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制药剂+应付奇葩刁民,这款中世纪炼金游戏为何被玩家催更_药剂_中世纪_游戏

上个月,由独立游戏工作室Niceplay Games开发的中世纪炼金游戏《Potion Craft(《药剂工艺:炼金模拟器》)》终于在Steam发布1.0正式版本,并在近30天又新增3000多条评论, 目前游戏整体口碑仍维持在特别好评(92%好评率,近15000条评论)。

而在此之前,《药剂工艺》自2021年9月发售以来已抢先体验足足15个月,并曾登顶Steam全球热销榜。成千上万的玩家沉迷于石杵捣药、风箱鼓火,暗搓搓地在炼丹房里炮制各种炼金药剂,并一再呼吁正式版早日发售。究竟是什么让一款主打工坊制作玩法的炼金游戏如此上头?

轻松有趣又有成就感的“线性代数模拟器”

相信很多玩家和我一样,第一眼是被《药剂工艺》的美术风格吸引的。借鉴自中世纪手稿和医学书籍的清新画风,让玩家在看到游戏的一瞬间就会产生好奇和进一步体验的冲动;刻意做旧的UI风格和略显呆板却又颇为质朴的人物立绘,则能让玩家尽快“入戏”。

玩法方面,《药剂工艺》的系统乍看之下非常简单易懂:睡觉(即轮转至次日);到花园采集每日随机生长的草药;在门店招待来求药的各种奇葩村民,采购上门贩卖蘑菇、矿石、草药等商品的各路商人;在炼丹房根据顾客需求用各种原料调制药剂,或是脑洞大开自己研究点新奇玩意儿。寥寥几个场景便组成了游戏的全部循环。

展开全文

《药剂工艺》最有意思的地方,当属精心绘制的炼金术地图。依据西方神秘学体系中组成世界基本物质的四元素说,即火、水、气、土(分别对应游戏中的四种草药:火铃铛、水之花、风之花,以及土元素配方的代表泰拉瑞亚),玩家可以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探索药剂。

通过添加不同原料,玩家可以在炼金术地图上创建各种不同的路径,炼制治疗、中毒、爆炸、睡眠、石化等功效不一的药剂;如果能善加利用地图上的漩涡,还能做到事半功倍;与此同时,玩家还要时刻小心炼金术地图上可能导致炼金失败的“骷髅海”,尽量规避这些区域。也正因为成功炼制药剂对选取材料和规划路径有一定要求,不少玩家称《药剂工艺》为“线性代数模拟器”。

同样值得一夸的,还有《药剂工艺》独到的物理交互体验。无论是石杵在花岗岩研钵里碾碎药草的手感,还是拿着木勺在坩埚中搅拌时与铜器碰撞的触感,一面盯着炼金地图一面使用皮制风箱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这些满足感爆棚的实操体验都堪称《药剂工艺》的独门秘方。

而最有成就的一刻,莫过于通过适当添水、加原料、鼓风等操作炼成强效药剂(即III级)的那一刻。随着气泡升腾而起,费尽心力炼成的药剂被顾客重金买下,顿时浑身都舒服了。

把中世纪风土人情做进游戏多是一件“美逝”啊

在制作炼金药剂这一基础玩法之外,最令我着迷的,其实是《药剂工艺》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职业,以及他们对药剂的要求,所展示的生动有趣的中世纪生活风貌。

这里有动不动就说“下面痒,没错就是那里痒”的让人忍俊不禁的平凡“刁民”,有来求一味能让身型更小更灵活的药剂好让他偷东西更得心应手的小偷,有想用火焰药剂给啤酒保温的酒馆老板,也有号称钓上了喷火鱼准备拿冰霜药剂作鱼饵的渔夫……

无论你是发烧、窜稀,还是中毒、刀伤,都可以用一瓶弱效治疗药剂搞定

这些不请自来的顾客,似乎正身体力行地证明,中世纪老百姓的生活有多么不易。更重要的是,顾客们插科打诨的聊天,罗里吧嗦讲了一大堆却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事件背景,以及语焉不详的药剂用途,将原本稍显单调的调药环节巧妙地稀释了,转而成为一种碎片化的游戏表达(一些经常登场的NPC甚至可以看到断断续续的个人剧情线)。它们拼凑在一起,便能隐约看到《药剂工艺》所希望传达的游戏内核:遥远中世纪的风土人情。

相似的细节也出现在游戏的另一个小玩法“讨价还价”上。虽然只是把与顾客商量价格的桥段变相地做成QTE,但《药剂工艺》依然将一些与村民生活、中世纪魔幻世界观相关的背景融入其中,交待得十分细腻,而且UI也设计得相当精致、考究。

某种意义上而言。《药剂工艺》就像一出光怪陆离的群像式演出,或是袖珍型中世纪百科全书,它刻画出了带点黑魔法味儿、有点西式魔幻背景,同时又无比真实可亲的欧洲中世纪小镇风情。

这位怪物猎手一眼“白狼”杰洛特

总体而言,清爽怡人的美术风格,几乎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和任务要求的游戏节奏,加之轻松舒缓的背景音乐,使得《药剂工艺》非常适于放松解压,我愿称之为杀时间的利器。

不过,尽管在更新1.0版本后《药剂工艺》在游戏系统上已有一定深度(炼金术士之路多达十章,且玩家可以炼制贤者之石、生命之盐等高阶炼金产物),但此类单机模拟制作游戏短期内仍然很难解决内容消耗过快的问题。目前已有不少玩家反馈,《药剂工艺》的新鲜度最多只能维持15到25个小时左右,游戏后期体验同质化较为严重。

中期可解锁炼金术机

以西方中世纪为背景的题材是个好方向吗?

回看近两年小品级独立游戏,以西方中世纪为舞台的优秀作品不在少数,而且不少作品都采用了非常具有中世纪风味的手绘插画风,对玩家来说极具辨识度。

如黑曜石工作室去年11月发售的《Pentiment》(Steam好评率96%)以17世纪德国为背景,由玩家扮演插画师探查修道院诡异的命案,演绎动荡年代下小镇的侦探故事。由于基于中世纪末期背景,《Pentiment》的美术风格也深受欧洲泥金装饰手抄本和文艺复兴时期印刷木刻版画启发,游戏整体美术表现非常风格化。

又如去年发售的“老千模拟器”《Card Shark(千爵史诗)》(Steam好评率92%),玩家以“欺诈师”的身份走进十八世纪的法兰西上流社会,一路豪赌直到法国皇帝的牌桌前。虽说十八世纪不能算作最纯正的中世纪,但尔虞我诈的宫廷诡计、历史感扑面而来的贵族庄园,以及神来之笔的水彩画风,很容易让玩家代入到波谲云诡的权力游戏。

而去年1月发售的《Strange Horticulture(奇花异草)》则讲述了一个颇有神秘学色彩的解谜故事。玩家扮演一名植物商店店主,辨别各种奇花异草,凭借植物学知识对抗笼罩小镇的黑暗谜团。游戏古色古香的羊皮纸地图,各种暗藏秘语的纸条以及女巫组织、神秘教团,一下子就能玩家拉到晦暗迷离的中世纪年代。

不难看出,由于西方中世纪年代距离玩家稍显古远,无论是当时的历史背景、宗教文化还是中世纪百姓的日常生活面貌,对当代人来说大多是相对陌生且新奇的事物,因此在玩家眼中自然也就更加新奇而神秘,更易于相关作品在题材吸量阶段便吸引用户眼球。

比如国内独立游戏工作室Muccy Games的《神医》同样取材于迂腐的中世纪“老西医”,放血疗法、四体液学说以及截肢等外科手术乍看之下十分猎奇大胆,同时适当地穿插一点中世纪医学知识,不知不觉就能把玩家的好奇心吊起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世纪题材的作品毕竟脱胎于西方文化,来自欧美的游戏工作室驾驭起来固然纯熟自洽,而东方游戏团队想要做出该题材的精品游戏,必然需要深度汲取中世纪文化及西方历史精髓,才有希望做出真正对味儿的游戏。

结语

不管怎样,随着独立游戏、Steam平台乃至整个游戏圈逐渐走向饱和式竞争,未来也许会出现更多类似中世纪这样,以某个特定年代为切片的风格化题材,至于如何在一个大题材中挖掘更细化、更具可玩性的小题材,就十分考验研发团队的创意脑洞和开发本领了。

合作请联系

文静:mutou_kiki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