宗师不尽其数,比如晚清时期的董海川、霍元甲、黄飞鸿、燕子李三等,他们各个身怀绝技,为捍卫民族尊严,以自身武术抵御外敌,不畏生死。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晚清时的武术宗师不仅仅只是以上各位,还有被慈禧太后封为大内神鹰的李瑞东。李瑞东出生豪门,自家更是有着“草药李家”的称号,李家不仅富有,名声还十分好。

李瑞东本人5岁进私塾,7岁拜师“大刀孙”开始学武,12岁时跟随韩道长学习少林武术,后来又跟着李老遂学戳脚。但李瑞东最感激的人是王兰亭,王兰亭也十分欣赏李瑞东,认为了李瑞东是一个文武全才,王兰亭的眼光是独到的,因为李瑞东从小苦练武术之外,还博览群书。王兰亭将李瑞东举荐给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武术界,李瑞东就这样认识了很多英雄侠士,学习了很多武学精髓,逐渐的成为了一名武术宗师。

▲李瑞东

王兰亭后来遁入空门,在此之前交给李瑞东一封信,让他十年后再打开。十年后的李瑞东发现王兰亭交给他的是一副《武当山景图》。但由于时代久远,字迹模糊,具体内容已经看不清了。李瑞东多次寻找王兰亭均未果,所以王兰亭当年的真实意图至今为谜。

02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慈禧太后举办60大寿,李瑞东在弟子载漪的举荐下表演了一套拳术。表演中的李瑞东身轻如燕,犹如展翅大鹏,慈禧太后称赞其为真神鹰。此后李瑞东名声大噪,官运亨通。

展开全文

▲慈禧

直到1901年的时候,因为载漪的事情才不得不隐姓埋名回到老家武清城。回到家中的李瑞东对朝廷失去了信心,他开始潜心钻研武术,结交武林豪杰,在与大家谈天说地的过程中,李瑞东的思想和人格逐渐的成熟了。

当时的霍元甲也很有名气,所以他们二人相约切磋一场。切磋时李瑞东已经53岁了,但丝毫不显老态,切磋过程中的动作迅捷有力,让人眼花缭乱,两人在房中切磋,李瑞东仅用一拳就将霍元甲击飞到院子内。

▲《霍元甲》剧照

武术高超的李瑞东还十分的有武侠情谊,传闻有一家人擅养藏獒,但他们养而不教,总有藏獒伤人事件发生,李瑞东听到后只身去找了这家人,进门后的李瑞东面对的是几只气势汹汹的藏獒,看到罪魁祸首的李瑞东果断出手,震碎了几只藏獒的牙齿,可见李瑞东的内功是多么的深厚。

03

人们常说侠肝义胆,李瑞东就是如此,他不仅武侠情结深厚,民族立场更是坚定而鲜明。闲赋在家的李瑞东只要有时间就钻研武术,并将自己毕生所学进行演变编制,最终创造出了流传后世的李氏太极拳。在李瑞东看来,国家多难需要强大的武术才能对敌,于是他来到了天津,创办了“武德会”。同一时间,孙中山等人也在天津,他们在天津开展运动,政见上和李瑞东的想法不谋而合。

▲太极拳架势

李瑞东的“武德会”就开办在今天的中山公园。李瑞东创办了“武德会”之后有人向他建议改名,原因很简单,李瑞东之所以会开办“武德会”,是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保家卫国,但“武德会”这个名字明显不够响亮大气,会影响号召力。李瑞东为了吸引更多的武术人才,将“武德会”的名字改为了“中华武术会”。

▲武师合照

除了“中华武术会”之外,李瑞东还和很多知名的武术大家举办了别的会馆,这些会馆的出发点完全一致,那就是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让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尽一份力,其中“八卦门”的张兆东就是当时和李瑞东合办会馆的人之一。

结语

《李鸿章传》中写到:“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晚清时代就是一个造英雄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文武两界人才辈出,比如武学界有霍元甲、方世玉、李瑞东等人,文学界有章太炎、蔡元培、胡适和梁启超等人,他们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影响了历史的结局。

参考资料:

《侠客行》

《李鸿章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