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北非战场的总指挥是哪位将军,他是如何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二战时,北非战场的意义有哪些_北非_意大利_希特勒

二战中,北非战场的总指挥是哪位将军,他是如何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

1942年秋,丘吉尔从莫斯科回国后,立即开辟北非战场,并建议罗斯福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总指挥,副总指挥由亚历山大将军担任。双方商定这一计划提前执行,1942年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登陆,然后再由西向东,对德、意在北非的军队发动进攻,控制地中海,巩固中东,为以后在意大利和巴尔干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11月5日,艾森豪威尔冒险飞抵直布罗陀。丘吉尔把这个要塞置于他的指挥之下,作为登陆战役的临时司令部。

11月8日,英美联军的3个特混舰队分别在阿尔及尔、奥兰、卡萨布兰卡地区登陆。登陆战役宣告成功。

11月底,盟军占领了整个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并进入突尼斯境内。

1943年上半年,登陆盟军和在埃及的英国军队对德意军队发动钳形攻势,彻底消灭了盘踞在北非的敌人。

二战时,北非战场的意义有哪些

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说要恢复罗马帝国的荣光,先插手进攻了北非,希特勒开始表示愿意支援他一个装甲师,墨索里尼怕利益瓜分,就没有同意,希特勒因此决定永不发兵北非。后来意大利挡不住盟军在北非的进攻,被迫向希特勒求援,希特勒为了保障本土安全就派隆美尔出兵北非,隆美尔在北非首先发动了昔兰尼加战役,击败了英国的第8集团军,一直打到了阿拉曼,使英国开始重视北非战场并向北非增兵,同时美军开始在摩洛哥登陆,北非战场全面展开。

传统意义上的北非包括: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王国等。北依地中海与欧洲隔海相望,居民主要以阿拉伯人为主。

战前的北非基本上处于殖民地状态,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与英国和法国进入战争状态,后期由于法国向德国投降,北非战场就变成了英国与意大利单独对抗的局面。

从军事角度看,前期的英国在各个方面均处于劣势,英军在北非共布置了10万左右的兵力,分布于埃及、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等地区,英军的战略目标是以守为主。而意大利在北非和东非共有两个重集团军,共52万人,于1940年9月13日从利比亚向埃及发起进攻。

英军撤退很快,前线瞬间被意大利占领,但由于意军统帅把重心放到了希腊战线上,导致了意军战线延长,补给困难。而英国通过不断支援于1940年12月17日进行反攻,结果是意军被俘13万人,坦克400辆,火炮千余枚。

希特勒赶忙向北非支援,1941年2月12日,隆美尔率领第5轻装甲师在北非登陆,迅速突破了英军防线,4月15日,德军占领了全部意大利在北非失去的领土。而英军虽然获得了4个步兵师和装甲支援后,在反攻方面仍是突破不了德军防线,反而在第二年被德军反攻。

但德军的补给非常困难,而英军离基地很近,到了1942年10月23日,英军兵力达23万,坦克1100辆,飞机1200架,德国和意大利加起来的兵力是8万,坦克540辆,飞机350架,各方面处于劣势。

哪位知道二战德军为什么要开辟北非战场

为了保护意大利

意大利觉得英国在埃及的力量太弱,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准备杀入埃及,夺取苏伊士运河
重现罗马帝国的荣光,把地中海变成意大利的内湖
可惜志大才疏,被英国人打得落花流水,就连利比亚这个出发阵地也丢了

这种情况下,英国人完全可以渡海攻入意大利
这在政治上是无法接受的,意大利好歹也是轴心国,如果连盟友也护不住,其他小弟怎么会跟着小胡子混
所以希特勒派出了北非军团,试图帮助意大利稳定北非战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