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元庆和李元霸(排名在宇文成都之后的裴元庆,为什么却能挡住李元霸三锤)_成都_李元霸_宇文

本文目录

  • 排名在宇文成都之后的裴元庆,为什么却能挡住李元霸三锤
  • 李元霸性格好斗无比,为何在四明山却放走了裴元庆
  • 轻松击败两大高手,逆袭打跑李元霸!二次学艺后的裴元庆究竟有多厉害
  • 《隋唐演义》李元霸与裴元庆金锤对银锤是怎么回事儿
  • 李元霸大战裴元庆寓意
  • 裴元庆可以挡住李元霸三锤,隋唐好汉还有谁能做到
  • 李元霸对裴元庆什么意思
  • 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一起打得过李元霸吗

排名在宇文成都之后的裴元庆,为什么却能挡住李元霸三锤

宇文成都——隋唐好汉排名第二。宇文成都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外号天宝大将,号称大隋第二条好汉,武力仅次于李元霸,“身长一丈,腰大数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使一柄凤翅镏金镋,重三百二十斤”,传说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转世。在抑制反王势力方面有突出贡献。后十八路反王讨宇文化及,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所杀。

与李元霸相比,宇文成都算是比较正常的人类。

战况如下:首次亮相:在长安城参社火时一人对阵秦叔宝、王伯当、齐国远、李如珪众人,四人不敌,忙用李靖给的赤豆狼狈逃生。

宇文成都VS伍云召:隋朝征南阳叛乱时对垒,二十余合,伍云召逃走,后为伍保设路障相救,伍感慨:“若无伍保,几乎性命不留。”伍云召在隋唐英雄中排名第五。

宇文成都VS雄阔海、伍云召、伍云锡三人:八十余合,不分胜负。雄阔海料敌不过,先走,余二人也逃走,宇文成都追赶。

宇文成都VS裴元庆:就是在追上面三人时碰到,宇文成都已处于疲惫状态。两回合,宇文成都挡不住,回马便走。

由此,宇文成都的武力应该与裴元庆不相上下,但超出排名第四、五、六的雄阔海、伍云召、伍云锡三人很多。也算超人。后死李元霸之手,真强中自有强中手。

裴元庆,山海关裴仁基之子。隋唐好汉排名第三。

首秀:与瓦岗寨所有将军对阵,均一合内取胜,包括秦叔宝、程咬金、单雄信等。

裴元庆VS杨林:一回合,杨林败走。

裴元庆VS新文礼:这是新文礼的首秀,一回合,新文礼败走。

由此,裴元庆排名第三也算合理,其与宇文成都属于一个档次。《说唐》里除了李元霸以外,无人能在其之上。后被新文礼设计焚死于庆坠山。

在看看其他的一些评论

先引两段《说唐》里的较量:

一、宇文成都VS李元霸:“成都……举起流金铛,向前当的一铛,李元霸把鎚往上一架,当的一声,把流金铛打在一边。成都……举起流金档,又是一铛,那元霸又把鎚一架,将流金铛几乎打断,震得成都双手流血,回马便走。元霸一马赶来,伸手夹背心一把提过马。”

二、裴元庆VS李元霸:“元霸冲到西边,当头裴元庆一马迎来。见头上没有黄旗,就把鎚打来。裴元庆把鎚一架,大叫道:“好家伙!”元霸又连打二鎚,元庆连架二下,叫道:“果然好厉害!”回马便走。”

在书里,宇文成都天下第二,裴元庆是天下第三,但似乎看起来这第三要比第二厉害一点点。

当然,两人也有一次直接的交手:“裴元庆手执双鎚,杀下山来,成都上前把流金铛一挡,裴元庆把双鎚一架,叮当一响,成都挡不住,回马便走。”似乎也看起来这第三要比第二厉害,但如果前后呼应地看的话,这一场对决大家应该心知肚明,是属于无效战例,原因有二:1、宇文成都已经跟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三人打斗多时:“四人自辰时战起,直战至午后”,体力消耗巨大,更兼没有吃饭,腹中饥饿;2、裴元庆是生力军,更兼从上而下,冲力巨大。因此这次较量并不能作为裴元庆强与成都的证据。

但是从两人与李元霸的较量结果来看,分明可以看出裴元庆要比宇文成都厉害一点点,因为两人的标尺是同一人,用统一的标尺来衡量的话,则可以认定两人的高低。

再来先引两段《说唐》里的较量:

一、宇文成都VS秦琼:“叔宝当先挥锏打去,宇文成都把二百斤的流金铛,往下一拦,锏打着铛上,把叔宝右手的虎口都震开了,叫声:“好家伙!”回身便走。”

二、裴元庆VS秦琼:“秦叔宝……把枪刺来。元庆将鎚当的一架,把一杆虎头金枪,打得弯弯如蚯蚓一般。连叔宝的双手都震开了,虎口流出血来。叔宝回马便走,败入城中。”

这次又是统一的标尺:秦琼用短兵刃与成都较量,仅是手的虎口震开,没有流血,兵刃无碍;秦琼用长兵刃与元庆较量,但双手都震开了,且虎口流血,兵刃变形。可见以这两段较量来看,也是元庆优于成都。因此,在《说唐》里的的许多蛛丝马迹里,都是元庆要比成都高一点点。

李元霸性格好斗无比,为何在四明山却放走了裴元庆

在隋唐英雄的故事中,公认的第一猛将当然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李元霸,但李元霸这种角色却成不了主角,相关系列小说中,综合人气和实力最高的,还要说是冷面寒枪俏罗成,而在隋唐顶级战将的榜单中,民间普遍认同的是十三条好汉,罗成正好排名在正中间,第七位,因此,可以这样说,罗成作为书中的主角之一,他的能力已经属于顶级,但也算是大家可以承受的正常人类的能力范畴,排名在罗成之上的那六位,基本就可以用“神化”来形容了,因此,我们也可以将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和伍天锡称之为“斗神”。李元霸在这其中,自然是佼佼者,甚至在很多版本中,从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算起,一直到第六名伍天锡,这五位即使一起上阵围殴李元霸,估计西府赵王都不会失败,这就是隋唐英雄简单粗暴,但有着独特魅力的武将排名系统。

因为李元霸锤震四明山一战,彻底让书中的群雄以及书外的读者听众,佩

服他到五体投地。在这一战中,李元霸夸张的杀敌记录即使不足取信,但是书中这几位顶级名将在他面前脆败的结果,是无法否认的。当然,为了保护罗成的主角形象,四明山一战,罗成没有露面,而在有些版本中,罗成还曾经给李元霸枪挑一处伤口,但即便如此“美化”罗成,也不会有任何一个版本说,罗成可以击杀李元霸的内容。另外,在有些版本中,伍云召也没有在四明山与李元霸单挑,可能是考虑到大英雄的悲壮色彩,小说已经给他设计了非常不幸的身世,以及惨烈的结局,也就没有必要再给他伤口上撒盐了。因此,除了被大伙成为南北两大枪王的伍云召和罗成没有出现之外,另外几位平时在小说中势不可挡的顶级斗神,全在李元霸面前输得一塌糊涂,甚至是心服口服。

按照小说的套路,在李元霸砸死几个龙套将领后,能人该登场了,第一个上阵的是这几大斗神中排名最靠后,但也是天下第六的伍天锡,结果,伍天锡在李元霸面前一点战斗力都没有,鎏金镗直接被磕飞,败回本阵。而这一战,只是伍天锡初逢李元霸,在后来的故事中,因为伍天锡杀掉了李元霸的铁杆小弟,也是排名天下第十一位的好汉,挂锤庄庄主梁士泰,气得李元霸直接手撕伍天锡,让这个在绝大多时候都具有碾压优势的猛将,变得一点战斗力都没有。但在眼下,李元霸还是没能继续追击的,因为伍天锡身后有他结拜的大哥,实力更强的天下第四条好汉,雄阔海登场。而雄阔海之所以能够排在这个位置上,是与他平时的威名有直接关系的,简单的说,三个秦琼打不过一个雄阔海,而秦琼好歹也是隋唐第十三条好汉。

但偌大威名加超强实力的雄阔海,在李元霸面前依旧招架不住,不过简单过招之后,李元霸也挺爱惜雄阔海的力量,因此并没有将之赶尽杀绝,由此也能看出雄阔海的确不是浪得虚名。等雄阔海败退后,心高气傲,一度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但实力也只能排在天下第三的银锤太保裴元庆登场了,他早就不服李元霸的大名,就像找机会跟他练练。而且,裴元庆一贯的做法是,顶级名将面前,先让其他猛人上去消耗一下对方的体力,顺便观察一下他的武功路数,这样就可以占更大的便宜,当年他打败宇文成都靠的就是这招,让雄阔海,伍云召和伍天锡车轮大战天宝无敌将,而后他裴元庆才飞马抡锤杀到,重伤宇文成都。可也正是因此,裴元庆可以取胜,却无法取代宇文成都的排名低位。眼下,打李元霸也是一样,两大猛将加上一群龙套角色“消耗”了李元霸些许体力后,裴三公子信心满满地上场了。

轻松击败两大高手,逆袭打跑李元霸!二次学艺后的裴元庆究竟有多厉害

银锤太保裴元庆以武力排在隋唐十三壮士中的第三位。 他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实力极强。 掌中的兵器,是一对重达三百斤的八刃梅花亮银锤。 凭着自己的武功,年轻傲慢的裴元庆经常桀骜不驯,导致四平山之战大败!

1.四平山战场上,裴元庆和李元霸相遇了。  “金锤遇银锤”,两人就“文斗”达成一致。 规则是用三个锤子互相击打。 谁先不能支持,谁就输了。 裴元清不屑一顾,让他先砸自己。 于是李元霸先砸了两锤就被裴元庆接住了,然后李元霸砸出第三锤的时候,将裴元庆砸得昏昏沉沉的跑出了四平山! 裴元清醒来的时候,因为承受不住失败的打击,想到了自杀。 就在他快要自杀的时候,被云龙和尚救了出来。 被云龙和尚训斥后,裴元清打消了自杀的念头,以拜云龙和尚为借口。 分配。 之后,云龙和尚让裴元清放弃八刃梅花银锤,为他打造了一对锁链龙头锤。 这对锤子比他原本的八刃梅花亮银锤还要重,加上一条链子,就可以变成飞锤了。 在云龙和尚的指点下,裴元庆很快学会了这把锤子,随后便与云龙和尚告别,回老家隐居!

2.扬州玉印协会,瓦冈的将领去了五关,在虎牢关前遇到了四宝的师徒。 后来,八马将军辛文礼也去虎牢关帮助师徒。 这时候,程咬金作为瓦冈的先头兵出征,与辛文立交战,他们都知道程咬金只能做出三刀半的动作。 紧要关头,他遇到了正在练锤子的裴元庆。 裴元庆是程咬瑾的姐夫,自然要帮程咬瑾,于是骑着马追了上去,辛雯丽当然是跑到了虎牢关。 眼看着他就要进入边境,追在他身后的裴元清挂了龙头锤的锁链,一记飞锤将辛文丽撞倒在护城河上!

扬州玉印大会上,第二次学艺的裴元庆再次遇到李元霸,又上演了“金锤碰银锤”的老规矩,不过这次是裴元庆砸了 先说李元霸。 砸了李元霸的第二锤之后,裴元清也施展了“三光三暗四锤”,终于把李元霸给砸飞了! 当然,这一次李元霸其实是在放水。 裴元清第二次练功后,虽然武功和实力大增,但面对李元霸,他应该还是无敌于裴元清的!

《隋唐演义》李元霸与裴元庆金锤对银锤是怎么回事儿

李元霸位列隋唐十三杰第一位,裴元庆位列第三位,中间隔着一个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李元霸和裴元庆都使一对大锤以势大力沉著称;李元霸使得是擂鼓瓮金锤,裴元庆使得是八棱梅花亮银锤,故而两人的对决称之为金锤对银锤。李元霸和裴元庆在名次上差着两位意味着实力上差着两个档次,金锤碰银锤的结果注定是裴元庆落败。

李元霸与裴元庆金锤碰银锤一幕发生在四平山,以瓦岗山混世魔王程咬金领导的义军联合十七路反王率联军在四平山阻住隋炀帝杨广的龙舟,意欲将杨广杀死推翻隋朝统治,程咬金被推举为十八路联军总头领。隋炀帝杨广身边有靠山王杨林和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护驾,得知十八路反王意图截杀隋炀帝的消息后靠山王杨林请缨出战。

杨林的对手是瓦岗英雄紫面金刚熊阔海,两人话不投机当场动手。论武艺杨林排第八位,熊阔海排第四位,熊阔海的实力远超杨林。双方也就是打了二十几个回合杨林被熊阔海生擒活拿,后来杨林在秦琼的求情下被释放。

杨林失利后天宝大将宇文成都率军攻打十八路联军,十八路联军派出正印先锋官伍云召、副先锋熊阔海和伍天锡出战宇文成都。武艺方面熊阔海、伍云召、伍天锡分列第四、第五、第六位,都是能征惯战的猛将,但是三员猛将围攻宇文成都依然不是对手。

双方大战一百八十回合伍云召、熊阔海、伍天锡败下阵来,宇文成都乘胜追击。瓦岗三杰败退的一幕被山顶上的裴元庆看在眼里,他勃然大怒纵马扬锤冲下山来,迎面碰上策马上山的宇文成都。两人交手宇文成都吃了大亏,一是刚经过一场大战他体力消耗太大;二是裴元庆以上示下占据地利优势。

裴元庆举锤搂头盖顶砸向宇文成都,宇文成都措手不及用凤翅镏金镗抵挡,锤镋相碰,宇文成都直接被震落马下昏迷不醒,身边士兵赶紧将宇文成都抢救回去,裴元庆大获全胜,愈发心高气傲。

宇文成都一战失利让隋炀帝惊慌失措,宇文化及提议命唐国公李渊之子李元霸速来救驾。圣旨下到太原城,李元霸跟随柴绍来到四平山,柴绍悄悄密会瓦岗头领程咬金、秦琼、徐茂公等人。柴绍指出李元霸神勇无敌,为了避免误伤瓦岗英雄他建议瓦岗众位好汉在身上插一面三角旗作为标记,只要李元霸看到标记就不会下手了。

银锤太保裴元庆拒绝在身上做标记,他誓要会斗李元霸。次日李元霸叫阵,在裴元庆之前先有四名反王抢先跟李元霸交手,李元霸毫不客气一锤一个将四人打落马下。裴元庆憋足了劲儿冲杀过来舞动大锤砸向李元霸,李元霸把双锤交叉硬接。一声巨响之后,双方手中四只大锤落地,李元霸安然无恙,裴元庆则感到两肋发胀。

紧接着李元霸用擂鼓瓮金锤砸裴元庆,裴元庆不躲不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把两把大锤交叉硬架擂鼓瓮金锤,接完第二锤裴元庆感到头晕眼花胸口发热,李元霸则依然坚挺。

李元霸又砸来第三锤,争强好胜的裴元庆再接一锤,只见裴元庆一口鲜血喷了出来。金锤对银锤裴元庆落败,他羞于再见瓦岗山弟兄任战马奔腾落荒而去。

李元霸大战裴元庆寓意

李元霸大战裴元庆寓意是体现古代人的勇猛和力气大。
李元霸,原名李玄霸,唐高祖窦皇后第三子。是古典小说《说唐》与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演义传》中登场的虚拟人物。天下第一条好汉,隋唐十八好汉之首,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使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坐骑为“万里云”,日行一万,夜走八千。于晋阳宫金殿之上同大隋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比力比武,力举金狮上殿,隋炀帝御封为“西府赵王”、“猛勇大将军”。
裴元庆,是小说《说唐全传》中的人物,天下第三条好汉,力大无穷。手持一对银锤,重三百斤。坐骑“抓地虎”。传说他为哪吒转世。因硬接李元霸三锤,而名扬天下。后被新文礼引入庆坠山,命丧火雷阵中。

裴元庆可以挡住李元霸三锤,隋唐好汉还有谁能做到

不管怎么看隋唐演义里边的宇文成都这个人物角色,感觉宇文成都活在隋唐演义里面总是很憋屈,明明是“隋唐十三杰”的第二号人物,往上扛不住排名第一李元霸的半锤,接下又很难斗得过排名第三的裴元庆。所以说,不少读者都觉得宇文成都的人物设定特别别扭,按照常理来说,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难扛下排名第一李元霸的一双大锤很好理解,只不过扑朔迷离的是,宇文成都能不能扛住李元霸半锤都是问题,而裴元庆却能接下李元霸三锤。

在《隋唐演义》当中,确实有过宇文成都和裴元庆的直接交战记录,那就是鼎鼎有名的四明山一战,不过这次战斗并没有使读者对他们二人排名有所争议。从最后交战的输赢结果上来看,裴元庆大胜宇文成都,宇文成都很快便败在了裴元庆的一对银锤之下。不过在单田芳老师的评书当中,四明山一战应该不算。

因为裴元庆和宇文成都交手之前,宇文成都已经和熊阔海、伍云召、伍天锡这三位排名分别是“十三杰”中四-五-六的高手,从辰时战至午后,最终这三位高手不敌宇文成都而纷纷败退。熊阔海等三位高手联合围攻宇文成都,最后也没讨上好果子吃,反倒被宇文成都逼得撤退,逐渐宇文成都的神威所在。如果裴元庆和宇文成都交手之前,宇文成都实力没有得到大幅缩减的话,匹敌并且压制裴元庆,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有关于隋唐演义的各种版本小说以及评书当中都有所涉及到了“四猛四绝,十三杰”的说法,对于隋唐英雄好汉之间的排名,向来都有所争议,毕竟能够排在榜上的一些英雄好汉,他们每两个之间有没有过亲手交战的记录,我们尚不可知。所以这就导致后世人每每谈及到隋唐演义当中诸位英雄好汉排名的时候,总是会各执其词。

李元霸对裴元庆什么意思

李元霸对裴元庆的意思就是实力不相上下。

1、毫无疑问李元霸要比裴元庆强得多,李元霸排名第一,裴元庆排名第三,虽然和第二宇文成都不相上下,甚至后期还超过了,但是比起李元霸还是差得远。

李元霸是小说当中妥妥的第一,比第二第三都要强出太多,可以说李元霸打宇文成都基本上也就两三合,打裴元庆也就三个回合左右。

2、相信大家都知道,《说唐》这一部小说当中,李元霸是当时一位相当厉害的武将,他两把锤子有八百斤重,并且体力非常的惊人,曾经在战场上一个下午打跑百万大军,自己却毫发无损。

可以说这部小说对人物武力描写的非常夸张,而除了李元霸以外,还有一位用锤的武将,他就是裴元庆,裴元庆和李元霸一样,都是少年英雄。

并且两人也都是年少轻狂的脾气,曾经很多武将看不起他们,结果却栽在了他们手中,但是他们两人要比的话,毫无疑问还是李元霸要强得多。

3、首先排名说明了一切,李元霸第一,裴元庆第三,可能很多人说裴元庆排名第三,不照样比第二宇文成都表现好吗,其实裴元庆武力想要排第二也是可以的,因为裴元庆到了后期,武力也一直在增长,成年后宇文成都已经不是他的对手。

但是李元霸不一样,李元霸这个第一不仅仅比第二,三都要强太多,并且打第三名以后的任何人都只需要一招,在李元霸眼中,罗成和秦琼这些武将和小兵没啥区别,认真打都是一锤完事。

4、而裴元庆和李元霸并不是没有交战过,两人在四明山曾经交过手,裴元庆当时不知道李元霸这么厉害,觉得自己是天下无敌了,结果碰到李元霸,还是甘拜下风了,不过裴元庆也没有输的太惨,抵挡李元霸三锤后全身而退。

李元霸也是佩服这个人,因为除了裴元庆,其他人没有一位可以和李元霸对抗三下的,包括宇文成都也是两下就被生擒。

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一起打得过李元霸吗

雷公小子李元霸,天生神力,俗话说得好,以力降十会,所以,李元霸无论跟谁比武,都占有明显的优势。

在《隋唐演义》中,李元霸第一条好汉,宇文成都第二条好汉,裴元庆第三条好汉,雄阔海第四条好汉。李元霸虽然没有跟雄阔海交过手,然而,李元霸却跟宇文成都以及裴元庆交过手。李元霸跟宇文成都交过四次手,无论从力量,还是武艺,李元霸都大大地高手宇文成都。而李元霸跟裴元庆唯一的一次较量,裴元庆也只能跟李元霸碰了三次锤,已经把裴元庆震得虎口发裂,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李元霸是一个战神,天生神力,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既然是神,人怎么可能跟他比呢?遥想当年,李元霸以一人之力,力敌百万军,在他手下战死的人就足有60多万,何况面前三人?

所以说,无论是第二条好汉的宇文成都,还是第三条好汉的裴元庆,在李元霸面前,只能走上几个回合。

再说第四条好汉的雄阔海,他虽然没有跟李元霸交过手,他却于宇文成都交过手,那还是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三英战成都,结果,还是三英输掉了比赛,况且伍天锡、伍云召也排在第五第六条好汉,除了李元霸的战斗,这场战斗应该是隋唐时期最精彩的比赛了。

而这场战斗,也给李元霸跟三英的比赛做一个参考了。虽说雄阔海属于第四条好汉,他跟前三条好汉比起来,简直不在一个等级,所以,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跟李元霸的比武,只能算作一个陪衬而已,因为他的武功,远远落在三人后面,而在李元霸面前,更不值得的一提。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看得出,如果三条好汉对阵李元霸,我感觉,这种比武可谓关公面前耍大刀,李元霸只需轮开大锤,乒乒乓乓一阵子响动,三人就会脑浆四溅,那么,只有一个结果,三个人死得都非常惨。如这种战斗,大概只能给人们增添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只可惜了三人的性命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