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养狗人:养狗须知的法律知识_饲养_养犬_受害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已经施行。该法中增加了新规定,规定饲养人饲养的犬只应当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

在户外活动时,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

那么,在小区和公共场所遛狗有什么限制和保护吗?如果被狗吓到或者受实质伤害了,应该如何维权呢?

问题一:现在有些养狗人士因为养狗和邻里间闹得不愉快,狗伤人乃至于人害狗的新闻屡屡有报道。根据新的规定,就关于如何养狗、遛狗,有哪些提供些建议?回答:关于饲养犬只的问题,需要把握住这样一点,就是合法养犬,这就需要强调饲养犬只的饲养人的责任了。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民法典》,饲养人有为饲养犬只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义务;当在户外遛狗时,需要结合当地规定,通过系绳、戴宠物狗口罩等约束犬只,保障公共场所所有人的安全。这里还需要提醒饲养人,依法不得饲养烈性犬,不得遗弃犬只,否则饲养人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和受行政处罚等。但社区居民也要理性对待他人养犬一事,新规定不是禁止养犬,他人有合法养犬的义务。对他人合法养犬,要理性对待;对饲养人的违法行为,可以留存证据并依法举报处理。

问题二:规定中可见,养狗不得危害大家的安全是基本的准绳,但如果狗伤到人了,受害人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回答:对于犬只伤人,受害人有权要求饲养人赔偿治疗费和其他损失。如果饲养人不愿意赔偿,可以诉诸法院。但如果受害人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自己受伤害的,饲养人可以不承担或减轻责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