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福建男子车祸身亡,一段朋友圈视频,揭露男子的死亡真相_警方_事故_驾驶员

2017年6月17日5时28分,福建省南靖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一则报警信息。接警后,南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立刻组织警力赶赴出事现场。

当民警抵达现场后,看到一辆大众牌照的小轿车已经“倒扣”在河中。

报警人林俊明告诉民警,车上原本有4个人,现在逃出来3个,司机蔡周福没能逃出来,现在还被“困”在车里。

为了尽快抢救伤者,民警调来一辆吊车对落水的小轿车进行打捞。然而很遗憾,被困在水中的蔡周福,在被救起时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警方随即对同车的3名乘客进行了调查,初步认定这起意外事件为“单方交通事故”。

报警人林俊明

但是随着报案人朋友圈中一条视频的发现,警方开始对此次事故产生了额外的怀疑,然后一步步揭开了惊人的真相。

酒驾坠河

展开全文

出事的小轿车上原本有4人,分别是驾驶员蔡周福,车主林俊明以及乘客钟林添和陈景龙。

他们4人是相识十多年的老同学,之间相处得就和亲兄弟一般。出事前一晚,兄弟4人为了庆祝与多年未见的好兄弟陈景龙团聚,于是在钟林添家聚餐。

酒桌上,兄弟4人大口喝酒、把酒言欢好不热闹。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已经到了次日凌晨2点,众人看了看早已喝空的酒瓶,都觉得没有喝尽兴,便决定去离家不远的一处夜市吃点宵夜。

“开上林哥的车,大晚上的没人查!”

出门后,林俊明还特意拍了一条小视频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之后兄弟4人便坐上了林俊明的轿车前往附近的夜市。

然而让4人没有想到的是,在经过一条狭窄的小路时,他们的轿车却一头“扎”进了一旁的河里。

当时正值雨季,河里的水位比平时高出不少。轿车坠河后,河水瞬间从车窗涌了进来,巨大的冲击力让醉酒的兄弟4人瞬间清醒过来,“快救人!快救人!”现场乱作一团。

经过一番挣扎,林俊明、钟林添和陈景龙3人成功逃了出来,而蔡周福却永远地留在了车里。眼看酒驾闹出了人命,兄弟3人当时就吓傻了,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2个小时后,林俊明缓过神来,跑到附近的一处加油站报了警,之后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林俊明告诉民警,当时水太大,他们始终没能将蔡周福救出来。

“这种事瞒不住的,只能报警。”林俊明对民警说道。

在车辆被打捞上来后,警方第一时间确认了蔡周福在车内的状态:他坐在驾驶位上,上半身俯在副驾驶位上。

现场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迹象,让警方初步认定蔡周福就是驾驶员。

尽管如此,毕竟人命关天,警方还是对其余的3人进行了询问。

陈景龙告诉民警:“车是蔡周福开的,当时我们3人都在车的后排坐着。”对于这个细节,另外2人也都做了同样的回答。

通过一系列证据,警方初步认定此次意外属于单方事故:因为酒后驾驶处置不当,车辆在转弯时,导致车辆冲入道路一旁的河中。这也是导致司机蔡周福溺水身亡的主要原因。

这样的结局意味着,司机蔡周福是自己酒后驾车造成的死亡,他需要为本次事故负全部责任。

打捞后的蔡周福

蔡周福的父母已经年过80岁,与妻子离婚后,两个孩子一直跟着他生活。对于蔡周福的意外身亡,他的父母显得很绝望,但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沉默地接受儿子的死亡。

对于警方而言,这场事故似乎已经可以结案,但是却总感觉有些地方“不对劲”。

“普通”的朋友圈

自从意外事件发生后,交警中队副中队长江宗达总是感觉,此事在很多地方都有些“蹊跷”:“有点问题,但是又查不出什么。”

的确,参与此次事件调查工作的民警都有同样的感觉,他们认为此事也许没有那么简单。

蔡周福的父亲

首先让警方感到疑惑的是报警时间。

根据掌握的情报来看,蔡周福4人驾车前往附近的夜市应该是凌晨2点多钟。根据出事地点与钟林添家的距离可以判断出,当时发生意外的时间应该在3点左右。但是为何报警时间会与发生意外的时间相差近2个小时?

按照一般的逻辑来看,他们应该在意外发生时就立刻进行求救,在这2个多小时内,林俊明3人一定隐瞒了什么。

对于警方的疑惑,林俊明3人的回答却出奇的一致。

意外发生时,3人表示都被眼前的一幕给吓傻了,他们在岸边抱头痛哭,不知该怎么办。并且3人的手机因为进水也都失灵了,还是林俊明走了很远的路才找到一处加油站,这才报了警。

对于这样的解释,警方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但却找不出什么破绽。

这一点暂且放到一边不做深究,林俊明3人乘车的位置,也似乎不妥。

此次出事的小轿车是普通的大众汽车,如果是4个人乘车的话,一般应该是前面坐2人,后边坐2人。但是脱险的3人却一直坚称,他们3人是全部坐在后排,前排只有驾驶员蔡周福一人。

这样的坐法显然有些“别扭”,但是他们却说因为当时他们都喝醉了,所以在上车时便“一窝蜂”地全都挤到了后排。

对于这样的解释,虽然看起来有些不合逻辑,但是也能够说得通。难道是警方多虑了?这次事故真的就只是单方事故那么简单?

就在警方一筹莫展时,林俊明朋友圈里的一条视频,让众人眼前一亮。

这条视频是4人在上车之前林俊明所拍摄的。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蔡周福已经处于一种“烂醉”的状态,甚至连走路还需要有人搀着。而反观其他3人,虽然都喝了酒,但是状态要比蔡周福好得多。

蔡周福在这种状态下还能够开车?警方不由得开始怀疑,驾驶员也许另有他人!

奇怪的逃生顺序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警方调出了当时对4人的酒精检测报告。

结果发现:4个人中,血液酒精含量最高的是死者蔡周福,已经达到了216毫克/100毫升,远超醉酒的标准。车主林俊明40多毫克、钟林添70多毫克、陈景龙110毫克。

事实证明,蔡周福是当晚4个人中醉酒最严重的人。

“一看这个结果,我第一个怀疑的是,可能是蔡周福开的车么?”江宗达对自己的怀疑更加坚定。

根据警方调查,这4个人都是有驾照的老司机,既然这样,为什么是喝得最多的人开车?这显然不符合正常的逻辑,难不成其他的3个人都不想活了?

交警大队大队长林捍东认为:“他们之间有可能进行了串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从他们的笔录之中,一定能够找到一些破绽。”

随即,警方再次对林俊明3人展开询问:“你们4个人喝酒,结果找了一个喝得最多的人去开车,除非你们4个人都不想活了。”

面对警方的质疑,林俊明3人却这样解释道:“当晚蔡周福执意要开车,他们谁劝都没用,也就不好意思再拒绝。”

面对林俊明3人这样的回答,警方即使感到有些问题,但是却找不到证据推翻。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如果再找不出有力的证据,那么警方就不得不放人了。

虽然林俊明3人面对警方的询问,每一次都能“巧妙”地回答,但警方对“喝酒最多的人是驾驶员”这个情况已经产生了怀疑。经过讨论,警方决定从3人出事后的“逃生顺序”入手,希望能够找到3人话语之中的破绽。

林俊明回忆道:“我出来的时候,钟林添就已经出来了。”也就是说,钟林添是3人中最先逃出来的人。

钟林添也表示:“我是第一个出来的,我出来差不多几秒钟后,林俊明也出来了。陈景龙是过了10多秒才出来的。”

林俊明和钟林添的回答一致,警方从中没有发现破绽,但当问到3人在后排的座次时,3人却变得含糊不清。

“那时候酒喝多了,都喝蒙掉了,不知道了。”钟林添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他只记得坐在中间的是林俊明。

而陈景龙也同样不记得了:“我上车就睡着了,我就不清楚了。”

3人之中,只有林俊明一人记得,当晚他坐在了后排中间的位置,陈景龙坐在他的左手边,钟林添坐在他的右手边。

警方将3人的笔录串起来一看,似乎也没有破绽,但是当他们对此次事故进行“场景重现”时,却发现无论如何,钟林添也不可能是第一个逃出来的!

车辆发生意外后,是以一种“倒扣”的形式沉在河里,按照当时的情况再加上3人的描述,钟林添应该是被压在3人最下面的一个,在这种情况下,钟林添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挣脱压在身上的2人,第一个逃出车外。

所以警方大胆推断,林俊明3人在之前的询问中,很有可能有串供行为,他们3个人说了谎!而就在此时,负责调查外围监控的一路民警也有了重大发现!

4秒监控揭开真相

在事故发生前的一段路面上,警方发现有一处道路监控,能够拍到经过此处的车辆。

在案发前的1个小时内,只有1辆轿车经过了事故地点,而这辆车正是蔡周福4人所乘坐的车辆。

虽然警方调取的监控只有短短的4秒钟,但是从视频画面中能够清楚地看到,车辆的后排座位只坐了2个人,并不是林俊明3人所说的3个人!这也就意味着,林俊明3人刻意隐瞒了一些关键信息,车辆驾驶员果真另有他人!

为了查明当时真正的驾驶员,警方对林俊明3人展开了第三轮询问。

“你在3个人最底下,怎么爬也是他们两个把你压住,你怎么说你是第一个爬出来的?”江警官就这个问题,再一次询问钟林添。

面对警方的询问,钟林添突然有些语无伦次,说不出个所以然。

而在另一边,林俊明在面对警察的追问下,终于松了口,说出了事故发生的真相。

林俊明和钟林添均指认,当时的驾驶员并不是蔡周福,而是陈景龙。当时蔡周福喝得最多,一上车就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

车辆发生意外落水时,他们3人由于醉得不是很厉害,第一时间便清醒了过来,也顺利地逃出了车外。而坐在副驾驶的蔡周福由于醉得太厉害,无法及时醒来,所以错过了最佳的求生时机。

事发后,林俊明3人也曾试图将蔡周福救起,但是3人花费了1个多小时,依然“徒劳无功”。3人被眼前的一幕给吓傻了,眼看事已至此才选择了报警。

据了解,林俊明、钟林添和陈景龙3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好,既然“悲剧”已经发生,他们都不愿再让事业最成功的陈景龙去“坐牢”,便将“主要责任”推到了死者蔡周福身上。

而在车辆被打捞时,坐在副驾驶的蔡周福也“阴差阳错”地滑落到了驾驶员的位置,使得案件侦办变得更加复杂。

至此,这起醉酒驾驶致人死亡事故的真相,已全部被公安机关查清。司机陈景龙因触犯了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林俊明和钟林添因提供虚假证言,也被处以10天的行政拘留。

陈景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道:“事后我会多给蔡家补偿,我想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对于这起特殊的酒驾案件,事故发生后,林俊明3人出于“兄弟情深”,想要为兄弟“减轻”代价。但殊不知情理不能高于法律,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一律平等,如果胆敢触犯,只会等来法律的严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