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窝里飞出“金凤凰”_丰城_养殖_万元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飞出 金凤凰 丰城 养殖 万元

鸭窝里飞出“金凤凰”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走进江西省丰城市孙渡辉煌鸭业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白色大棚下人欢鸭叫产业旺的喜人景象。谢平华集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宜春市政协委员、丰城“鸭王”、丰城麻鸭协会会长、孙渡飞煌鸭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等多种身份于一体,因地制宜瞄准麻鸭特色产业。如今他的合作社已发展百户社员、惠及千户专业户、辐射带富万户群众,打造成百亿麻鸭产业,形成了乡村振兴的“拳头产品”。

发家致富的“带路人”

1970年出生的谢平华,由于兄弟姐妹多,从小就跟随父母土里刨食,渐渐形成了吃苦耐劳、自食其力的精神品格。1990年高中毕业的他回到家乡丰城市孙渡街办阳池村委会前谢村,跟着父亲小规模养鸭,不久又跟着父亲到板鸭厂做板鸭。

脑子活的谢平华发挥当地水面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始独自养麻鸭,由几十只到几百只再到上千只,既可生蛋又可做板鸭,规模不断扩大。别人的鸭苗难买又难养,1993年他干脆自己孵化,2000多枚蛋一孵就成功,不但自己养还孵化给别人养,从中赚了不少钱,像滚雪球一样,周边养殖户不断增多,孵化量跟不上养殖量。随着孵化技术的改进,从2013年开始,就由原来的手孵变为半自动再到全自动,养殖模式由纯天然放养到圈养再到小水系养殖,申请科技支撑项目,吸引了江西省畜牧研究所作为支撑单位,2018年设立博士工作站,小水系养殖在丰城市全面铺开,2020年向全国推广,建立了江南养殖技术最先进、养殖规模全国前五的养殖基地。为了打造丰城地方特色品牌,他先后自费到江西省畜牧水产学校和江西农大学习养殖技术两年,回来后大胆创新,通过不断升级改造养殖示范基地,在原小水系、稻鸭共生等养殖形式上,推进笼养、网床旱养模式,养殖种鸭和青年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创建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合作社与江西煌上煌、重庆张鸭子等大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上挂企业、下联农户,确保了麻鸭养殖和销售两个环节渠道畅通。2021年合作社带动了丰城900多户农户养殖1000万羽以上、全国2000多户养殖1.4亿羽,年孵化鸭9600万羽,销向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等全国各地,带动丰城农户2600多户致富。2021年,合作社已实现总产值900万元左右。

为进一步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的带动下,谢平华先后自投1700万元在该市荷湖乡康庄村、荣塘镇天井村、洛市镇崔家村、湖塘乡堎上村、孙渡街道坪下村等地建立麻鸭养殖基地7个,养殖规模达到30万羽,带动基地农民年增收600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80万元。

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我是一个农民,如今当上了政协委员,更要为千千万万的农户传达党的好声音,为乡村振兴助力。”2021年,当选为宜春市政协委员的谢平华专注带民致富、乡村振兴这一课题,积极参政议政,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身为政协委员的谢平华与该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一道深入一线实地调研,广泛了解村民的困境和难点,经过反复研判、分析、思考,提交了《关于建设丰城麻鸭养殖技术服务中心的提案》。得到了丰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市相关部门立刻与谢平华对接。

为了提高麻鸭质量和养殖经济效益,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谢平华自投入260多万元、政府奖励40万元,建立起丰城市第一个麻鸭养殖技术服务中心,提供养鸭看病防疫、养鸭技术培训、鸭产品销售等一条成服务。他定期邀请行业带头人、技术专家培训授课,截至目前,已为600多人讲授了小水系养殖、网床旱养养殖、稻鸭共生养殖、笼养养殖等新型养殖方式。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建立“联姻”,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合同,聘请专家学者每月定期到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指导。通过服务技术中心的育种、提纯、复壮,为农民提供优质的丰城麻鸭种质资源,坚定农民养丰城麻鸭稳产高产的信心。

展开全文

拉长链条,高度融合。谢平华着力推进集种禽繁育、鸭苗孵化、麻鸭养殖、屠宰加工、熟食加工、羽绒加工、副产品高质化利用、文化展示、第三方服务及饲料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丰城麻鸭一、二、三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高质量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年产值8.2亿元,实现利润1.1亿元,上交税收1060万元,带动农民1.3万余人增收致富。在传授养殖技能时,针对一些养殖技术把握不准的农民,谢平华还与农民订立技术服务合同,实行“养殖+技术”,让农民吃下“定心丸”,先后与农民订立技术合同120份,养殖规模达到360万羽。通过“线上+线下”,引导农民了解市场行情,指导农民科学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拼却老红一万点,换来新绿百千重。”谢平华致富后不忘初心使命,把带领群众致富视作政协委员的责任,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方式,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业,以点带面。一方面,他在自己的基地里建立了麻鸭养殖示范点,只要农民自己愿意到基地学技术,一律免费,还给工资,先后有125户农民在基地学到技术后回家从事丰城麻鸭养殖。另一方面,建立“合作社+基地+代养”模式,对无劳动能力的农民实行入股分红,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谢平化带人致富的故事传为佳话。“谢总,今年养殖情况怎样,可以多养点蛋鸭么?”“可以,没问题,到明年上半年蛋价一直会很稳定,可以大胆养,卖不掉找我,我保价全收。”就在2020年2月河南新郑县牛兴根正为养殖量的事通过手机电话请教谢平华,在谢平华的鼓励与帮助下,牛兴根养了近20万羽鸭子,赚了近千万元。石江乡荷岭村黎海军父母多病,被评为多年的贫困户,谢平华鼓励人不怕穷,只要励志就能解脱贫困,传授养鸭经验、提供销路,保价回收青年鸭和种蛋。如今黎海军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养鸭致富带头人。

百亿产业的“领头雁”

在谢平华的引领带动下,丰城麻鸭养殖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正朝着实现百亿产业目标迈进。

丰城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围绕丰城麻鸭“国家地理标识产品”这根主线,打响“中国鸭乡”品牌,建设2个鸭羽产业特色强镇,大力推进孙渡丰城麻鸭保种育种基地及交易市场建设,推动拖船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鸭羽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使“全国羽绒之乡”拖船镇入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区,共3个鸭羽产业园区呼之欲出,其中循环园区羽绒产业园上规模的8家羽绒产业企业全部入园;推进鸭苗孵化基地和交易产业园建设,实现种鸭标准化饲养、集中孵化、统一销售,打造规范、有序的鸭苗孵化交易产业园;推进屠宰、熟食加工产业园建设,引进一家年屠宰能力1000万羽的屠宰场,培育一家上市熟食加工龙头企业,扩建丰城渡头板鸭、焦坑熏鸭等地方品牌产品企业,打造丰城麻鸭、肉、蛋品加工产业园。为加快实现百亿产业目标,该市建设多种麻鸭养殖模式,种鸭小水系养殖、笼养养殖、传统水面养殖规模量化、网床旱养、稻鸭共生生态养殖等 ,多种模式建设齐头并进……如今,全市初步实现麻鸭一、二、三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丰城已成为全国闻名的麻鸭产业基地。

百亿产业的领头雁谢平华在发展麻鸭产业的同时,还十分热心公益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先后捐款16万元帮助孙渡街办丰联社区和巷口村委会修路修塘岸,捐款12万元资助孙渡街办兴无村贫困户治病,资助埂上村贫困学生上学,2020年捐助4万元给孙渡街办抗击疫情……“我觉得企业做强做大后不能忘本,一直要做公益事业,助学、助残、助困,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这是谢平华常挂在嘴边的话。因此,谢平华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袁方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