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野7个纵队司令员,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分别都担任过什么职务?_司令员_纵队_军区

在解放战争中,中原野战军(简称中野)在全军战略层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野发展规模最大的时候,战斗序列之下一共有7个纵队,分别是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第四纵队、第六纵队、第九纵队和第十一纵队。那么,当时7个纵队的司令员都是谁呢?他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都担任过什么职务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中野第一纵队的司令员是杨勇(湖南浏阳人),后来还担任过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之后,杨勇先后担任过贵州军区司令员、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及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军职,1955年获得了上将军衔。

中野第二纵队的司令员是陈再道(湖北麻城人),后来还担任过河南军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之后,陈再道先后担任过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南军区司令员、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武汉军区司令员兼湖北省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等军职,1955年获得了上将军衔。

展开全文

中野第三纵队的司令员是陈锡联(湖北红安人),后来还担任过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之后,陈锡联先后担任过炮兵司令员、炮兵学院院长、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等军职,1955年获得了上将军衔。

中野第四纵队的司令员是陈赓(湖南湘乡人),后来还担任过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之后,陈赓先后担任过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云南军区司令员、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军事工程学院院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军职,1955年获得了大将军衔。

中野第六纵队的司令员是王近山(湖北红安人),后来还担任过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2军军长。新中国成立之后,王近山先后担任过川东军区司令员、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及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南京军区顾问等军职,1955年获得了中将军衔。

中野第九纵队的司令员是秦基伟(湖北红安人),后来还担任过第二野战军第15军军长。新中国成立之后,秦基伟历任志愿军第15军军长、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及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等军职,1955年获得了中将军衔,1988年获得了上将军衔。

中野第十一纵队的司令员是王秉璋(河南安阳人),后来还担任过第二野战军第17军军长。新中国成立之后,王秉璋先后担任过空军参谋长、空军第一副司令员等军职,1955年获得了中将军衔。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