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为什么要吞并科威特?海湾战争背后的真实原因来了_科威特_伊拉克_美国

科威特

科威特原本是伊拉克的一个省,但是1899年英国强迫科威特签署了英科秘密协定,英国成为科威特的宗主国,科威特成为了英国殖民地。

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解体,领土被协约国共同占领,伊拉克沦为英国“委任统治区”,而科威特也就被英国人从伊拉克给肢解出去。后来在1961年6月19日,科威特宣布独立。

科威特始终是伊拉克心中的一根刺,只是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伊拉克一直没能将科威特收回。

后来萨达姆上台,此时的伊拉克是中东地区的强国,背靠美国依靠石油赚取了大把大把的美元,而萨达姆本人也是个十足的野心家,他一直渴望统一阿拉伯世界,实现自己的霸权主义。

不过他上台之后没有着急拿科威特开刀,而是先将矛头对准了与伊拉克有边境争端的伊朗,因为伊朗革命后清洗了大批军官,国内经济一团糟,还遭到美国的制裁,看起来简直弱爆了。

展开全文

此外,由于伊朗政变后建立的是什叶派国家,又要输出革命,引来了诸多逊尼派国家的担忧,加上霍梅尼推翻的伊朗巴列维王朝曾经是美国的铁杆马仔。

因此对于萨达姆要攻打伊朗一事,美国默许,沙特等国家选择支持,就连科威特也占到了伊拉克这一边。

结果两伊战争一打,双方用先进武器打了一场低水平的战争,谁都没占到好处。尤其是伊拉克,战前还有400亿美元的盈余,打完仗直接欠了一屁股债,科威特是大债主,伊拉克欠他140亿美元。

一开始萨达姆想让科威特免掉这笔债务,那科威特肯定不干;又想拉高油价,结果油价直接被科威特干下去了;之后又发生了两伊战争期间科威特偷采伊拉克石油的事情,两国关系也是越闹越僵。

眼看着国家经济濒临崩溃无法复苏,债台高筑还没钱还债,萨达姆索性把心一横,直接收回科威特得了,既能赖掉债务解决财政危机,又能得到科威特的大油田和丰厚的外汇储备,还能顺手扩张伊拉克的海岸线,一举多得。

只不过伊拉克担心美国会在这时候攻打或制裁自己,因此还偷偷咨询了大哥的意思。

美国这时候算盘打得是啪啪的,因为这会儿苏联势力正在不断收缩,已经快被他的“和平演变”搞垮了,原本苏联势力范围即将出现权力真空,但美国这会儿又不好直接大张旗鼓地把势力扩张进去,毕竟得有灯塔国的样子不是。

在接到伊拉克是试探后,美国表示这是你们兄弟俩的事,我们外人不好说什么。这话就等于你们打你们的,我坐旁边看热闹。

萨达姆哪里知道美国的花花肠子,听到这话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火急火燎的就派出大军占领了科威特,没想到却正中美国的圈套,伊拉克上午才宣布吞并科威特,下午美国军队就进入了海湾地区,紧接着就是一顿胖揍,把伊拉克给打了个半死。

可以这么说,就当时伊拉克的情况来看,除了吞并科威特以外似乎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因为伊拉克的经济支柱就是石油,如果科威特继续操纵国际油价下跌,那么伊拉克就只能接受科威特的方案解决两国边境争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