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茹的快乐,你想象不到_女篮_国家队_她在

3月12日晚,四川女篮经过一番苦战,以1分优势险胜内蒙古女篮,总比分2:1加冕WCBA本赛季冠军。正如终场比分83:82显示的那样,四川队赢得异常艰难,第2、3节两次落后到两位数。在这样强对抗、低比分的比赛中,两位数分差,谁都知道意味着什么。

赛后,我遇到一位出租车司机蒋师傅,他在家看完了上半场,“觉得没戏了”,不忍再往下看,便出去跑活,谁料下半场风云突变。当他收到手机推送时,自然是追悔莫及,“赢了就好,赢1分也是赢。大不了我回去再补录像。”蒋师傅自我安慰道。

比赛的转折点,出现在第3节还剩5分39秒时,张茹防守赵雪同突破吃到个人第4次犯规,不得不被换下以作“保护”。她的离场,直接导致内蒙古队锋线失去了一道屏障。随后,上半场陷入低迷的李梦再度披挂上阵,她在小半节时间内狂砍12分2助攻,从此攻守易势,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四川队倾斜。

与李梦相比,张茹的身高、体重都略占优势,速度也不吃亏,是内蒙古队内防守效果最好的。但像李梦这种世界级前锋,完全防住又不可能,只能尽量去限制,从系列赛来看,张茹任务完成得不错,她对李梦几乎寸步不离,从防接球开始,一直防到进攻终结,让后者很难爆发式得分。

展开全文

可随着一声哨响,张茹得下场了,她把大大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朝着篮架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这一声叹息暗含的沮丧和不甘,我在篮架旁边看得一清二楚。一个多月前我在全明星周末采访她时,她还是个憨憨的邻家女孩,而现在,她成了张牙舞爪的悍将。

“憨”和“悍”,张茹切换自如。

张茹的笑总是毫无征兆,像突然袭击,嘴巴咧到耳朵根上,一排整齐的大白牙展露无遗。采访短短30分钟,我已经数不清张茹笑过几次。

说起小时候“还好班里有个男生跟我一样高”,她要笑,因为有了这个男生的映衬,她的身高就不至于太突兀,这是窃喜;说起做完手术违抗医嘱非得吃东西,她要笑,这是对昔日任性举动的自嘲;说起对“菇”和“茹”两个形近字极度敏感,她还是要笑,因为之前经常有人念错、写错她的名字,“谁要是写错,我一眼就能看出来。”说这话时,她两眼放光,好像孙悟空附体。

笑容是会传染的。她被自己制造的笑点逗笑,我们也笑,这笑声是治愈不开心的“良药”。

确切地说,跟人交谈时,张茹的脸上总带着笑意,只是在某些时刻,笑意会失控。有时候你会纳闷:“这有什么可笑的?”可面前的张茹,分明已经开心到不能自已。她豪放的笑容,跟精致的五官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再加上她浮夸的肢体语言,宛如一个行走的表情包。

在她不算漫长的篮球生涯中,这种毫无来由的快乐,是她最好的“僚机”,帮助她对抗着无趣和伤痛。“篮球是要较劲,但有些时候想得开一些,可能会做得更好。”她说,“不要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太在意、太想去做好,反而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其实,尽管很早就入选河南省队和国家青年队,但张茹的篮球生涯并不顺利。她先后两次遭遇第五跖骨骨折的伤势,使得登陆WCBA的时间不得不后延了一整个赛季,直到2018-2019赛季才完成首秀。彼时,与她在国青队并肩作战的李缘、韩旭已是国家女篮的中坚力量。

国青队时期的张茹

第五跖骨是组成足底的5根小型长骨当中最靠外的那根,以我有限的认知来看,该部位的骨折,往往不像跟腱断裂、前交叉韧带断裂那般惨烈,但是它很难缠而且欺骗性极强,你看片子以为好了,其实还没好利索,于是便不可避免地二次受伤。

山西男篮内线主力葛昭宝就曾深受这一伤病的困扰,从2016年10月13日受伤到2018年6月20日正式复出,中间经历一次复发,病程长达1年零8个月,期间他不止一次感觉难以坚持。2米12的禁区铁汉尚且如此,遑论年纪轻轻的张茹。

“第二次受伤之后,得用两倍于第一次的时间去养,我心态有点崩了,就想,‘这样养得到什么时候?要不就算了?’”张茹说,不过她很快就能自我开解,“还年轻,还是得动起来。”

刚做完手术的那段时间,由于不能下地,她的腿部肌肉严重萎缩,她把左腿抬起来,用手在空中比划着,一字一顿地说:“变得超级细。”接着就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露出一排整齐的大白牙。

张茹似乎拥有某种解构悲情叙事的能力。伤停一年多,光手术就做了两回,可她回忆往事时没有表现出半点怨怼,反而是用一种不着调的方式去讲述,把笑意埋在故事的一条条支脉当中。

我们看惯了太多少年时便胸怀大志的故事,比如哈登,12岁就在留给妈妈的便条上写下“我会成为明星”。而张茹呢?在进入国家队集训名单之前,她从未幻想过这件事,甚至连国家队的比赛都很少看。“我一直是很活在当下,不会给自己那么大压力。让我做什么,我尽力去做就好了,能做我就做,不小心做到了最好当然更好。”

张茹第一次进入国家集训队,是2019年1月,跟另外20名队员一起。彼时,中国女篮阵容已趋稳定,“老队长”邵婷尚有余热,李梦、杨力维、王思雨、黄思静4大中生代挑大梁,还有李月汝、韩旭、李缘这样的“99年”新锐。而张茹只是一只中游球队的边缘人,场均仅3分1.8篮板,想要跻身12人大名单,谈何容易?

更何况阔别赛场良久的她,身体没有调整到最佳,最初根本无法适应国家队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甚至连最基本的全场推进都有困难。”在她体内,乳酸堆积的速度远远超过分解的速度,肌肉也越发变得僵硬,每天的治疗、康复简直杯水车薪。

竞技体育的残酷在于,对手不会因为你受过大伤、尚未恢复就心慈手软,训练水平达不到国家队标准,唯一的结局就是被放弃——教练组不会让一块短板影响到全局。“教练就会想:怎么了,是练不动了吗?”她皱起眉头,探头探脑地模仿着教练满腹狐疑的样子,她告诉我,她不想给教练留下“懒散”的印象,“每天咬着牙强顶、硬顶。”

直到有一天,她惊喜地发现,自己跟上了,“悄无声息,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的。或许也只有经历这些冲击,才能开发更大的潜能,挑战我们女生、女运动员更大的极限。”

她似乎总是坚强、乐观,我于是很好奇她是否有柔弱的时刻,她说:“最柔弱的时候是某一场球、某一次训练课做得极度不好,感觉明明是可以做到的东西,很简单的东西,自己却没有做好的时候,是极度难受的。”

我本以为她终于能把严肃进行到底,正满怀期待时,她很快就“无厘头”转向。

“还有一件事,”她说,刚做完手术的时候,根据医嘱,她得排便之后才能进食,但她饿了,非要吃东西,“医生和我妈非不让我吃,我就生气,我就哭呀。”她笑得前仰后合,上气不接下气,“做手术的时候没哭,为了吃一口东西哭了。这算(柔弱)吗?”

经过国家队的历练,张茹宛如打通了任督二脉,第二个WCBA赛季场均数据提升到12.3分5.7篮板1.3抢断。2020年初的奥运会预选赛,张茹随队出征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正式成为了中国女篮的一员。尽管仅出场1次、拿到4分,与她自己相比却已是巨大的跨越。

张茹在国家队的立身之本,就是她漂亮的防守。

2022年年初世预赛与法国一战的第2节,她在1分多钟时间内连续完成抢断并得分,让人眼前一亮。第一次抢断得益于她积极的干扰,第二次则源于她强悍的身体对抗。作为李梦的替补,能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把防守做好,就已经算是圆满完成任务。更何况,她还有世界杯小组赛对波多黎各单节12分的“灵光乍现”。

如果说国家队的张茹只是偶露峥嵘,那么在联赛,尤其是在总决赛这样的“高端局”,她的作用才真正显露无疑。三场总决赛,她依次得到11分、9分、12分,投篮23中14,毫无疑问已经是杨力维、黄思静、李月汝之外的“第四巨头”。她在G3上半场的11分,正是内蒙古队拉开比分的X因素。

总决赛结束以后,女篮名宿露雯点评总决赛两大惊喜,把张茹排在第二,“这次总决赛,她心态处理的算是最好的,没压力、没包袱,就是放手开干。”露雯在微博写道。

“放手开干”,倒是与张茹对自己球风的总结——敢打敢拼——相一致。

可是,如果张茹想往更高处走,就必然不能满足于“敢打敢拼”,她在进攻端的特点还要再鲜明一些、技术还要更细腻一些,才有可能为中国女篮做出更大的贡献。我相信她已做好准备。

本文最后,还想分享一个关于张茹的彩蛋。

全明星那次采访终了,她大步流星地往外走,快到门口时突然转过身,双膝微弯,浅浅地扎了个马步,然后双手抱拳,胳膊箍成环形,抡圆了朝着所有人行礼告辞,房间里瞬间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种奔放至极、见所未见的礼节,给我留下了极大的震撼,我愿称之为“茹式curtsy”。

这种动作,只有张茹做出来才是合理的,其他任何人做都会显得违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