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文学作品 浅析人生智慧_会长_刘邦_智慧

渝北小雨润如酥,桃红柳绿缀玉露。诗书画影荟晚晴,花甲古稀聚两路。3月24日渝北区老研会、文研会在两路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鉴赏文学作品——浅析《鸿门宴》中的人生智慧”的学术讲座。因为名额有限,参会人员由区会分配到各分会的约40人。9时30分,区会荣修模等在家的领导悉数到会,

参会人员如数到场。老研会、文研会副会长谌永春主持会议,文研会会长吴高成主讲。

吴会长首先谈到文学作品的高度取决于作者的高度。列举了南宋诗人陆游的《咏梅》与毛泽东的《咏梅》作比较,虽然两位作者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文豪、大诗人,而他们的思想高度却不同,其作品的高度就不同。吴会长一口气背诵了两首作品,并分析到陆游笔下的梅,“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是多么的消沉悲观,毫无生气,怀才不遇,孤芳自赏。陆游是封建社会的文人,又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他的爱国主张受到了排挤打压,壮志难酬,以梅花自况来抒发心中的郁闷。而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他认识事物的高度是无人能及的,在刚刚建立的新中面临内外困扰的时候,他在《咏梅》中却写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试看,同样写的是梅,一个消极悲观,死气沉沉;一个积极乐观,充满活力。这正是由作者的高度来决定作品的高度。吴会长又举到马致远笔下秋的景象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多么的凄凉。而毛泽东笔下秋天的景象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多么炽热。同样说明了作者的高度决定了作品的高度。

展开全文

在分析《鸿门宴》中的人生智慧时,吴会长首先阐述了司马迁宁愿遭受宫刑,也要坚持创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不仅是史学巨著,也是文学巨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朔造人物形象,探究人生智慧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鸿门宴》就是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文中涉及的人物众多,每一个都有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智慧。而不同的智慧又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命运。吴会长把每个人物的性格、智慧以及最后的结局分析得具体而深刻。刘邦能屈能伸,随机应变,善于纳谏,知人善任,细心机警,最终成就了他一统天下的帝业。他相信并重甪张良,采纳张良的建议,张良也忠心不二的为他效命。项羽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寡谋轻信,沽名钓誉,缺乏远见,最后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他听人说刘邦要在关中称王就大怒,听到项伯为刘邦说情,怒气就消了。范增设计要他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他却心慈手软放走了刘邦,气得范增骂他“竖子不足与谋”。张良沉稳机智,多谋善断,处事有方,知人知己。范增阴险狡诈,老谍深算,骄横急燥,妄自尊大。樊哙直率勇猛,粗中有细,对刘邦忠心不二。项庄勇而无谋,笨拙无能。项伯徇情泄密,为刘邦的花言巧语所利用。曹无伤鲁莽草率,是一个十足的内奸。吴会长按《鸿门宴》的故事情节,把一个个历史人物分析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把人物的智慧和命运结合起来,说明人生的智慧对决人生命运的重要性。

吴会长在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生智慧时,驾轻就熟的适度旁征展开。引用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评析项羽死得英勇悲壮。用杜牧巜乌江亭》中的“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与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说明不同的作者对同一历史人物的评析是不同的。他将《水浒》中两个典型的物鲁智深和林冲性格及智慧分析得淋漓尽致。鲁知深为人豁达,疾恶如仇,爱打抱不平,该出手时就出手。其结局也是梁山英雄中最好的一个。林冲把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虚荣看得比自己的娘子名誉甚至比自己的性命都还要重要。面对强权恶势,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其结局可悲可叹。特别是《三国演义》中。当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后,刘备猥自枉屈,三次去草庐之中拜访整整比自己小二十岁的诸葛亮,其诚意最终感动了诸葛亮,使诸葛亮愿意为刘备恢复汉室而出谋划策,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正是刘备的人生大智慧成就了他的事业。

吴会长连续两个小时的讲座,博古通今,开云散雾,让与会听众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演讲结束时,整个会议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最后谌永春副会长对今天的讲座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他说:今天吴会长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古文赏析课,具有以下特点:

1、深入浅出,讲得生动。2、举了大量的古今事例,引用了大量的诗词,从中看出吴会长对古今文字研究功底深,知识渊博。3、立足高远,分析精透。4、观点正确,不偏不倚。5、对听者启发深,帮助大。

学习.鉴赏古代学作品是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对宣传正能量,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古代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非常有人生智慧,很值得我们学习借签,对治国、立家、做人都有借鉴作用。

他用四句悦口溜概括今天的讲课:会长不愧是大师.古今文学钻研深。分析讲解很认真,听者个个拇指称。

冉丛林文 晏慧毅图

2023年3月26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