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对大陆的“螺蛳粉情节”:嘴上喊“臭”,吃得真香!_螺蛳_民进党_大陆

继茶叶蛋、榨菜等“网红食品”后,最近一款来自大陆的螺蛳粉被岛内绿营炒作成了“统战”食品,给年终岁尾的两岸舆论场平添不少“笑料”。

为什么这款螺蛳粉能够引起绿营人士的注意?只因该产品包装上的一句“土味情话”:“你是中国人,我也是中国人,四舍五入一下,你就是我的人”。这句原本让消费者会心一笑的“段子”,在鼓吹“台独”的台湾“基进党”台南市议员李宗霖看来,竟成了大陆“统战食品”对台渗透的“证据”。

该消息被媒体曝光后,迅速成为网友吐槽对象。有网友讽刺,“好可怕哦,买包螺蛳粉来吃就会被统战了?”实际上,李宗霖这则指控本身也充满荒诞色彩。

首先,李宗霖所在的台湾“基进党”只有一个角色,即民进党侧翼。该党主张激进“台独”,此前曾在不少两岸交流活动中制造暴力事件。上一个被媒体聚焦的“基进党”成员是曾在台中第二选区击败国民党颜宽恒的陈柏惟。但陈柏惟在2021年10月被罢免,成为台湾地区首位被罢免的“立委”。“基进党”也因此失去“立法院”的唯一席次。

在丢掉“立法院”舞台后,“基进党”开始在岛内各县市议会随民进党起舞。李宗霖此次因螺蛳粉事件被媒体关注报道,可视为该党哗众取宠的最新“战绩”。

其次,李宗霖除了“基进党员”身份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台南市议员身份。当前,台南议长黑金贿选案持续延烧,民进党籍议长邱莉莉以50万元新台币交保。此案牵涉极广,由于邱莉莉是赖清德子弟兵,舆论批评之声已烧到赖清德。李宗霖作为台南民意代表,最该关注和监督的,难道不应该是发生在其身边的黑金贿选案?

显然,李宗霖认为议员职责没有侧翼身份重要。当民进党陷入舆论围攻的全面危机时,李宗霖没有替民众发声找出真相,而是开启了“表演时间”。他拿螺蛳粉控诉“统战”之举,不过是一场无聊的“危机公关”,指控“统战”是假,转移焦点是真。

抛开李宗霖的个人动机不谈,从茶叶蛋、榨菜到螺蛳粉,这些司空见惯的食品在绿营接连炒作之下,成为两岸热议话题,也反映出绿营人士尤其民进党对大陆的“螺蛳粉情节”。

一方面,他们在嘴上拼命喊“臭”。出于意识形态原因,这群人无法正视大陆的发展进步,将污蔑抹黑大陆形象、嘲讽大陆民众生活当成日常。有问题要攻击,没有问题制造问题也要攻击。但互联网信息传播迅速,民众获取信息渠道丰富,很多谎言“保质期”极短,往往话音刚落便“翻车”,不少网友对此讽刺“人一绿,脑就残”。

展开全文

另一方面,他们在行动上却陷入“真香定律”。由于大陆的进步是全方位的,两岸经济社会联系更是千丝万缕。台湾民众日常接触到的大陆产品、大陆事物持续增加,很多流行趋势都始自大陆。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局面,民进党当局不遗余力推动“去中”“仇中”,但两岸民众生活联系却越发紧密,高度融合,甚至连蔡英文、苏贞昌等政客都时不时暴露自己生活中的“亲中习惯”,刷大陆剧、背大陆诗、用大陆典故、玩大陆APP,类似“名场面”不胜枚举。

除了社会生活层面对大陆的“表象依赖”外,因两岸经济高度联结,若以民进党观点来看,超过40%的经贸依赖度无疑是“深层亲中”的实锤。最常被人们提起的例子就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蔡英文曾将ECFA称为“糖衣毒药”,并信誓旦旦表示,上台就会办“公投”废掉ECFA。但民进党胜选至今,却从未提“废约”之事。台资深媒体人黄伟瀚对此讽刺,以前马英九搞ECFA,你说“不要”;现在换自己弄ECFA,变成“不要停”?

针对螺蛳粉事件,台“经济部长”王美花表示,相关产品本来就没有准许进口,现在市面上看到的螺蛳粉不是走私就是虚报,不管是实体通路或是电商都会要求下架。在野党“立委”痛批民进党当局杯弓蛇影,质问其因意识形态斗争要让民众付出多少代价?台湾中油、中钢等企业都用中国台湾注册专利,你们管不管?

下架大陆螺蛳粉,对民进党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近年来,民进党当局频频对大陆企业和产品打出“下架牌”,爱奇艺、腾讯视频、淘宝、抖音、小红书均是受害者。民进党似乎忘了,自己也是“架上宾”,其一系列荒腔走板作为,正在一步步将“2024下架民进党”变成岛内民众共识。(来源:海峡之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