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心绪中的儿子》:技巧缺席困住“家庭三部曲”_彼得_儿子_尼古拉斯

作为弗洛里安·泽勒“家庭三部曲”的第二部,《困在心绪中的儿子》(以下简称《儿子》)在中国内地的表现可谓票房惨淡、口碑平平,上映一周票房刚过百万元,豆瓣评分6.6,比之前作《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以下简称《父亲》)获得口碑票房双收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等殊荣的成绩不可同日而语。

影片讲述律政界精英彼得(休·杰克曼 饰)正值家庭美满、事业顺遂的人生黄金期,却获知与前妻所育的儿子尼古拉斯罹患抑郁症。为帮助尼古拉斯走出心中的阴霾,彼得将他接到自己新组建的家庭,然而儿子的病情仍逐渐恶化,导致不可挽回的悲剧。

编剧、导演弗洛里安·泽勒是法国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影版“家庭三部曲”均改编自他的同名戏剧。第一部以患阿兹海默症的“父亲”为核心,第二部围绕患抑郁症的“儿子”展开,有望拍摄的第三部则以“母亲”为切入点,都是通过对特殊疾病题材的观照来审视家庭情感困境。

《儿子》与《父亲》有一定关联性,讲述三代人、两对父子的情感连接与裂痕。这里的“儿子”既指患抑郁症的尼古拉斯,也指身兼父亲与儿子双重身份的彼得,祖父则由担纲上一部父亲一角的老戏骨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这让该系列的叙事具备了隐藏的复调结构。

展开全文

虽然很多人对休·杰克曼的印象还停留在“狼叔”一角,但不可否认,他在这部家庭片中的表现颇为打动人心。他将一位深陷家庭纠葛的中年父亲,面对事业和家庭的逐步分裂与失控,不断陷入自我省察与痛苦,演绎得颇有说服力。彼得一方面希望跳出上一辈父子不睦的窠臼;另一方面,又不由自主地让儿子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与循环。片中,不停旋转的洗衣机、反复出现的十字路口正是这种关系的象征符号。彼得无疑是深爱尼古拉斯的,也试图拯救儿子于水火。但正如片中多次出现的台词“只有爱是不够的”,面对自身隐痛与隐形的社会规范,即便是长袖善舞的彼得,仍深感身不由己与无能为力。在这一点上,《儿子》贯彻了《父亲》的精神内核。

然而,弗洛里安·泽勒并不愿意简单重复自己。在《儿子》中,他摒弃了《父亲》为人称道的精巧悬疑的结构,转而采取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侧重于情绪的缓慢酝酿与铺垫。这难免让许多喜爱上一部的观众大失所望,或许也是第二部遇冷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说到“家庭三部曲”,许多中国观众更容易联想到李安的同名系列。与弗洛里安·泽勒的此系列对照来看,同为对家庭冲突的关注,前者更注重东方式的和解与留白,后者则着眼于西方式的无解与哲思,其间隐藏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值得深入探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