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2:公孙策人间清醒_一眼看穿陈世美背后另有隐藏_点醒包拯_丞相_驸马_包拯

#影视连载计划#

衔接上集:

话说北宋年间,由于吸取唐朝公主驸马干政引发的一系列叛乱,使得宋朝的外戚受到的限制比较大。

公主不仅不能干政,连驸马也只有荣誉官职,没有实权,所以宋朝的公主并不吃香,至少是很少让新科进士尚公主的。

那么陈世美一无家财,二无爵位,还是苦读书十年才挣得新科状元,为什么会一反常态地做了驸马,自断仕途?

原来是陈世美在大相国寺邂逅二公主,惊为天人,又见她衣着华贵,必为权贵之家,于是上前勾搭。

谁知美人是勾搭上了,却没想到身份太贵了,却是二公主,这下只能乖乖当驸马了。

于是原本陈世美计划得好好的,只要娶了女子,即使暴露老家有妻有子,岳父也得捏着鼻子相认给他收拾首尾。

展开全文

结果现在弄成了公主,不同意仕途必然断绝,同意则犯了欺君之罪。

尤其是官家现在没有儿子,膝下仅有两位公主,大公主之前嫁到李家,婚姻不协以致于管家多有后悔,如今二公主再出什么事,官家必然会重罚。

本来以为父母会收拾好烂摊子,只要休了秦香莲,两个孩子做外室子或妾室子养在老家,也就了解了。

谁知父亲母亲反而这么快离去,秦香莲还找上门来,陈世美为了不大庭广众之下暴露,只能不认父母牌位,驱赶她离开。

陈世美这边才驱赶秦香莲离开,转头秦香莲就当街拦驾王相公,状告陈世美。

王相公本来是陈世美科举的座师,可后来这小子转头做了驸马,王丞相面上不说,心里却极为鄙视陈世美的为人。

不过二公主是官家的唯二的孩子,又是个掀不起什么大浪的公主,王丞相既怕护短不报会被诟病,又怕做了出头鸟被官家迁怒。

所以听了秦香莲的诉说,王丞相打算先试探一下陈世美,看看事情真假,再做下一步计划。

秦香莲本来以为这事很快就会有结果,没想到王丞相既没有打算帮陈世美掩盖,也不打算挑破这事,只说要查验身份,命秦香莲跟着府上的歌姬学曲,编一首他们的经历,以便用来试探。

很快到了王丞相寿宴,因为不是整寿,王丞相只打算小过,于是只请了联系好的同僚、下属,正好趁机试一试陈世美。

无论内心对陈世美如何鄙夷,但作为驸马,一干大臣都必须向驸马行礼,所以当陈世美到来的时候,王丞相虽然贵为丞相,依然要亲自出面相迎。

倒是与王丞相相熟的朋友品出了点特别的气质,留心观察起王丞相和陈世美的一举一动。

两人互相恭维,酒过三巡,陈世美姿态放松地提出看歌舞。

要知道平时宴席,歌舞是必备的,今天却不知怎么一直没见,陈世美还有点奇怪。

谁知当歌姬上场后,陈世美知道了王丞相刚才询问自己的故乡的真正意图。

秦香莲并没有换上歌姬的华丽衣服,任然穿着那天见面时得一身布裙,口中以家乡口音唱着她秦香莲和自己的故事。

陈世美如坐针毡,额上留下大滴的汗水,心知这是王丞相在试探,但这会儿实在控制不住心情,必然无法滴水不漏,于是故作身体不适,起身告辞。

只是王丞相从陈世美最开始的吃惊中,就看出了这位驸马爷,只怕真的和秦香莲说的一样。

周围一起来的朋友,有好几位都注意到了这位驸马爷的不对,只是不知道具体情况,不知道王丞相在试探什么。

宴会散后,得到答案的王丞相并不打算帮秦香莲,拿到这个把柄对于他已经够用了,何况秦香莲也不是什么娇娇弱弱的妇人,小心思多得很。

秦香莲没想到,王丞相明明察觉了什么,却偏偏要护着陈世美,于是出言讥讽他:“臣妇就该伤吗?我看你们这些当官的,都官官相护。”

王丞相没想到这秦香莲如此牙尖嘴利,说得他面上发红,于是一咬牙给她推了个人:“说起这官官相护,我倒想起一位清官——包拯,他或许能为你申冤。”

却说秦香莲得了信,跑到开封府鸣冤,升堂后,却见这黑脸的包公一脸威严,惊堂木一拍,喝问有没有状纸,上来就要打二十大板。

秦香莲瞬间就慌了,二十大板打下来,她不伤也得费半条命。

不是说这个包大人声誉很好,是个青天吗?怎么上来就要打自己。

秦香莲连忙求饶,一番陈述下来,看不清包拯的脸色,但是他的眼睛就像两把利剑,直刺入秦香莲的心中,仿佛能把她的小心思通通看光。

看着包拯说她无媒无证就要杖责,秦香莲虽心有不甘,但诉冤的念头已经淡了很多,她算看出来了,就算被称为包青天的包拯,也是盼着“民不告而官不究”,盼着都别来告状。

故而眼见得包拯就要退堂离开,实在没办法的秦香莲不得不抬出来王丞相。

包拯闻言,果然接下来了案子,开始调查起来。

包拯来到王丞相府打听秦香莲是何事,王丞相一口认下,还讲述了自己试探驸马的事。

知道驸马确实有疑点,保证不得不上门拜访,给驸马留最后一个面子,尽量说服他自己承认。

陈世美这会儿正跟公主在花园里嬉戏玩闹,听闻包拯来了,不得不整理衣衫,来到会客厅接待包拯。

包拯上来就开门见山,说了秦香莲状告他的事。

陈世美自王丞相府被试探,事后在心中演练了无数次,才把自己练得滴水不漏,谁知道包拯深谙谈话技巧,跟他吵了起来,这一吵,难免话赶话让陈世美漏了嘴,好在及时住口,没有露出什么把柄。

听到包拯还想给自己灌迷魂汤,劝自己找圣上自白,陈世美心里冷笑。

圣上就两个女儿,就算再公平公正,也不会饶恕自己,到时候只要砍了自己都是好的,弄不好满门抄斩,家里九族都给灭了。

保证计算能帮自己说情,到底有没有用还不知道呐。

何况如今自己跟公主感情正好,只要秦香莲处破绽不大,公主和圣上就会主动帮自己遮掩,这事也就过去了。

包拯回到开封府,反复踱步思量陈世美的案件如何处理,动了驸马不仅上了公主的心,最关键圣上真的很好,又只有这两个女儿,大公主已经婚姻不幸,二公主再不幸就没有一个孩子过得好的了,所以包拯很是犹豫。

此时公孙策来了,包拯连忙拉住公孙策,与他商量对策。

果然包拯只是讲了一小会,公孙策就看透了事情的矛盾点:此时的文官集团虽没有明显的党争,但还是大致分为变化派和保守派,而在外则是勋贵集团和文官集团。

陈世美正处于勋贵派,本人又和变化派交情较好,所以朝堂上相当一部分人是敌视他的。

偏偏如今圣上膝下只有这两女,陈世美停妻再娶这事又不大不小,不至于到非要扒出来的时候,不值当为此削圣上面子。

但这些理由是不能明着说的,于是公孙策提醒包拯:“秦香莲状告驸马目的是什么?”

包拯答道:“自然是希望一家团圆。”公孙策说:“那如果当庭审问,按这个罪行,驸马必伤,秦香莲一家就只能地下团圆了。”

包拯明白了如何劝告秦香莲,这就使人找来秦香莲。

果然,秦香莲听到陈世美这样必定会伤,又开始犹豫了,她这一对养子养女相处的这段时日,已经有了感情,如果因为陈世美而害他们也去世,秦香莲实在狠不下心。

于是在包拯的步步紧逼下,秦香莲不得不在陈世美伤一家获罪和就此放弃中,选择了放弃。

不过虽然如此,以陈世美为人的秦香莲已经做好了被这个男子报复的准备。

驸马府中,陈世美一边细细查看自己手中的宝刀,一边试探:“韩琪,自你入府以来,本宫待你如何?”

韩琪连忙表忠心:“恩重如山。”陈世美很满意他这个回答,提醒他:“本宫第一次见你,你还是个囚犯。”

韩琪连忙辩解:“韩琪是路见不平才拔刀。”陈世美继续说道:“正是如此,我才救你。我有一心腹大患,你帮我除掉,本宫重重有赏。”

韩琪一听很兴奋:“卑职遵命。”说着接了刀,应允陈世美“提头来见”的要求。

秦香莲从开封府往家乡赶,一路上走到快半也没有遇到陈世美的人,还以为自己想错了,放松了半夜的警戒。

却没想到偏偏这一晚,韩琪来了。

这天,秦香莲正带着孩子在城中破庙里过夜,他们盘缠不多,而且怕漏了财,所以一路小心谨慎,就是为了躲避危险。

谁知这一夜,竟遇到有蒙面人提刀来砍。

秦香莲只能带着孩子躲藏在破庙深处,战战兢兢地看着门窗,害怕蒙面人下一秒冲进来。

秦香莲如何说服韩琪不杀她?为什么秦香莲被追杀时衙役不到,蒙面人伤后却正好赶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见下回分解。

本文为《包青天》长期连载,请继续关注阅读。

求点赞、转发、收藏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