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市河东区总工会:“问需化培训”服务就业困难群体_河东区_临沂市_服务

山东临沂市河东区总工会:“问需化培训”服务就业困难群体

原标题:山东临沂市河东区总工会搭平台强基础(引题)

“问需化培训”服务就业困难群体(主题)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田国垒 通讯员刘梦迪)50多岁的王勇原是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的一名环卫工,每月工资2000余元,家庭生活困难。2022年,他报名参加了河东区总工会组织的园艺技能培训,拿到相关证书,随后应聘到园林部门工作,工资涨到了8000余元。在该市园林部门,像王勇这样通过技能培训上岗的园艺师还有很多。

河东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冯自强告诉记者,区总通过搭平台、强基础、优服务,打造了全天候在岗、问需化培训、贴心化服务困难就业群体的工作机制。

临沂是劳务用工大市,零工市场众多。河东区总在充分调研零工求职需求和企业用工的基础上,采取“问需化培训”,结合本地产业实际针对性开设农民工课堂,免费提供多工种、实用型、订单式的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有效提升农民工技能素质。

90后李芳有两个分别上小学3年级和幼儿园的女儿,由于之前没有工作,“连给孩子买个玩具都要考虑很久”。2022年7月,李芳参加了河东区总组织的保育员培训,拿到了保育员中级证书,成为一家幼儿园的老师,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

近年来,河东区总先后组织了保洁、月嫂、快递、电焊等专业技能培训班,免费培训2400多人次。

河东区总在调研中发现,该区零工以50岁左右的体力劳动者为主,法律意识不强,找工作时一般只与雇主达成口头协定,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区总健全“六有”标准工会法律援助实体化机构,本着应援尽援和逐步放宽援助条件的原则,开通服务困难职工、农民工、单亲职工、女职工和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职工等五类职工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有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去年底,河东区总投资建设了“工友智慧服务驿站”,“智晓会”智能服务机器人可为灵活就业人员及雇主提供线上政策咨询、用工招聘、技能培训、劳动维权和线上“找活”线下“接活”等服务,并对雇佣双方口头雇佣协议内容进行录入备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