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镖李旭:曾保护巴菲特之子,击穿锅盖只需一根筷子_保镖_老板_保护

李旭每一次出任务前都要写一封信,这封信不知道该寄往哪里,也不知道该寄给谁。

被称为“中国第一保镖”的李旭是保镖行业的“大神”,从事这行已经20多年了,他身材高大魁梧,满足了所有人对保镖的想像。

保镖行业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神秘世界,但这个行业也有特定的行业规则和生存法则。

既然被称为“中国第一保镖”,李旭一定实力不凡,他是凭什么获得高薪和耀眼头衔的呢?

凭实力懵懂入行

李旭是一名70后,祖上是清朝的带刀侍卫,他从小练武,每天早上四点就得起床练功,五岁时跟祖父练习家传的少林太祖拳,十几岁时又拜名师马能威学习七星螳螂拳,原本想当一个武术教练或老师。

1990年,李旭通过一个亲戚介绍,去一个国外公司应聘保镖,当时应聘的人有近千人,多数都是练武出身,经过几轮筛选之后,只剩下10人。

复试当天下着小雨,公司门口行驶过来三辆豪车,前面两辆是奔驰,后面一辆是凯迪拉克,上面走下来几个穿黑西装的人撑着雨伞跑到凯迪拉克车前。

展开全文

一位外国老板从车上走了下来,那副前呼后拥的霸气派头,李旭只在电影里看到过。

在复试时,外国老板说:“我坐在这里需要你们保护,我不希望将来遇到危险时,保镖只顾自己跑了,我要看看你们的本领。”

这位老板的意思是要进行一对一的单挑,这情况有些“凶狠残酷”,大家没见过这样的场面,都愣在那里半天没动。

李旭当时刚20岁出头,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他身上还有一种“好战”因子,就马上跳出来,第一个登上台。

这时一个年轻人过来应战,那个人也是学习传统武术的,当时李旭练过散打实战性非常强,三下两下就把年轻人给打倒了。

李旭接连打败了三个人,还有一个练散打的硬汉并没有敢正面对战,直接让李旭给他来了三个飞腿,展示了自己的抗击打能力。

最后外国老板只选了四个人,其中两个人还是老板的朋友介绍的,李旭和那个硬汉都被选中了。

刚进保镖行业时,20多岁的李旭还是懵懵懂懂的,他并不知道,即将进入一个危险而神秘的世界。

“第一保镖”成长之路

李旭刚入行时是一个保镖界小白,什么都不懂,比如老板上厕所的时候该不该跟进去,刚开始他和同事们都是稀里糊涂地在里面转一圈。

后来才知道保镖需要检查提前厕所的安全情况,排除安全隐患,包括检查地面的积水和厕纸是否够用,老板上厕所时,而后保镖等在外面就可以了。

跟随外国老板第一个月时间,老板没怎么带他出去,有一次李旭无意中听到了老板的话:“门口那个功夫不错,他不爱说话,好像总在琢磨什么事似的,还真不让我放心,我可得防着点啊。”

这时李旭才懂得,原来保镖不仅是老板的影子,也需要跟老板沟通,还要会察言观色。

于是李旭每次在老板旁边时就会开动脑筋,比如老板把吃完饭,筷子一放,保镖就得及时去结账。

在老板出门时,要考虑他去玩还是去谈生意,老板过来时,得马上把车门打开。

跟着这个外国老板当了保镖之后,李旭觉得保镖是一个用脑子的职业,而不是简单地打打杀杀。

后来李旭为了增加专业素养,在离开外国老板之后,不断地进修提升自己。

他曾经独自一人闯荡过中东迪拜,在迪拜用中国功夫打出了名气,当了武馆教练,回北京后创立了自己的拳击俱乐部。

他还多次参加特种军事训练,在香港飞虎队接受了CQB训练,还被美国政要保护学院录取,进行“魔鬼式训练”。

美国政要保护学院的学习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学校里一直上夜课,刚开始是理论课,李旭从宴会举止学到用餐礼仪,并且学习了一个保镖必须具备四个素质:知识、态度、技能、习惯。

学校的课程很紧张,第一堂课就是从晚上10点上到凌晨3点,休息了一会儿,5点又起床了,每天晚上只睡两三个小时。

李旭也向同学抱怨:“为什么这里的课是在晚上?那么想睡觉,也没法好好听课了。”

同学笑着告诉他:“保镖要陪委托人外出,都是只能睡上一两个小时, 外出时要做计划和评估,还要负责保护工作。”学校就相当于是保镖的演习场。

理论课上了一段时间,就进入了实战课,刚开始是枪械的训练,李旭选了一把银色的0.45大口径左轮手枪,所有的同学都笑着看着他。

教练也惊讶地问:“Lee,你确定?”

李旭表示:“我确定。”他不明白教官和同学们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表情。

手枪拿到手里后,李旭发现这把手枪非常重,子弹和他的大拇指一样粗,教官只给了他4发子弹。

李旭觉得这教官也太小气了,不过他并没有反驳,就进入了训练场,同学们都好奇地看着他。

他开了一枪后,马上被镇住了,子弹离膛后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手枪巨大的后推力给顶了出去,整个人后退了两大步。

正是因为他学过功夫才没有出洋相,稳住身体没有摔倒。

李旭休息了一会儿才打了第二枪,后来又休息了一会,打了第三枪,在第四枪之前,拿枪的手已经打哆嗦了。

实战课后,李旭还学了保护身体健康和日常救护的课程,连人口呼吸和心肺复苏都掌握了。

另外老师们也讲了保镖的心理问题,保镖需要保持沉着和冷静的心态,也需要拒绝委托人做一些与保护工作无关的事。

在翻看学习资料时,李旭看到美国总统的保镖也会“傲娇”地拒绝总统的一些要求。

比如遛狗之类的无关工作,保镖去遛狗时,万一总统有危险就来不及救人,所以一定要分清楚职责范围。

李旭是第一个在美国政要保护学校学习的中国人,经过这次学习,他进步神速,脱胎换骨,获得了国际认证的PPS(个人保护专家)证书。

对于李旭来说,保镖这一行就像杀毒软件一样,需要不断升级,在不断学习晋级后,他保护的对象也越来越“高端”。

神秘的保镖行业

在影视剧中保镖通常都戴着墨镜,有情况时会用耳麦或对讲机跟外界联系,实际上李旭在出任务说话时,并没有那么“高调”的动作,一般用的多是喉麦。

喉麦是由咽喉发声系统颤震而造成的声讯转化而成,不经空气传送,可以完全杜绝外在环境的杂音,从表面上嘴唇也不会动,周围的人看不出他在说话。

保镖行业中,有政要保镖、明星保镖和权贵保镖,政要保镖需要低调,身体不必太强壮,可以融入到普通群体中。

明星保镖的主要作用是“威慑”,一般不会遇到多大的危险,主要是面对粉丝和媒体,在一线进行控场。

权贵保镖保护的都是一些商业精英,有些高端的权贵本身也很低调,他们也不希望保镖很显眼。

李旭主要保护的是政要和权贵,作为第一个进入美国政要保护学院学习的中国人,他保护的政要和商业精英不计其数。

一些国外的富商和精英到了中国后,会对国内普通人的生活非常好奇,喜欢到普通的大众餐厅吃饭,还会跑到路边跟一些摆地摊的小贩聊天。

一般这些精英们都比较配合,不管多晚,都会等待保镖们检查完房间后,才会进房间休息。

这么多年的保镖生涯中,让他难忘的是在2008年保护股神巴菲特之子彼得巴菲特的安保任务。

那一次李旭特意提前了半个月进行准备,同行的保镖有20多人,分成几个小组,负责一线保护的有5个人,一部分人负责情报收集和评估,还有人负责装备和交通,另有反袭小组“潜伏”在周围,李旭则是负责小组的全盘指挥工作。

这次圆满而“天衣无缝”的保护也让李旭声名鹊起,在业内有了“中国第一保镖”的头衔。

李旭的团队里有男保镖和女保镖,在业内保镖和委托人发生感情联系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李旭让他们的团队人员尽量规避和委托人的情感纠葛,他说“在工作的地方玩火,是很不明智的举动。”

如果跟委托人发生情感纠葛了,保镖的精力就会集中在恋人的身上,对周围的警戒就会放松。

两人闹矛盾的时候处在纠结的状态,会产生排斥的心理,可能把委托人陷入危险境地。

除了身手和专业素质之外,人品也很重要。

曾经有个老板向李旭诉苦,那老板请了一个退役的散打运动员做保镖,本来那个人功夫不错,老板觉得很满意。

有一次两人一起出去吃饭时,那个保镖不停地劝酒,把老板的朋友灌醉了,自己也喝得醉如泥,老板只得开车把他保镖送回了家。

那个老板想着辞退那个保镖,但是那个保镖揭竿而起,把老板拎住说:“这事没完,每月照付工资,否则别想有好日子过。”

论武力,老板压根不是保镖的对手,后来这次“反客为主的闹剧”经过其他朋友调解才算结束。

在李旭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把委托人的生命放在首位,他认为人品也是保镖的必备修养。

为了保护委托人的安全,李旭好几次遇到过生命危险,在国外也曾被人用枪指着头,好在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因为要保护委托人的隐私,所以也没有透露更多的危险细节,李旭的实战能力到底有多强呢?

筷子和矿泉水当武器

平时李旭不会携带什么武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来保护自己和委托人,矿泉水瓶、笔、电池都可以拿来当工具,他还有一个常用的工具是筷子。

他曾经晒出一张平时训练时的图片,一个锅盖上插着几根筷子,盖子上全是一个个小洞。

由于从小习武,李旭的手掌力量非常强,只需一根普通的木筷子就能击穿3毫米左右的钢板。

李旭曾练过2年铁砂掌,练这个功夫要调理内气,还要操练筋骨,使手掌强壮起来,铁砂掌是要打铁砂的,每天打完手部又红又肿。

家里是练武世家,有专门练习铁砂掌的草药,练完之后用草药浸泡手臂,手掌就舒服了很多,第二天有人继续训练,就这样坚持了很久。

在李旭家盖房子的时候,家里人准备自己动手,当时没有专用的工具,连砌砖的刀也找不到,突然想试试用手掌劈砖。

没想到李旭运好气之后,用手掌一劈砖块就裂开了,一连试了好几砖都很成功,后来逐渐训练到一掌就能劈开四五块砖。

李旭在参加访谈节目时,主持人曾经问他:“像我这样的人,你能打几个?”

李旭回答:“格斗技能不是很强的人,我曾经战斗过30多个人。”言下之意一个人可以对战30多个人。

“多少?保镖的功夫主要在嘴上,大家发现没有。”主持人有些不屑,因为这个数字太夸张了。

李旭用技术性角度分析了一下:“格斗中有很多技巧的,通过运动始终跟对手分开一定的距离。”

实际战斗的过程中,要和多人拉开距离,自己始终是在一对二,一对三的状态,避免对手一哄而上。

在李旭看来,光有腿脚功夫是远远不够的,有勇无谋就只是一个“打手”,保镖的职责是防患于未然,将风险规避掉,靠拳脚可能只能对付七八人,依靠战术就可以克制几十号人。

理论上手脚功夫再快也快不过枪械的速度,在迪拜时,李旭作为中国功夫的教练曾和一位当地警察局的空手道教练进行比试,那位教练被李旭犀利的打法弄得晕头转向,马上提出了辞职。

当时迪拜的警察们要求李旭做他们的教练,有个警察甚至掏出了枪指着李旭的脑门:“中国人听说你很厉害呀,来呀,对付一下这家伙。”

当时这位警察比他还高了半个头,身材也很大,李旭马上表示他很害怕,让对方不要开枪。

那位迪拜警察的脸上露出了笑意:“中国人,你不是功夫第一吗?打我试试啊!”

李旭用眼晴的余光寻找对方的破绽,过了一小会,他先双手合十猝不及防地将枪打掉,用左手捏住了对方的右手,把对手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这位警察被李旭的动作打懵了,连动作都没看清,后来警察们对中国功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旭在警察局教了几个月,慢慢成了当地的名人。

他通过不停地切磋和训练进入行业高端领域,在国内外都有了知名度。

高处不胜寒

虽然李旭的职业生涯风光无限,但他的生活也有不为人知的心酸。

由于职业的特殊,他每次出任务都会面临生死考验,在临行之前总会写一封信,上面的抬头写着:“致亲人的最后一封信”。

朋友们也会经常帮他介绍女朋友,里面有空姐、老师和军人,但是李旭对自己的工作有顾虑,觉得可能会给家人和爱人带来危险。

在保护委托人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一些利益得罪一些人,那些人不敢跟李旭正面发生冲突,会从他的朋友或家人下手。

有一次有人想知道他的行踪,控制了身边的一个朋友,还用朋友的女儿威胁。

不过还是很幸运,最终通过努力把这些危机化解了,后来除了保镖行业的朋友,他都不会把自己的行踪和工作情况告诉别人。

李旭在工作时从来不会用手机通话或发短信,恋爱时也跟女友说:“我可能不能随便给你打电话。”跟女朋友交往时他没有透露自己做什么工作,他觉得一般人是不会理解这样的工作的。

保镖这个工作,在外界看来经常打打杀杀,李旭要是接一些危险的任务,也不会告诉任何亲人,只是很开心的表示自己出去办事或去玩了。

李旭的搭档辛杨则表示,李旭在生活中非常紧绷:“在工作中会有点神经质一样的出现,比如有非常大的响动,或者聚集了异常的人群,或者吃饭时有什么异常情况,他都会很紧张。”

有一次他们出去吃饭时,大家周围出现了一些不太和善的人,李旭就提议是不是要离开或者换个地方吃饭。

李旭在生活中也会观察周围异常情况,虽然现场没有委托人,但他觉得一起吃饭的这些朋友也需要被保护。

有些朋友觉得他过度紧张,有些风声鹤唳了,但他认为一般人没有这个安全意识,而他是从事安全工作的专业人员,会清晰的看到安全隐患。

在普通人看来,死亡离自己很远,但是在李旭看来,生和死只是一线之隔。

每次出任务前,李旭都会写一封类似于“遗书”一样的信,信中有写“我先走一步,望你们珍重。”作一番交待。

按照中国境内的法律,保镖们是不允许配枪的,但在国外的一些国家,在当地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当地的机构会给保镖们配备一些致命的武器,意味着他将面临死亡的威胁,说明这次任务对手的手里也会有武器。

每次到国外出任务下飞机回到国内时,他总会松一口气,默默在心里说:“我很幸运,我回来了。”

到了2022年,李旭已经50岁左右了,他成立了自己的安保公司,也做一些保镖培训的工作,相对而言比以前的工作要安全一些。

李旭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还写了两本书,讲述了保镖行业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还介绍了各种自卫技巧和自救方法。

作为“中国第一保镖”,他通过自己努力做到了行业顶尖水平,用自己的实力走出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路,他的生活是警觉而偏执的,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

责任和使命是保镖最好的标签,保镖不是惹事生非或喜欢卖弄拳脚的人,他们是力量和智慧的体现,活跃在最危险的地方。

在刀锋上生活是保镖们的宿命,他们是雇主们的守护神,也把自己陷入危险之中,这些人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地维护着保镖的荣耀。

参考资料:

深度观察之中国第一保镖(上)2012-11-21

深度观察之中国第一保镖(下)2012-11-22

《中国第一保镖》作者:李旭2008-10-1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