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预制菜」赛道,家电企业抢占先机_预制_外卖_格兰仕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 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从2445亿元增至3459亿元。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同时,预制菜企业注册数量迅速增加,现存相关企业共计规模已超7万家,其中,“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已于21年在上交所A股上市。

2019-2026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预制菜 天时地利人和

预制菜的含义很好理解,就是一种食品的半成品,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即食(八宝粥、水果罐头)、即热(速冻汤圆、自热火锅)、即烹(冷藏牛排)和即配(按份装的净菜)四个类别。

早前,一则暗访料理包加工厂的视频被曝光。视频中,工厂部分员工的工作服不整洁、包装工口罩佩戴不规范、用手直接接触食物;

生产环节操作上待解冻物料直接接触地面、拌揉腌制中存在半成品落地后捡起直接使用、徒手转运腌制物料及料液、接触过地面的托盘叠放于半成品上……

展开全文

更重要的是这些料理包有一半是用在外卖店,日销40万份,成交量还不小。

视频下方的评论区炸锅了,有人感到愤慨:外卖店使用料理包颠覆了餐饮都是现炒这个刻板印象;有人感到恐慌:外卖还能吃吗?甚至有些外卖党拿卸载外卖APP立誓——吃外卖是不可能了,这辈子再也不会点!

对于到店依然要吃预制菜,消费者王玲表示不能接受,“我到饭店就是吃厨师的手艺。如果酒店吃的也是预制菜,而且能够保证食品安全,我为什么不回家吃外卖?”

至此,劣质料理包引发大量讨论,预制菜借着这股东风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此外,疫情助力“宅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在家活动,20年疫情期间1天外出3次以上的居民仅占1.9%,而大部分居民选择2-5天外出一次。疫情缓解后,人们的外出意愿仍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到店堂食次数减少,在家烹饪次数增多。

中国居民堂食频率变化

最后,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改变也促成了预制菜的火热。追求速度快捷的Z时代逐渐成为消费餐饮主体,单身率逐年攀升,以及家庭结构小型化等趋势也在为预制菜的狂奔助力。

调研数据显示,每天购买预制菜品的用户占8%,每周购买预制菜的用户占比达86%。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八成用户已经形成每周购买预制菜品的习惯,用户对预制菜需求量大,2022年,有53.6%的中国消费者消费预制菜次数增多。

2021年C端用户预制菜购买频次、价格

在盒马的调研中,消费者做饭时间少、没有完善的厨房设备也想好好做饭的需求、一人食的兴起以及聚餐中“露一手”的需求,让预制菜收获了一大批消费群体。

创新求变 家电企业纷纷「下海」

据媒体统计,2021-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融资事件20余起,融资金额达数百亿元。

2021-2022中国预制菜部分融资事件

从产业链来看,预制菜上游有养殖业、种植业、水产等;中游则主要是食品加工、复合调味料等;下游则是餐饮企业、生鲜超市、电商等渠道。

有关预制菜的新闻层出不穷,预制菜产业正在成为新风口,跨界联动模式已成为常态。预制菜智能烹饪环节,也被带动起来,家电企业纷纷“下海”布局预制菜,不是做菜,而是研发家庭用预制菜设备,以及预制菜厂商运销设备。

不少家电企业已经切入预制菜智能厨电、智能装备的赛道,布局研发预制菜专用家电产品。

早在2021年,依托海尔食联网智慧美食平台,海尔智家面向市场推出年夜饭套餐,用户购买预制品后只需通过海尔冰箱和烤箱的智慧联动就能做出一桌大餐。

海尔食联网蒸烤箱一键做烤鸭

今年9月7日,董明珠现身珠海预制菜产业发展座谈会,亲口宣布格力电器将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注重研发、生产和运销服务,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表示,格力将提供八大类设备,助力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同时致力于打造集保鲜、安全、健康于一体的预制菜全加工生产流程,实现预制菜生产工厂的设备自动化、智能化。

此外,格力电器还以温度控制技术、仓储管理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为基础,构建肉类、水产、蔬菜三位一体的智能化深加工链路,解决预制菜行业食材高效处理、出品标准化、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格力电器“预制菜”智能工厂

9月23日,董明珠又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上宣布,格力电器将携手广东省农科院、广东恒兴集团、国联水产、温氏集团、钱大妈、京东物流等单位,共同筹建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

8月,老板电器发布了一系列数字厨电,包括智能炒菜锅等,并提出与智能菜谱公司、食品公司、预制菜制作公司等上下游合作伙伴一同完善数字化烹饪生态。

相关文章,点击阅读

9月20日,格兰仕推出了家用和商用的2种预制菜微波炉,有汤、饭、羹等20多种预制菜专用菜单,解冻与烹饪一次性操作。据说,预制菜微波炉能对预制菜味道精准还原。

相关文章,点击阅读

同时,格兰仕集团与顺德容桂餐饮协会联合大湾区优秀预制菜企业、餐饮企业、食材原料供应商、包装材料及设备厂家、冷链物流、食品加工设备、互联网平台等相关企业共同创建首个“大湾区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打通预制菜标准体系、产品研发、设备定制、仓储流通、冷链配套、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

科沃斯旗下的添可品牌也在今年已推出与智能料理机“食万”配套的食万净菜。

相关文章,点击阅读

早前,美的在其官方商城推出了44件预制菜产品。美的在今年上半年财报中透露,面向消费者宅家烹饪的需求,推出了智能家电与预制菜结合的美的智慧厨房解决方案,助推空气炸锅等厨房小家电产品的市场份额。

鲸平台智库专家、实用金融商学执行院长罗攀认为,布局预制菜是这些企业主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主动求变、积极应变的一种表现,是其业务的自然延伸。没有一个企业可以一直依靠一款产品长期活下去,必须基于市场变化进行迭代。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预制菜智能烹饪设备的市场空间较大,烹饪设备、冷链设备、质检设备等都可以成为家电切入的方向,这一细分赛道才刚刚起步,未来可期。

多方协同 助力发展

在家电企业加码布局预制菜的背后,政策的持续助力也在发挥积极作用。聚集了格力、格兰仕、老板等一众家电明星品牌的广东省发挥自身优势,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助力“食在广东”再出发。

今年3月,广东省出台《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明确要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高标准引领高品质预制菜发展。

7月,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立项制定《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等多项预制菜地方标准,以有效解决行业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标准缺失的问题。

除了广东之外,山东、江苏、内蒙古等多地都提出布局预制菜产业,通过制定出台预制菜发展规划、筹建预制菜产业园、成立发展联盟、推出预制菜产业基金等办法,推动当地产业落地和高质量发展。

日前,京东物流推出预制菜专属解决方案,依托遍布全国的冷链物流体系,发挥干线、仓储、配送、包装、科技等能力优势,提供从商品生产储存到打包配送、从线上业务到线下场景的全程冷链解决方案。在包装环节,京东冷链针对不同环境温度开发了一套从-22℃至15℃的商品分温层包装方案。在物流运输中,京东冷链提供了可视化的温度监控平台和对冷藏车的在途管理系统。

顺丰也于近日对外宣布要提供预制菜行业解决方案,包括干支线运输、冷链仓储服务、同城配送等。据悉,这一方案不仅包含了顺丰原有的冷链运输,同时也有顺丰同城作为末端配送的补充力量。

未来可期 抓住用户痛点

其实,预制菜自身能否切中中国消费者痛点以及被中国消费者所广泛接受也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目前的C端预制菜市场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规模完全不及成熟的B端市场。国海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预制菜C端市场仅占比2成,而默默无闻的B端其实才是占比8成的大头。

在市场渗透率方面,美日的预制菜行业整体渗透率在60%以上,而中国预制菜市场渗透率仍在10%-15%之间。相比欧美、日本等预制菜大国,对美食有着极致追求的中国人可能并不能够完全接受预制菜的理念。

预制菜在大部分中国人心里仍会被打上 “不够健康” 的标签,并不能代替家庭聚餐时去菜市场现买现做食品的新鲜和营养。

同时,对于一些真的患有 “懒癌”的年轻人来说,做预制菜多少还要动手,不如点外卖来的方便。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预制菜没有准确切中中国消费者的痛点,目标客户不够明确。

但其实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预制菜也许有着长期发展的强劲动力。

如果从文化饮食与中国类似的预制菜大国日本来试图展望我国的预制菜发展,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宏观指标与日本70-80年代相似,而这正是日本预制菜行业的爆发阶段(1968-1996年)。

日本预制菜发展历程

在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女性就业率提升,家庭结构小型化等因素都大大促进了日本预制菜领域的发展。

回看中国,我们会发现这也正是除了疫情以外,目前促进中国预制菜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也就是1997年至今,日本的预制菜市场一直稳步增长,市场处在成熟稳定阶段而没有进入衰退期。宏观来讲,预制菜仍有较好前景。

先知先觉的企业们已经领跑起来,预制菜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Cc

参考资料:

《“新晋流量”预制菜:真风口还是假炒作?》,CUHKREIC

《预制菜是懒人的春天,还是资本的陷阱》,观察者网

《董明珠看上预制菜,格力、格兰仕等家电企业涌入预制菜赛道》,FEC筷农科技

《产业链协同创新,预制菜行业再添利好》中国商报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COMMUNITY

加入社群

扫码加入智能家电行业QUN

与更多行业人聚在一起

添加备注“姓名 公司 职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