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总裁:哥哥辍学、嫂子卖嫁妆供其上学,今身家百亿不忘报恩_自己的_哥哥_比亚迪

一提到中国富豪,很多人立马会想到王健林,但在2009年,王传福曾荣登中国首富榜第一位。乍一听到王传福这一个名字,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一说到“比亚迪”,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比亚迪公司则是由王传福一手创办,从贫困的家庭一路奋斗成为中国首富,王传福的人生可以说是十分励志。在奋斗的过程中也少不了家庭的支持,可以说王传福的成功有一半的功劳属于他的哥哥和嫂子,没有哥嫂的一路坚定的支持王传福不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就。

贫困的家庭,匠人的精神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王传福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的一个人普通农民家庭中,家中有五位姐姐,还有一位哥哥和一位妹妹。王传福的父亲是一名拥有精湛技艺的木匠,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党员,为人正直,平常也十分乐于助人,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声望。

从小王传福和兄弟姐妹就受父亲的影响,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这也为后期王传福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在王传福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父亲去世后,家里的条件每况愈下,五位姐姐陆续出嫁,王传福的哥哥选择辍学外出打工,担起了养家的重担。然而事与愿违,几年后王传福的母亲也突然离世,父母的相继离世给王传福兄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展开全文

家里的变故使王传福变得比同龄人更加成熟懂事,每当看到哥哥王传方为了养家四处奔波的时候,都想放弃读书和哥哥一起赚钱养家。每次王传福和哥哥谈到这个想法,都被他哥哥无情地拒绝,王传方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因此不管多苦多难他都要赚钱供弟弟上学。

嫂子卖掉嫁妆供王传福上学

在哥哥的坚持下,王传福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知识,将来考取好大学来回报哥哥的付出。也许是看到这家人的生活过得太苦了,于是上天派了一个心地善良的张菊秀来到王传福他们家,张菊秀没有嫌弃王家的贫穷,选择了嫁给王传方。

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朴实真诚的张秀菊从进门的那天起就把王传福当作了自己的亲弟弟,纵然婚后从未享受过新媳妇应有的待遇,张菊秀也毫无怨言。

在王传福读高中期间,不管家里生活有多困难,每个月张菊秀都会雷打不动地给王传福十块钱的生活费。有时候家里困难到一分钱也拿不出,张菊秀为了给王传福凑够生活费便去挨家挨户的借钱,就算是借钱供王传福读书的情况下,哥嫂二人也从未要求过王传福退学。

王传福也没有辜负哥嫂的付出,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大学。面对大学的费用,张菊秀变卖了自己的嫁妆只为了凑够王传福的学费,哥哥也将自己结婚时佩戴的一块手表送给了王传福。

从研究院辞职选择创业

成绩优异的王传福在一九八七年考取了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研究生,毕业后顺利留在了研究所工作,这期间王传福一直对电池进行研究。表现优异的王传福曾被破格提拔为副主任,但是在工作几年后,他选择了辞职追求自己的梦想。

创业需要资金,王传福找到了自己的表哥,经过一番劝说,最终表哥同意和王传福一起创业,于是比亚迪诞生了。对于王传福要创业的想法,王传方夫妻二人也是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为了更好的照顾弟弟,不惜将自己的生意转移到弟弟所在的城市。

该研究所的经历让王传福发现了电池这个有很大潜力的市场,他也意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有了技术一切都不是问题。因此比亚迪一成立,王传福就将自主研发作为公司的发展策略。

事实证明王传福的想法是是正确的,在他的经营下比亚迪拥有了强大的科研能力。当金融风暴来临的时候,公司成本低的优势也愈发明显,接到众多大品牌的订单,比亚迪在电池市场一举成名。

成为中国首富

比亚迪成立后,在王传福的带领下短短三年便在镍镉电池市场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但王传福并没有停下脚步,又开始转战投资锂电池市场,这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相关的核心技术,因此众多人都不看好王传福的这一做法。

就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王传福他做到了,他引用最先进的设备,并吸引高科技人才,在一番努力之下,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比亚迪成为与日本三洋、索尼和松下这三大巨头并排的电池厂商。

在电池市场成功之后,王传福又把眼光放到了汽车行业。秉承着追求技术的理念,打造了一直中国技术团队,打破了中国制造的困境,王传福曾说:汽车?说白了不过就是一堆“废铁”。在王传福的带领着他的技术团队在汽车行业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9年王传福也被评为中国首富。

知恩图报

很多人在富裕了之后都会变得六亲不认,但王传福没有,成为首富之后的他仍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直接着哥嫂对他的帮助。他与他的哥哥住在对门,自己再成功也没有忘却那份亲情。

而王传福的哥嫂也没有成为王传福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在王传福创业当初哥嫂就举家搬迁过来支持他,后来哥嫂也一直帮王传福打理比亚迪公司的后勤,并管理的井井有条,让王传福在发挥自己才能的同时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王传福追求技术的理念也打破了中国企业只做加工厂的模式,在全球树立了全新的中国企业形象。当然没有张秀菊的善良,王传福不可能成功考上大学;没有王传福的感恩,王传方夫妻也不会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中国有句老话讲: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王传福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培养了他良好的品质,他也真正做到了知恩图报。人生在世,应当时刻怀有一颗感恩和善良的心,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