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与音乐相伴 坂本龙一的无界光彩_日本_乐团_魔术

北京时间4月2日,日本先锋音乐家和作曲家坂本龙一的经纪人宣布,坂本龙一于3月28日周二去世,享年71岁。坂本龙一曾在2021年1月的一份声明中公布了他被诊断出患有直肠癌的消息,这是他在接受喉癌治疗后回归音乐的几年后再度患癌。

坂本龙一的经纪公司commons在声明中写道:“在2020年6月因癌症被发现而接受治疗期间,只要健康状况允许,他就会继续在家里的工作室创作作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与音乐相伴。我们要向他的粉丝和所有支持他活动的人,以及日本和美国的医疗专业人员表示最深切的感谢,他们尽一切努力治愈他。根据坂本的强烈愿望,葬礼由他的至亲举行。”

坂本龙一出生于1952年,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早在10岁时就开始创作自己的音乐。他曾就读于东京国立美术音乐大学,在那里他获得了作曲学位和音乐硕士学位。坂本龙一在大学期间第一次接触到合成器,这在他未来几年的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1978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Thousand Knives》之前,在20世纪70年代末他一直担任日本音乐人的录音师、作曲、编曲和制作人,涉及多种流派。

1977年,细野晴臣邀请坂本和另一位艺术家高桥幸宏为他的个人专辑《Paraiso》创作。第二年,三人发行了黄色魔术乐团的首张同名专辑,这让他们在日本和国外名声大噪。这张专辑现在被广泛认为是合成器流行音乐先驱之一。像《Computer Magic》和《Firecracker》这样的歌曲后来被早期的hip-hop和techno制作人采样,并为早期电子游戏音乐的主流化做出了贡献,当时游戏行业正在西方经历第一次真正的繁荣。

黄色魔术乐团的专辑《Solid State Survivor》中收录有坂本龙一的作品《Behind the Mask》,后来被迈克尔·杰克逊和埃里克·克莱普顿等著名音乐人翻唱。在五年的时间里,黄色魔术乐团发行了七张专辑。

展开全文

直到黄魔乐团宣布暂停时,坂本已成为世界舞台上炙手可热的作曲家和合作者。他的第一部主要电影配乐是1983年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他还与大卫·鲍伊一起出演了这部电影。坂本凭借与大卫·伯恩和中国旅德作曲家苏聪合作的《末代皇帝》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虽然这绝不是坂本龙一成功的巅峰,但他受邀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作曲,彰显了他的受欢迎和被认可的程度。

坂本龙一最初被诊断为喉癌是在2014年。大约一年后,他宣布在暂停工作治疗疾病后,他“状态很好”。“如果这听起来很老套,请原谅我,”他当时写道,“但疾病让我意识到了这一点,我真的很感激,这真的是来自大自然或天堂的信号。通过这个标志,我将确保避免我的旧习惯,以最谨慎的态度对待我剩下的日子。”

2021年初,坂本龙一再度患癌。他在一份声明中写道:“从现在开始,我将与癌症生活在一起。”但我希望能再做一段时间的音乐。”去年11月,他发布了他的最后一张专辑《12》。坂本在2021年和2022年录制了这张专辑,曲目名称反映了作品的创作日期。

2022年12月10日,坂本龙一在东京的509工作室首次录制了一场横跨职业生涯的演出并在线上播出,这也是他最后一场音乐会。

2023年1月,坂本龙一发行了他的最后一张原创专辑《12》。

坂本龙一的无界光彩

大多数人会把德国Düsseldorf或底特律(分别是Kraftwerk和Cybotron的故乡)视为电子音乐的诞生地。有一个城市从未出现过,那就是东京。然而黄色魔术乐团——细野晴臣、高桥幸宏和坂本龙一的三人组——可以说是最有资格获得“Techno教父”称号的。

黄色魔术乐团成立于1978年,其声音以合成器为中心。但与上述不同的是,他们的早期录音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乐器组成的。的确,这些专辑使用的是高桥亲自击鼓,而不是编程的节拍。但他们是第一个在他们的音乐中使用“techno”一词的人。他们的第二张专辑是1979年的《Solid State Survivor》,以《Technopolis》开场,这张专辑在日本的成功催生了一种名为“technopop”的新浪潮。他们的第五张专辑于1981年发行,名为《Technodelic》。然后,黄色魔术乐团在1983年发行了一张名为《Techno的精神》的EP——比Cybotron的单曲《Techno City》早了一年,而Kraftwerk则在努力完成一张名为《Techno Pop》的专辑。

坂本在1988年接受《Elle》杂志采访时宣称:“我们发明了technopop。”他的坚持暗示了黄色魔术乐团未能征服西方并获得应有的声誉——尽管他自己也取得了个人成功,并获得了奥斯卡配乐奖——仍然让人耿耿于怀。

1994年的坂本龙一

长期以来,日本流行音乐一直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输入思想持开放态度。有时,这导致了完美准确的模仿;其他时候,它导致了只有日本才有的混合体和合成物。坂本的作品,无论是与黄色魔术乐团合作还是独唱,都更倾向于后者。

坂本在2015年接受The Fader采访时,将自己的感性根源追溯到1868年,当时日本在经过250年的自我封闭后,开始对外开放,并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他说:“这几乎摧毁了传统音乐,因为……日本政府认为只有西方文化和音乐才是好的。”“我们失去了一股传统音乐的潮流——从那时起,在音乐上,我们就像无根之花。”

坂本从学前班就开始学习钢琴,当时他爱上了欧洲作曲家,从J.S.巴赫开始,再到克劳德·德彪西。11岁时,他开始接受约翰·凯奇和伊安尼斯·谢纳基斯的前卫风格。1970年,当他进入东京国立美术音乐大学时,他正在探索布赫拉和穆格等合成器所提供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可能性。坂本还研究了印度和非洲音乐,并梦想成为一名民族音乐学家,这预示着黄色魔术乐团对未来主义和异国情调的双重兴趣。

在录音工作中,他遇到了细野,比他大五岁,是日本各种先锋流行乐队的资深成员。“黄色魔术乐团”最初是细野的主意,后来他招募了坂本和高桥。细野是组合的领袖,也是他们前四张专辑中唯一被认为是制作人的成员,而坂本则是一股强大的反势力,导致了创作上的火花和个人摩擦,最终导致了团体的分裂。“我负责编曲,”坂本在2006年对音乐记者吉塔·达亚尔说。他还说,他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教授”,因为“我在音乐学院读过书,我知道和声,对位,如何写奏鸣曲,赋格曲。”

虽然黄色魔术乐团在照片和专辑艺术作品中以三重奏的形式出现,但他们实际上更接近四重奏,这要感谢程序员兼音响工程师Hideki Matsutake。有一段时间,有一个神秘的第五名成员,英国词作者克里斯·莫斯代尔;该组合大部分歌词和歌名的英语性质表明了他们入侵西方流行音乐领域的野心。

在很多方面,黄色魔术乐团从Kraftwerk那里得到了启发,后者同样在德国以外的地方制作了他们专辑的英文版。(坂本在1998年的一次采访中宣称:“我们想做日式Kraftwerk。”)坂本说,就像Kraftwerk在玩日耳曼的纪律和刻板的陈词滥调一样,黄色魔术乐团故意“使用了很多关于日本人的刻板形象”。

其中一种刻板印象——日本是高科技的先锋,只是比我们其他国家走得更远一点——实际上是基于经济现实的。当黄色魔术乐团在70年代出道时,他们的祖国已经在消费电子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出口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政府在微芯片的研究和开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与黄色魔术乐团的专辑《Solid State Survivor 固态幸存者》中颂扬的集成电路技术相同。在他们1978年的首张同名专辑中,《Computer Game:‘Theme From the Circus》和《Computer Game:‘Theme From the Invader’》这两首歌向日本在世界街机游戏中的统治地位致敬。

另一个将日本誉为Techno发源地的原因是,电子舞曲背后的大部分基础技术都起源于此:雅马哈DX7和Korg MS-20等合成器;Akai的采样器和MPC;Technics 1200转盘。最重要的是,日本的专业技术为这些提供了一系列传奇的Roland乐器,包括808和909鼓机,以及 "acid house"303低音机。由于程序员Matsutake,黄色魔术乐团被加入了最先进的技术,他们的录音往往是最早公开出现的新音乐设备。

典型的例子是他们1981年的唱片《BGM》,这是第一批突出使用Roland 808鼓机的专辑之一,后来成为嘻哈和许多锐舞亚流派的基石。合成器音色和边缘的失真音调使《BGM》成为该乐队最具实验性的作品。他们的下一张专辑《Technodelic》增加了一个早期版本的数字采样器,由东芝工程师为他们定制,他们用它来把印度尼西亚的吟唱、加麦兰的声音和人声片段变成曲目的组成部分。

1983年,好友西尔维安为坂本为二战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创作了一首精致的《禁忌的色彩》(Forbidden Colors),为这部电影增添了令人心痛的凄美唱段。配乐的成功让坂本走上了为电影作曲的道路,与贝纳多·贝托鲁奇等导演合作,他执导的《末代皇帝》为坂本赢得了奥斯卡 最佳原创配乐奖。

21世纪初,在新的合作者的催化下,坂本进入了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新阶段。他与Carsten Nicolai(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Alva Noto)合作,制作了一系列出色的环境音乐唱片,和Noto还为2015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奥斯卡获奖影片《荒野猎人》创作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配乐。

这次与Noto的合作重新定位了坂本过去20年的个人作品,从他为L.O.L.(Lack of Love)(游戏)创作的背景音乐到《浮游生物》(与一位生物学家和一位视觉艺术家合作)的水色仙境,再到他广受好评的个人专辑《async》。这张2017年的专辑是坂本第一次与死亡(喉癌)近距离接触后录制的,是他对记忆和死亡的黄昏冥想。坂本整理了一个独特的调色板,主要来自发现的城市声音和准备好的乐器——有一次,“准备”是大自然的作品:一架被海啸淹没的钢琴,已经腐烂和失音。这些原始的声音成分同时具有质感和个人意义,唤起了存在的脆弱和珍贵。

两首《async》中作品让短暂的主题变得清晰。在《fullmoon 满月》中,作家保罗·鲍尔斯(Paul Bowles)正在朗读他的小说《遮蔽的天空》(坂本为其配乐的电影版)中的一段话。“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所以我们认为生命是一口用之不竭的井,然而每件事都只发生一定次数,而且是非常少的次数。”坂本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用各自的语言朗读了鲍尔斯的话。在《LIFE, LIFE》中,这种感觉更加光彩夺目,是蔑视和接受的融合。“我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生活是奇迹中的奇迹,”大卫·西尔维安吟诵着俄罗斯诗人阿尔谢尼·塔可夫斯基的诗句。

坂本在2006年创立了commons,其崇高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可以在音乐产业、观众、艺术家和创作者之间建立新关系的地方”。除了发行Boredoms、Sotaisei Riron和Kotringo等艺术家的作品外,该厂牌还为其创始人的多产音乐作品提供了一个平台,以及一系列学术期刊。

从90年代初开始,坂本就住在纽约。搬到这个星球上最国际化、语言最丰富的城市,似乎反映了他几年前说过的一句话:“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我出生在日本,但我不认为我是日本人。做一个陌生人——我喜欢这种态度,我不喜欢国籍和国界。”这种理想潜伏在坂本的所有作品中,在2003年以一种诗意宣言的形式具体化。911事件后,他与西尔维安合作发行了一首美丽的单曲《世界公民》——与其说是一首抗议歌曲,不如说是一句箴言。字里行间就像是一个恰如其分的墓志铭,是生死相依的话语:“为什么我们不能/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我想感受/直到我的心无法承受…我想夜行/穿越大草原和海外/我想了解代价/失去的一切/我想把他们所有人的名字都念对/世界公民。”坂本在职业生涯中一直倡导技术创新,除了音乐之外,在其他方面,坂本也非常有先见之明。20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在专辑中使用环保包装,早在电台司令(Radiohead)提出这个想法之前,他就开始使用可再生能源为他的巡演提供动力。他也是互联网技术的早期使用者,1995年首次在线直播了一场音乐会。

“那时网速还是很慢,”他曾笑着回忆道。“我们称之为一场音乐会,但你基本上是在观看每10秒变化一次的静态图像,音频也很不稳定。”

当日本唱片公司在90年代末享受破纪录的CD销量时,坂本早已经预料到在线分销将如何颠覆音乐行业。他游说版权授权机构JASRAC(日本作者、作曲家和出版商权利协会)改变在线处理音乐版权的方式,并警告零售巨头,他们的繁荣时期即将结束。他说:“我在1996年或1997年告诉Tower Records的人:‘(CD店)将会消失,你们需要考虑一下。’”“我以为他们能够早早进入市场,制作出像我们现在的iTunes Store那样的东西,但他们似乎做不到。”

坂本后期的乐谱和作品之美在于它们的自然流动和和谐。他的音乐有一种接地气的性质,声音感觉像一个更大的世界的有形有机体,坂本为它打开了一扇窗。

坂本龙一在访谈中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生中你还能遥望多少次满月升起,也许只有二十次,然而我们却总觉得这些都是无穷无尽。”

今晚,记得抬头看看月亮。

文/孤岛森林

责编/李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