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万岁军”的军长,由一个打铁的铁匠,上升到“铁打的”将军_打铁_志愿军_吉安

朝鲜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仗。

这一仗,中国人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已经真真正正地站了起来。过去那个任由帝国主义列强欺压索取的懦弱旧中国已然不复存在,我们不但不怕打,而且能打,不但能打赢朝鲜,更能打赢自恃骄兵悍将、横行无忌的美国。

后来,作家魏巍深情地称这群志愿军战士为“最可爱的人”。而这群最可爱的人当中,领导他们的便是“铁将”梁兴初。

1912年,梁兴初出生于江西吉安。这个江西吉安的小村庄——坡古村前后走出了四位将军,不得不说是人杰地灵。

在家乡,梁兴初的家里是手工匠人,由于儿子性格顽劣,又生得人高马大、成天惹是生非,做父亲的便把他送去村里的铁匠铺子去学打铁,当一个打铁学徒。父亲本意是想借此给孩子找个事做让他老实一点,或许还有一点存心磨练的意思,但没料到梁兴初深深喜欢上了打铁这项古老的手艺,一口气就干了三年。从古至今打铁都是一项兼顾力量与技巧的行当,春秋时代有干将莫邪,魏晋则有名士嵇康。或许如果在太平盛世,梁兴初就会安安稳稳地做一个小铁匠,平平安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但他生在了中国最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年代,注定要成为革命浪潮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如打铁熔炉里的钢铁一般经一番烈火的锻造与淬炼。

展开全文

1930年是红军开始反围剿的时期,也是梁兴初投身于革命的开始。那时他才刚刚十七岁,还是一个瘦削的“红小鬼”,但在战场上表现出了超人的勇猛与毅力,先后参加了了伏击龙岗、黄陂作战以及渡河战役。

在渡河战役中,一颗子弹打穿了梁兴初的脸颊,但他重伤仍不下火线,坚持继续战斗,先后七次击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打下了艰苦卓绝而又极之顽强的一仗,同事也经历了生死线上了挣扎。

当时的战友都以为梁兴初快要不行了,毕竟在那种恶劣的医疗条件下很难抢救一个危重病人,但梁兴初仍然顽强地从死亡边回到了他的部队与战友之间,自此也得到了一个新绰号——从“打铁的”变成了“铁打的”。

解放战争期间梁兴初在东北战场上亦是建树颇丰,然而他最为著名的一仗还是在朝鲜战场上。

作为加入朝鲜战争的第一批志愿军,梁兴初最开始带领部队极为谨慎。当时有谣言美国军队有一个“黑人兵团”,这也使得梁兴初与许多将士都很是惴惴不安,也导致了他们抵达熙川时延误了时机,没能赶上敌人的部队。彭老总因此大发脾气,教训梁兴初是一个胆小鬼。梁兴初对此想必也十分惭愧,但是作为一位善于反思的将军,他不久便重整旗鼓,在接下来的战役中以精彩的表现极大地震慑了美国人,杀得美军丢盔卸甲,成功地拿下了德川。在表彰大会上,梁兴初率领的志愿军也因此得到了“万岁军”的美名,这是史无前例的嘉奖。

载誉回国之后,梁兴初先后担任了海南、广州等地的军区司令,镇守祖国的南方。他于1985年去世,英雄的一生可谓戎马倥偬,刀山火海都是转瞬之间。钢铁不惧烈火,正如梁兴初的一生,经历大大小小的战斗,始终为祖国奉献出最为炽热、最为坚强的意志与热爱。

更多的英雄故事与讲解请关注笔者,笔者将每天稳定更新。

喜欢文章的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您的支持是笔者最大的动力。欢迎将您的观点留在下方评论区,大家一起讨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