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克突访乌克兰,朔尔茨怂恿摩尔多瓦,德国是想战,还是想和?_德国_乌克兰_基辅

自从3月初,德国总理朔尔茨访美以来,这个国家在俄乌问题上的动作越来越扭曲。前段时间德国国防部实现承诺,向基辅移交18辆“豹2”主战坦克,受到了泽连斯基的欢迎,但同时,他们的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也说,德国的库存有限,后续可能无法向乌克兰援助更多装备。

德国在俄乌问题上的动作越来越扭曲

同一时间,德国副总理哈贝克“突访”基辅,据德国媒体称,他将和泽连斯基讨论能源领域合作,和乌克兰重建问题。加上朔尔茨公开表示,希望和罗马尼亚一并,加强摩尔多瓦共和国的武装,以抵御俄罗斯潜在的,破坏欧洲团结稳定的企图。这届德国政府,到底想要做什么,在乌克兰危机中,他们到底是想战,还是想和呢?

谈到现如今的德国,我们最先想起来的,应该是默克尔时代,德国飞速的经济发展。但这个国家,一直处在一种非常“纠结”的状态中,具体体现为,他们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政治实力之间严重不对等。

朔尔茨接任默克尔

二战结束以来,德国为了“改过自新”,做了很多努力,首先是承诺不发展军备,安全靠美军来保护,其次是在国际重大政治议题上,德国一般会“保持沉默”。放在和平时期,这么做不会有任何问题,还能同时赢得东西方的尊重,默克尔的“经济外交”策略,就是这么来的。

展开全文

但当世界格局发生动荡,尤其欧洲爆发战争时,德国的处境就很尴尬了,他们一方面拥有全欧洲最强的经济实力和工业体系,另一方面,即使军工业停滞多年,他们也拥有西方最高水平的武器装备。

朔尔茨访问基辅

为了“维护欧洲和平稳定”,德国应该在俄乌冲突中明确表态,但从“赎罪”角度考虑,他们又该“避嫌”,想要斡旋俄乌冲突,德国的军事、政治影响力不够,可要是独善其身,美国又不会允许。

在这样的左右为难之中,朔尔茨度过了俄乌开战之初,艰难的3个多月,直到去年6月乌克兰还在抵抗,战争注定无法在短时间内结束,他才跟着马克龙和时任意大利总理德拉吉一起访问了基辅,提出要捍卫“民主共同价值观”。

捍卫“共同民主价值观”

我们都知道,美国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的欧洲,尤其不想看到俄欧加强合作,德国就被推到风口浪尖,必须做出选择。在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和美国的安全保护之间,德国看起来有选择,实际上根本没有。

因此,拜登亲自下达的命令,朔尔茨除了忠实执行,也没有其他办法。往好的一面看,德国还可以趁机扩大在欧洲的影响力,以便在乌克兰的重建工作,和欧盟内部的权力争斗中占据上风。

拜登:你小子敢不听我的?

至于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只能暂时牺牲掉了。赚钱是一回事,保命,又是另一回事。我估计啊,乌克兰危机由始至终,最期盼双方早点打完的就是德国,可惜俄乌冲突不仅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问题,就算这里不爆发战争,经济问题严重,需要转移矛盾的美国,也一样会在其他地方,制造新的矛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