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企业开启“花式招聘模式”_用工_报道称_工人

参考消息网2月27日报道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月26日报道,“现在工人很难招。”河北雄安新区容城轻纺城一家经营毛绒玩具的电商老板李红瑶,一边接受采访,一边忙不停地把兔子毛绒玩具装进袋子,打成小包裹,准备发快递。

今年春节刚过,李红瑶就通过各种渠道发布招聘玩具打包工的信息,但一个多月过去了,始终无人问津。李红瑶给出的月薪并不算低,每月4500元人民币,比轻纺城普通工人的工资至少高出10%。

报道称,北方内陆小城招不到工人,沿海用工大省更是招工难。广东珠海一家镁铝合金压铸厂的总经理黄国庆对《联合早报》说,近年来,“用工荒”一直是节后复工最大的挑战,今年因为防疫政策放开,用工短缺更加突显。

他说:“我们早就料到会这样,节前厂里就规定,凡在元宵节过后回来上班的,每人多给半个月的奖励,可至今工人也没有全部返岗。”他说:“老员工都拖家带口,轻易不愿跳槽,最缺的是年轻的普工。”

报道称,今年开春,摆脱疫情困扰的中国社会开始转向全力拼经济,全国各地为实现经济“开门红”纷纷按下快进键。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同时开工,消费也逐渐回暖,服务业、制造业的用工需求大增,往年农历新年后的“用工荒”“招人难”,今年变得格外突出。

中国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加上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地方政府的支持,越来越多的打工人更加坚定地在农历新年后留在家乡。经历了疫情带来的不确定后,一些年轻打工人已不再热衷于牺牲对家人的照顾,背井离乡去大城市赚更多钱。

报道称,在全力拼经济的指挥棒下,制造业中心、东部用工大省愈发感到保用工迫在眉睫,地方政府与企业开始在“抢人大战”中各显其能。

财力雄厚的东部省份纷纷拿出真金白银,对重点企业进行补贴,广东、浙江、江苏等早在农历新年前就由官员带队,利用包机、专列、专车到贵州、广西等劳务输出大省抢人。

报道称,一些拿到订单,急需用工的企业则迫不及待开启“花式招聘模式”。

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温州,如果老员工返岗能带来老乡,每人会发放1000元奖励;在浙江金华辖下的永康县,有企业为留住外来员工发放价值不菲的消费券,有幸抽到“金券”的员工几乎免费获赠新车。

更多地方政府和企业为招人揽才,大打人情牌,有的为外来务工夫妇提供夫妻房,有的开出“团建、培训、旅游”等职工福利,来吸引年轻人。

报道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和中心城区东城区2月举办的线下招聘会上,《联合早报》记者发现,不少企业发放生日、节假日礼券、礼品等,用员工福利吸引应聘者的注意。还有的企业则强调工作收入与职业前景的稳定性。此外,不少企业也在放宽对应聘者年龄的限制。

除频频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外,北京还推出“春归”惠民租房活动。由52家住房租赁机构拿出53万套房源,重点面向新市民、青年人以及城市运行服务保障人员,提供租金佣金打折、免押金等租房优惠,希望外来务工人员在春季就能返回北京上班,不影响城市运行。

报道称,到目前为止,劳动力短缺似乎并没有对中国用工大省的生产运营产生影响。江苏、广东、上海等都宣布农民工返岗率超九成,用工短缺问题得到大幅缓解。

珠海的黄国庆说,虽然有员工还没有返岗,但总的来说工厂运营正常,而且他打算再增添一台自动化机械臂,努力减少未来人工成本的开支。

河北的李红瑶仍在焦急地等待有人前来应聘玩具打包工。她说,如果还是招不到人,会考虑再加薪,最近大量的订单让她备受鼓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