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首富到“首负”,他拉着政府、银行,一起“豪赌”梦想_自己的_水电站_胶卷

汉能越不可越之山,最终总能登顶;渡不可渡之河,最终总能达到彼岸。——李河君。

生而为人,如果没有梦想,那与咸鱼又有什么区别呢?每个人都幻想自己能够学业有成,工作顺利成为一个百万富翁,很多人在孩童时期如果问他们想要读什么大学,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读清华大学,到了真正高考的时候才发现能考上一个大学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更何况是名牌大学。

所以小时候的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累积,慢慢地被现实所打败,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要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事业和家庭顺利就已经不错了,能够平平凡凡的度过一生就是人生一大幸事。但是这可能是大部分人的际遇,现实生活中也有一群人他们把自己年幼时的梦想实现,他们没有屈服于现实的压抑,凭借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让自己从平平无奇的人群中脱颖而出,打造了自己辉煌的一生实现了富豪之梦。但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不管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对个人的事业来说都是同样适用的,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商业奇才就是曾经可以指点江山的李河君,如今他却从首富的位置变成了“首负”,他的身上究竟发生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李河君的逐梦史

大家都很熟悉李河君,毕竟他曾经在胡润富豪榜上名列前茅是顶尖的商业奇才。他怀揣着梦想,并且打破了社会的阻碍获得了得了成功,成就了一段广为流传佳话,但是说起他的生活背景,却是和大部分的普通人一样甚至还比一般普通人家更贫困。李河君出生于1967年3月,是在广东省河源市的一个小渔村出生的,相传在他出生的时候就有一个道士预言他以后会是富贵命,但是对于这个言论他的父母并没有放在心上,当做一句玩笑话就过去了。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这位道士所言属实,在未来这个出生在小渔村的男孩子却造就了一段商业传奇。

出生在小渔村就意味着没有富裕的家庭背景,出生在农村,父母也是农民,家里的一切吃穿用度都依靠父母务农来维持生计。作为一名农民子弟,李河君是一个非常懂事听话的孩子,懂得给父母分担家务,不让父母操心自己的学习,十分心疼自己的父母,认为做一名农民实在是太辛苦了而且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在这个时候,他幼小的心里就已经埋下了一颗拼搏的种子,他希望以后自己能够摆脱贫穷,能够改变是家里世代务农的状况,而且他也深深地知道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够更加接近自己的梦想。小时候的李河君是一个,喜欢埋头干实事的人,不像同龄女孩子一样调皮,他就像一个小大人一样默默地努力着,这与他成名之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功成名就之后的李河君是一个言谈得体,举止大方可以和许多人都轻松交流的人,这是在他小的时候看不出来的一点。

展开全文

虽然没有很好的资源可以利用,虽然不能拼爹,但是小时候李河君告诉自己做事情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够获得成功,努力学习得到了回报,李河君在1984年顺利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就读工程系。那个时候农村子弟能够考上大学的少之又少,李河君作为他们村第一个考出去的大学生,受到了村里人们的称赞,那时候李河君在村里面已经成了一个大红人,成了村里面人谈论的资本,也给父母脸上增了光。别说那个时候考上北京交通大学是件大事,就算放在现在,在一些教育资源落后的地区很多人也不一定能够考上这个优等学府。

而且在那个年代里考上了大学就如同抱上了金饭碗,以后的工作都不用愁了。这件事如果放在普通人的身上,我们一定会欣喜若狂认为此生足矣,有了稳定的工作就已经很知足了,但是对于李河君来说,他的梦想还很远大,他要改变家庭的命运,改变自己的命运,仅仅是考上大学,抱上金饭碗还远远不够。在大学期间,李河君依旧认真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如此,他在生活上也十分的拮据常常只吃馒头和咸菜,致使他的同学都以为他的家庭十分困难想要帮助他,但是他却总是装作一幅神秘兮兮的样子对外宣称自己有一个大计划。

李河君凭借着自己节俭的生活方式,在三年之后,他利用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120元本钱雇佣了三十多位同学,替他在校学校的食堂门口卖橡胶胶卷,开始做起了自己的小本生意。李河君通过卖胶卷的方式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就赚了12元,这使他非常高兴,因为这相比于父母在家务农赚钱的速度要快很多,而着12块钱在那个时候相当于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这对于李河君来说更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第一次做生意就尝到了赚钱的甜头,使得李河君更加有了动力,在之后只要什么东西能够赚钱,他就会去做什么,而原本比较木讷的性格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做小本生意也没有影响李河君的学业,他将两者分得非常清楚,用空余的时间去赚钱,在学习的时候认真研究自己的专业知识,他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大学毕业之后,他也顺利的考上了研究生,可是在他读研究生的时候,恰逢他的导师病逝了。这件事情拖延了自己研究生毕业的进程,就是这件事情让他做了一个最大的决定,辍学去创业,向自己的大学老师借了5万块钱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2、成就自己的梦想

大学期间有过做胶卷生意的经验,所以他在创业之初就准备做倒卖胶卷的工作,可是因为技术的变革,在那个时候数码相机的普及,使得胶卷的生存空间急剧下滑,很多人都不再使用胶卷而转用数码相机。这使得李河君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在胶卷生意不如意的时候,李河君看准时机开始转投他业,这一次他跑到中关村去倒卖电子元件,也就是在这次事件中,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自主创业的最新性,如果单凭倒卖物件的话是很难挣到大钱的,而且倒卖也是一种非常脆弱的商业模式,没有生产来源因此自己的生意就会受限,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生产属于自己的商品,才能够真正的改变自己的命运。李河君开始转行做推销员,自己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流利的嘴皮子,在那个时候很多校园都没有李河君这样的优势,在李河君做推销员的五年时间里,他为自己的创业攒下了8000万元的资本,正式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也开启了他接下来的首富之路。

当时那个时期很多人都比较相信银行储蓄,一般的家庭都会将自己的储蓄存入银行挣得微薄的利息,但是李河君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发展眼光,那个时候市场经济刚刚转入中国,流行的证券市场也是能够快速赚钱的方法,当时李河君的一个同学就建议他去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将股价拉高之后再分割给一些散户从中取得巨大的利润。

当时的李河君还正在犹豫自己要将这8000万元资本投入到哪个市场当中,经过同学的提点之后原本对金融和游戏行业不屑一顾的李河君找到了自己看好的方向,他第一个想法就是收购水电站,认为这种关于民生的企业一定会有利可图,所以他没有选择收购上市公司,而是将手伸入到水电行业。

当然结果不用多说,肯定是获利颇多,不然李河君也不能当上首富之位。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李河君发财致富的这条道路是非常险峻的,看好一般风险都很大,而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所以在看好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但是我们从李河君的身上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在收购水电站之后,李河君就暴露了自己赌徒的本性,与第一次收购成功获利丰厚,李河君便将赚来的钱不断地收购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当然在收购水电站的时候也没有仔细的考虑,商业帝国就建立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河流之中。

在200年的时候为了开发金沙江水利资源,李河君想要与云南省委签六座百万千瓦的水电站,就连省委都被吓到了,因为这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他们担心李河君没有这样的资金实力,就连国家发改委也拒绝审批,因为这件事情,李河君还把整个国家部委都告上了法院,后再协调之下,李河君拿到了30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电站,水电站一修就是几年,李河君也看好了自己的全部身家两百亿,这次赌注又下对了,李河君在金安桥水电站建成之后每年可以回本二三十亿,这使得李河君的身价又翻了好几倍。

李河君曾经留下了不少豪言壮语:“汉能,无所不能”;“汉能,让万物发电”。

3、一朝回到解放前

在水电站建成之后,李河君还带头为中华红丝带基金协会捐款了一个亿,用自己获得的资金回报社会,在这之后他就成就了自己的商业帝国,2010年的时候,李河君又将眼光投向了光伏发电行业,看好500个亿进军薄膜太阳能行业,当时市场上仅有两种发电模式,一种是多晶硅发电,一种是薄膜发电,李河君选择了后者,当时也有人建议他可以将资本分散给两个行业都看好一点,可是他却偏偏一意孤行,他赌徒的眼光选择了后者,一次和上一次一样,要么大获全胜,要么身无分文。

和富豪榜上的常青树马云、许家印、王健林等首富不同,李河君2015年登上首富宝座仅一年,就快速坠落,成为了胡润“杀猪榜”上,一头实至名归的猪。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曾经的首富却在20分钟内亏了千亿,短短的5年时间,就从首富变成了实打实的“首负”。

这一次李河君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输得这么惨,当时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使用的效率非常低,所以投入使用之后需要更高的维修成本,发电薄膜市场也溃败了。当时如果李河君能够谨慎一点,发现问题及时止损,也不至于自己最后一无所获,进军薄膜太阳能行业失败之后,又出资70亿支持其他的项目,这70亿还是他用全部的身家从银行里换来的,但是这个技术非常难突破,他所看好的资本全部都化为了泡沫,最终汉能集团的股份也在市场上蒸发了。

也因为这一次的错误看好导致他逐渐从首富的位子上退落,同时成为了一个欠了累累的百万负翁。一个原本成功的企业家一下子就从自己的神坛跌落,李河君的事迹是令人惋惜的,因为他一直都很努力,知道只有努力才会成功,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李河君自身也存在这自己的缺点,他赌徒般的性格决定了他看好的风险程度,一次次的成功让他认为自己永远都不会是,不懂得为自己留退路,希望在这次失败中,他能够自我反省,自我总结,找出自己的缺点,能够再创辉煌。

李河君的失败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行事过于急躁,并且没有对新能源在市场的前景做出很好的预判,只一味横冲直撞。有人说,他是个想要发展新能源的梦想家,他也许的确心怀这个伟大梦想,想开辟一条新能源的路,但他也是个拉着政府、银行豪赌他梦想的赌徒。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