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将继续深化大湾区文艺院团合作_广东_交响乐团_音乐

兔年新春伊始,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为广东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征程描绘奋进蓝图。广东文艺界也纷纷闻令而动,击鼓催征。当前,文艺事业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既是“支点”也是“动能”,依托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资源,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这一重要动力源,如何探索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广东路径?南都记者对话广东文艺界代表人士,听听他们怎么说。

广东省政协委员、音乐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

广州交响乐团创建于1957年,是中国目前最具艺术水准和艺术活力的大型交响乐团之一。作为迄今为止唯一在世界五大洲留下“音乐足迹”的中国乐团,是国内外业界和媒体眼中“中国最具声望的乐团之一”(《中国日报》)和“连接中国音乐传统与创新的节点”(英国《金融时报》)。自音乐总监余隆2003年上任以来,乐团发展呈现多样化,继2005-2007年举办由指挥大师夏尔·迪图瓦担任音乐总监的“中国广东国际音乐夏令营”、2010年举办“广东亚洲音乐节”后,在2017年举办“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在2017-2022年间担任艺术总监。

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为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2023年起,“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将更名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英文标识YMCG)。音乐周将坚持以高品质文化供给助推广东高质量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融合。

展开全文

原“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英文标识YMCG取自音乐周核心价值关键字“青年Youth、音乐Music、文化Culture、广东Guangdong”的英文首字母,“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青年音乐周”仍将采用YMCG作为英文标识,其中第四个字母G的含义,则将从代表“广东Guangdong”提升到代表“大湾区GBA”(the Greater Bay Area,粤港澳大湾区的官方英文缩写),在从广东到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提升的背后,是深化拓展对外传播,让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传遍四面八方的初心。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是开年以来,广东举办的首场高规格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就是要以实际行动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切实肩负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陈擎说。

2022年8月,广州交响乐团联合深圳交响乐团、香港交响乐团和澳门乐团音乐家,以一首交响音诗《千里江山》拉开了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序幕。在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和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的推动下,来自大湾区的四个乐团都积极参与联合委约。由这四个乐团的音乐家组成的节日乐团集结,从最初策划,到组织演出,都有高效顺畅的工作机制。这深刻体现了大湾区艺术界长期互动的深厚积累和粤港澳同声同气的精神内核,也体现了大湾区文化交融的频繁以及卓有成效。

陈擎表示,未来,广州交响乐团将持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一流的文艺院团和场馆的合作,推动更多类似《千里江山》的文艺精品的创作推广,共同为湾区人文建设发挥各自应有的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朱蓉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