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心之所向,历久弥新_太平_传统_的人

导语

有人说:时间会冲淡一切。当繁华落尽,一切如梦无痕。

真的是这样吗?时间真的可以冲淡所有的记忆,什么都不留下吗?

我想这个答案是否定的。时间不能冲淡一切,时间也不会使记忆风化,总有一些人、事、物,经历时间的考验,在记忆深处挥之不去,历久弥新。

深爱的人,不会从记忆里消失

犹记得,2011年1月3日,郭德纲在微博上说张云雷要回来了。当年看到这个消息时,舞台上小辫儿的身影,立刻在脑海中浮现。

张云雷是谁?可能当时不少新观众会满脸疑惑。也是,当时那孩子离开德云社已经六年了,新观众不知道他,对他没有印象也很正常。

想当年,他可是被老郭戏称为:硕果仅存的太平歌词“老艺术家”、90后太平歌词“老艺术家”、硕果仅存的90后太平歌词“老艺术家,虽然称呼经常飘忽不定,但“老艺术家”的定位不变。

当然,那些称呼都是郭德纲相声结构中的一个小包袱,只为逗大家一乐。但是听过张云雷唱太平歌词的人都知道,他那真是天生一副好嗓子。别的不敢说,在德云社,他是除了老郭之外,太平歌词唱得最好的人。

他小时候唱太平歌词,声音那是又脆又亮,人都说“余音绕梁”,他那简直能把房盖儿给挑了。别看他年龄虽小,但基本功扎实,台风也极稳,我们还都挺喜欢那小孩儿。

展开全文

《白蛇传》、《游西湖》、《太公卖面》、《韩信算卦》、《挡谅》等等都是张云雷小时候的拿手曲目。他小小年纪就能演十几二十段太平歌词,已经相当不容易。要知道,他的唱词可不是十句八句那么简单,基本都是几百句大段大段的词儿。

不过话说回来,他还真唱过一次小段,他的小段倒真是让我们印象深刻。

有一天他表演完,我们坐在台下“起哄”,让他再唱一段儿。他也不怯场,笑着对我们说:那我就返一个小段儿吧。

说完打板就唱了一句:南山坡有只羊~唱完就忍着笑鞠躬往后台跑,还留下一句:我的小段儿就这么长。等我们反应过来,他人早就跑进了后台。

真是个小机灵鬼儿!我们被他逗得哄堂大笑。人家说唱一小段儿,就唱一小段儿,决不多给。

当年,看着台上那个十八九岁染着头发,带着耳钉的大小伙儿,再回想起小辫儿,不由得感慨:六年,时间过得可真快!

唱一段太平歌词《白蛇传》。杭州美景盖世无双,西湖岸奇花异草四季清香……

台上的人长高了,也变帅了,但还是小时候的风格,话不多说,打板就唱。

说实话,他的太平歌词唱得没有小时候那么亮堂了,但是别有一翻气质,一招一式还能看出来小时候的功底。

唯一的缺点就是唱的时候没有小时候那么自信了,那天他一直低着头唱,几乎没怎么看台下。他当时是不是以为我们这些老观众都不记得他了?

其实,我们怎么会不记得当初倒二出场的小角儿呢?他不知道,那天在座的,有不少就是冲着他去的。

时光一去不复回,但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深爱的人从来不会从记忆里消失,他早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时隔多年,他小时候的唱腔,依然在我们心底回荡。

挚爱的事,不会从记忆里消失

回想起,2011年“倒仓”归来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当年,师父发微博“官宣”我要回归和复出,消息一发出去,微博评论区里还挺热闹。有知道我的,也有不认识我的。

想想也是,当时我离开德云社已经六年了。有人不认识我也很正常,只是难得还有老观众记得我,记得当初台上唱太平歌词的小辫儿。

2011年1月8日是复出的日子,那一天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师父曾问我那天演出唱什么,我想了想,最后决定唱《白蛇传》。

那是我小时候学的第一段太平歌词,选择在复出那天来唱,就是想告诉自己:不管小时候多辉煌,那都代表过去,从今天开始一切归零,一切要从头开始。

舞台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我在那上面演出过成百上千次,但时隔六年,要再次登台,竟然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那天在后台,我一直在背词儿。说来也奇怪,小时候唱过那么多遍的词儿,那天就是记不住。

后来,听到师父在台上向观众介绍我时,我又紧张了起来。调整一下呼吸,长舒一口气,我就硬着头皮往台上走。台下观众很热情,有人欢呼,有人鼓掌,还有人给我送花,那应该是认识我的老观众了。

唱一段太平歌词《白蛇传》。

面对台下那么多陌生的面孔,自己莫名地紧张,特别特别的紧张,脑子里一片空白,打御子的手也是冰凉。上台来怎么介绍自己也都记不得了,太平歌词唱词也“不翼而飞”了。

那天,我是硬着头皮唱的。我不敢抬头看台下的观众。因为我不抬头,他们就看不出来我有多紧张。

杭州美景盖世无双,西湖岸奇花异草四季清香,春游苏堤桃红柳绿,夏赏荷花映满池塘……

当打起御子,唱出第一句词时,我发现记忆就如同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身上的一招一式紧跟着也自然而然地展现了出来。

我记得那天唱完《白蛇传》,又给观众返了一段《鹬蚌相争》,我才鞠躬下台。

下了台,我脑子里又是一片空白。我之前在台上唱的什么,说了什么,完全不记得了。可是台上的一切又是那么自然。

我曾经刻意远离舞台,回避相声,遗忘学过的东西。可是当六年过去了,我本以为想忘的东西,早就该忘了。但真是应了那句话:记忆中记得最牢的事情,就是一心要忘却的事情。

时光匆匆走过,但记忆一直都在,小时候学过的唱词,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融进我的血液里。站上舞台的那一刻,尘封多年的记忆之门瞬间打开,往事历历在目,一发不可收拾。

流水它能带展露阴的故事,但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挚爱的事从来不会从记忆里消失,它早已植入我的灵魂里,变成眼底的清风朗月,心中的星辰大海。

传统的经典,不会从记忆里消失

许娘娘,许娘娘敬酒渐台上,忽然间狂风吹灭烛光,小将唐佼饮酒过量,他顺手牵袖放轻狂……今朝要斩,你就将儿斩,留下秦英保大唐~

还记得,在2023年张云雷厦门跨年演出现场,第一次和那么多人一起合唱评剧《乾坤带》,真是过瘾!没想到连最后的甩腔,都那么整齐!

一路走来,“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这句话说出了我们很多人的心声。

当初我也是因为他的颜值入的坑,“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入坑之后,慢慢才发现,他不光会说相声,还很多的唱。他不光自己唱,还会经常和我们科普很多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那些都是我们之前不曾触碰的东西。

他会跟我们讲什么是京韵大鼓,什么是莲花落;也会跟我们介绍各种各样的传统乐器,比如什么是八角鼓,什么是三弦;还鼓励我们要多去听一些传统的东西,比如京剧名作《锁麟囊》,新派评剧《乾坤带》。

慢慢地,在他的影响下我发现原来传统的东西,也有它独特的气质。越接触越了解,就会越喜欢它。

原来,传统艺术一直都在,只是我们和它之间缺少一座可以带我们走进它的桥梁。

杭州美景盖世无双,西湖岸奇花异草四季清香,春游苏堤桃红柳绿,夏赏荷花映满了池塘,秋观明月如同碧水,冬看瑞雪铺满山岗。

最近一次合唱太平歌词《白蛇传》也是在2023年厦门跨年专场。也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他在台上起个头,我们就能跟着全场大合唱。

不管是太平歌词还是京剧、评剧、小曲小调,只要他唱过的传统方面的东西,我们都愿意去了解,去学习。每次看到这样大合唱的场景,我们很高兴,很开心,也很自豪。我们不一定唱得有多好,但我们是真的喜欢。

也许我们喜欢传统艺术,不单单是因为他,还因为传统艺术确实有它独特的魅力,只是我们之前不曾发现而已。

是张云雷慢慢地带我们了解相声,了解传统曲艺,了解经典戏曲,一点一点带我们走进传统艺术,最终爱上传统艺术。

在他的影响下,我发现我一点也不排斥传统的东西。他唱的时候,我会认真地听;演出结束了,我还会认真地去学。他鼓励我们多去听京剧、评戏,我也真的愿意去听。以致于后来他再唱《锁麟囊》,我都知道应该在哪里叫好了。

传统艺术真的是无价宝藏,值得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喜欢它。

这才是人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种福得福如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

再次听到这段京剧《锁麟囊》选段,思绪万千。在这个流行音乐盛行的时代,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究竟是对还是错?

当看到越来越多喜欢张云雷的人,愿意学唱太平歌词、京剧、评剧、小曲小调;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传统艺术。我终于明白:传统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它可能暂时被掩盖了光芒,但是它正一点一点恢复它本来的光彩。

历史的长河奔流向前,但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传统的经典永远不会从记忆里消失,它早已深入文化长河,一经传播,终将展现它崭新的魅力。

结束语

时间不紧不慢地走,记忆却早已生根发芽。

时间可以带走的只是表盘上时针的转动,长存于内心深处的人、事、物却永远无法抹去,深植于历史的经典,永不退色。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记忆,可以穿过岁月的风尘而历久弥新;记忆,可以趟过历史的长河而经典永恒。

#张云雷#

#降噪同写高考题#

#情感写作小能手#

作者简介:菲比寻常玖玖,85后文艺女青年,喜欢阅读,旅行,听相声。愿能通过文字温暖人心,通过文字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