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文向张纪中道歉?网暴何时不再肆意“狂飙”_网络_恶意_纪中

3月8日,“张颂文向张纪中道歉”的话题冲上热搜。此前,有网友爆料称,张颂文多年前在沙漠拍戏时,捡拾被风吹走的饭盒垃圾,一回头发现剧组车已经开走。有人推断出该剧组是电视剧《兵圣》剧组,并跑到导演张纪中微博下责问。虽然张纪中多次回应不知情,且真实情况是当地临时司机闹的乌龙,跟剧组没有关系,但仍引来持续数月的严重网暴。张颂文为此道歉,称很抱歉给对方造成困扰,也无济于事。

张纪中微博截图。

张颂文沙漠捡垃圾,本是好事一桩;被司机丢下,也就是个花絮。然而,部分网友自行脑补偶像“被迫害”情形,不由分说便将心中的怒气和怨气撒到张纪中头上。张纪中和张颂文之间原本毫无恩怨,在部分网友的“穷追猛打”中,一方不堪其扰,一方竟然要道歉,真是一曲意外的戏外戏。梳理荒唐剧的来龙去脉,该道歉的难道不是网暴者?

网络暴力,早已不是普通的人言可畏。张纪中算在导演界是相当有影响力的人物,面对网暴尚且百口难辩、平息纷扰,可想那些普通人生活被全方位地恶语相向,会是怎样的绝望无助。网络虽然是虚拟空间,但不知从哪里来的每一句网暴,都实实在在地打在了现实生活中的人身上,让人难以招架。在网上宣泄负面情绪甚至恶意加害他人,经过有意无意地传递与放大,破坏性超乎想象已有目共睹。寻亲男孩刘学州、粉发女孩郑灵华、开拖拉机进藏的孙凡宝、东航遇难者的家属、上网课被攻击的老师、为老父叫外卖送饭的女儿、17年坚持出摊的糖水爷爷……悲剧和闹剧桩桩件件,早已成为社会公害。

网暴者高举所谓的正义,以莫须有的罪名当借口,为内心的恶意找出口。无视他人痛苦和社会秩序,将恶意转换为快意,绝不能任其肆意蔓延。治理网暴,当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法律发力。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坦言,自己曾遭遇过网络暴力。他建议通过立法遏制网络暴力,为未成年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也表示,应像惩戒酒驾一样,制定反网络暴力专门法律。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社交平台作为网络话语的集散地,应该担起第一责任。大数据如今可以做到揣度人心,难道不能预警恶意?各社交平台往往是在某些话题流量暴涨之后甚至在有关部门指出问题后,方才“恍然大悟”、“进行整改”。网暴的病毒到现在还没有“疫苗”,想来应该不是技术不给力,而是某些“宿主”舍不得流量的甜头。

网暴,不能再肆意“狂飙”。让网暴没有滋生的空间和温床很重要,当一些人恶意的自编自导没有了观众,更多人自发成为善意的守护者、更多人践行美好的网上文明,网络暴力才成不了气候。网络空间需要大家志愿来捡垃圾以激浊扬清,也需要每个人贡献源头活水,让网络不再流量至上,不再恶意相向。

(原标题:张颂文向张纪中道歉?网暴何时不再肆意“狂飙”)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穆姗

流程编辑:u027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