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姓氏的由来(《端木》是日本姓还是中国的)_端木_姓氏_卫国

本文目录

  • 《端木》是日本姓还是中国的
  • 端木姓的来源 寓意聪明的名字
  • 姓氏“端木”的由来、族望,现在的分布
  • 姓端木的来历
  • 端木是一个姓吗
  • 复姓端木的来源
  • 关于端木这个姓的来历
  • 端木姓氏的来源
  • 见到这四个姓氏,别再误以为是日本的姓氏了,其实都是中国古姓,知道吗
  • 中国真有“端木”这个姓吗

《端木》是日本姓还是中国的

2000多年前,孔子有个学生端木赐,复姓端木,名赐。
那时日本还没有历史,更别说姓。

端木姓的来源 寓意聪明的名字

端木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于芈姓(祝融氏),出自西周初期周文王姬昌之师鬻熊之后端木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历史文献《端木氏家谱》、《端木氏祖德性谱》的记载:黄帝次子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二子:长子重黎,次子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少子季连。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之后其世系失记,至二十余世有鬻熊,仕于周,为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之师。鬻熊生二子,长子熊丽,次子端木。端木生典,典以父名为姓,名端木典,这是端木氏得姓之始祖,其后几世断纪无考。

2、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端木氏,出自汉族端木氏融入回回民族。

早期的回族端木氏族人,有著名的清朝书法家端木埰、书画家端木焯、端木治等。端木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和东南沿海地区。

3、源于改姓,出自台湾省林氏族人

在今台湾省,有一部分端木氏族人,其原本姓林氏。在中华民族最深重的耻辱时期日据时代(公元1895~1945年),日寇强迫当地人民的汉姓倭化,于是很多林氏族人皆改成了端木氏。端木意即双木之林氏。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端木氏复姓或是典型的汉族姓氏,端木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四百四十七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三十七位。据史籍《元和姓纂》上记载,端木姓是孔子弟子端木赐的后代。端木赐,字子贡,在孔子众多弟子中,他有口才而能料事,又善于生财,所以家累千金。在春秋政坛上,端木赐也是一位重要人物,历任鲁、卫诸国宰相,曾经游说吴国,出师敌齐以存鲁。端木赐是当时的卫国人,根据史书考证,他便是端木氏家族的始祖,其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端木。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代的卫国在今河南淇县一带,全国端木氏家族便发祥于这里。

三、郡望堂号

郡望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广平郡:汉景帝刘启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朝文帝杨坚开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废黜。

颖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之所以名为颖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颖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南北朝时期东魏武定年间治所移至颖阴(今河南许昌),北齐则改为长社县。隋朝初期曾废黜颖川郡。唐朝时期复改为长社,后又曾改许州为颖川郡。

浔阳郡:西晋永兴元年置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唐朝时期改九江郡为江洲,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河阳郡,至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又复为江洲。

荥阳郡: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原阳市。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部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荥阳县,其时辖地今河南省黄河南部、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包括今开封市、郑州市在内的八县。北魏时期移治到今荥阳县。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为成皋郡。隋、唐两朝均为郑州荥阳郡。

堂号

鲁郡堂:以国立堂,亦称鲁国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

颖川堂:以望立堂。

浔阳堂:以望立堂。

荥阳堂:以望立堂。

姓氏“端木”的由来、族望,现在的分布

回民中的端木姓原为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汉姓,呼姓原为我国鲜卑人的姓,后因其一部分木姓汉族和鲜卑人融合于回回民族,故沿用端木和呼姓等。

姓端木的来历

源流一

源于芈姓(源于轩辕氏),出自西周初期周文王姬昌之师鬻熊之后端木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历史文献《端木氏家谱》、《端木氏祖德性谱》的记载:黄帝次子昌意。

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二子:长子重黎,次子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少子季连。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

之后其世系失记,至二十余世有鬻熊,仕于周,为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之师。鬻熊生二子,长子熊丽,次子侸叔(端木侸)。侸叔生典,典以父名为姓,名端木典,这是端木氏得姓之始祖,其后几世断纪无考。

西周末期,有端木典的后裔端木舒,仍仕于周王室。他随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阳,在建立成周的过程中建有功勋。端木舒生子彻,端木彻生子缄,端木缄生子容,端木容生子宿,端木宿生子广单。后来端木广单被卫献公姬衎聘为客卿,自此,端木氏家族迁居卫国。

端木广单生子伾。端木伾生子巨。端木巨仕卫灵公姬元,“匡君泽民,称卫之贤大夫”。端木巨娶蘧氏,蘧氏“天性贤良,仁慈端庄……怀孕十月,梦神赐宝玉”,遂诞子,因名端木赐。按此记载,端木氏源出芈姓,为祝融氏的后裔子孙。

春秋时期,在孔子门下求学而道艺精通的七十二贤者之一的端木赐,就是卫灵公执政时期(公元前534~前493年)的大夫端木巨之子。端木赐,公元前520~前456年,字子贡,卫国人(今河南浚县),著名孔子门下弟子。

关于端木赐之字,著名汉朝学者刘向在《说苑》中,将端木赐之字“子贡”称为“子赣”,并指出:“子贡乃子赣之误”,他还强调,在端木赐为鲁国宰相时,鲁公赐端木赐字子赣,因“赣”字的古读音为gòng(ㄍㄨㄥˋ),因而后人凡笔讹为“子贡”,属于音讹所改。

这一说法在汉朝典籍《石经》中也有描述:“贡应作赣”。“赣”字今天读音为gàn(ㄍㄢˋ),则是因古代吴越人的地方方言读音而致,为汉语九大方言中“赣方言”的特点,并影响到许多汉字读音的衍展性。端木赐善于经商,是孔子所有弟子中最富裕的,家累千金。

端木赐其人善于辩论,做事很能干,曾出任过鲁国、卫国、齐国的宰相,曾经游说吴国,出师敌齐以存鲁。但他“富贵而能谦恭守礼”,故而他的家族一直很昌盛。端木氏源远流长,祖述圣学,书香门第,历代英才辈出。端木赐的后裔如今繁衍已至八十九代。自先贤端木子贡之后端木家族有系统的族谱,繁衍、迁徙昭然有序。

在端木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端木氏,历经两千五百余年,绵延数十代,至今后裔宗脉遍布海内外,分衍有端木氏、端氏、木氏、沐氏、赣氏、贡氏及部分林氏等。端木氏族人以及省改的端氏、木氏、沐氏、赣氏、贡氏、林氏族人皆尊奉端木赐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端木氏,出自汉族端木氏融入回回民族。

早期的回族端木氏族人,有清朝书法家端木埰、书画家端木焯、端木治等。端木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和东南沿海地区。

扩展资料:

端木姓为汉字复姓。端木此姓相当的古老,自东周时期便有此姓,据元和姓纂记载,端木一姓的祖宗为孔子弟子端木赐(即子贡),系出于卫国。端木姓分布相当的广,但后来大多改姓为端姓、木姓、沐姓,故今日已不多见。

今云南省的昆明市、通海县,江苏省的南京市凓水区、宜兴市、句容市、金坛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六合区、徐州市,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的杭州市、丽水市、金华市、青田市。

河北省的 邢台市沧州市、衡水市、青县、邯郸市邯山区、秦皇岛市,河南省的濮阳市南乐县、鹤壁市浚县、郑州市新密市、新郑市、偃师县、登封市、洛阳市伊川县、焦作市、南乐县、安阳市、商丘市。

广东省的深圳市、清远市,安徽省的马鞍山市、六安市,山东省的济南市历城区、济宁市、菏泽市郓城县、聊城市东昌府区、茌平县、滨州市无棣县,吉林省的长春市,浙江省的杭州市、建德市,陕西省的西安市,黑龙江省的鹤岗市、河港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美国,日本等地,均有端木氏族人分布。

端木是一个姓吗

端木
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二:
1.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2.出自回族中有端木姓。端木氏为回族复姓之一,端木原为中国古老的姓氏,后也融入了回民族之中。
具体参看

复姓端木的来源

端木姓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黄帝生两个儿子,长子少昊,次子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二子,长子重黎,次子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少子季连。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之后,世系失去记载。颛顼传到20多世有鬻熊,在周朝当官,是周文王、周武王的老师。 据《端木氏家谱》、《祖德性谱》记载:鬻熊生两个儿子,长子熊丽,次子端木。端木生典,典以父亲名为姓,名端木典,这是端木得姓的始祖。西周末,有端木典后裔端木舒,仍然在周朝做官,随周平王东迁。端木舒生子彻,端木彻生子缄,端木缄生子容,端木容生子宿,端木宿生子广单。端木广单被卫献公聘为客卿。自此,端木氏迁居卫国,端木广单生子伾。端木伾生子巨。端木巨生端木赐。 端木赐字子贡,春秋卫国人,出生于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去世,享年64岁。子贡是孔子出色弟子,在春秋政坛上,是一位重要人物,历任鲁国、卫国宰相,受到历代帝王祭祀和封爵。唐代开元间封为十哲之一,后追封为黎侯,宋代加封为黎阳公、黎公。明人改封先贤端木子。清代,封子贡后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子贡先世大多单传,且居聚地不详。唯子贡有据可考,葬于祖籍,现在河南浚县大伾山南。 在著名汉朝学者刘向的《说苑》中,将端木赐之字称为子赣,并指出,“子贡”是“子赣的错误”。端木赐为鲁国宰相时,鲁公赐端木氏字子赣,因“赣”字的古读音为gòng,因而后人凡作“子贡”的,都是音误所改。该说在汉朝典籍《石经》中有修正:贡应作赣。 端木氏源起至今已近3000年历史,从子贡算起也已2500多年。2000多年来,由于战乱、灾祸、就业、婚嫁等原因,端木氏在繁衍中不断播迁、演变。端木家族有系统的族谱,繁衍、迁徙非常清晰。今端木氏都是子贡后裔,古代的卫国在今河南省浚县一带,全国端木氏家族便发祥于这里,寻根地在河南浚县。 秦代,子贡九代孙端木肇为避秦始皇焚书坑儒,去端姓木,隐居于鲁地。西汉初木肇之子木庚又复姓端木,迁归原籍。东汉初年,子贡16代孙端木伟之次子端木轩迁居大梁,就是现在开封。三国时,子贡23代孙端木发之次子端木仁迁居延津。东晋时,子贡26代孙端木中重修家谱。这是端木氏宗族活动的最早记载。 北周时,子贡31代孙端木昂之次子端木如竹迁居青州,现在山东历城。唐开元年间,子贡38代孙端木讷,官中书舍人,紫微郎。子贡被追封为黎侯后,端木讷为先人修祠封墓。唐末43代孙端木裕之少子端木纯迁居归德,现在今河南商丘。北宋末年,金兵压境,宋朝廷南渡,子贡50代孙端木高之次子端木曾迁居江南太平府当涂县,现在安徽省当涂县。此支以后又多次迁徙、流布,散居今江苏、安徽、浙江等地。有仍姓端木者,有省木姓端者。 元朝文宗时,子贡57代孙端木存德任河南开封尉氏县儒学教谕,其子端木朗因而留居尉氏。自此,端木大宗离开祖籍地。明初,子贡59代孙端木歆之次子端木皆迁居山东郓城。明成祖时,该支获罪当朝,为避难,曾改姓林达200多年,播迁在今山东省聊城、鄄城、河南省南乐等地。后又迁居今江苏省桐山、黑龙江省河港市等地数支。 明朝万历年间,因天灾人祸,子贡65代孙端木正避难寄居济宁州,今山东省济宁市。清康熙年间,子贡70代孙端木谦归居浚县,以守祖墓。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端木谦受封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后代以长门长子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民国初年改为奉祀员。至今端木氏大宗传至82世,小宗繁衍快者已传到90代。 端木赐的诸多后裔历经两千五百余年,绵延数十代,至今后裔宗脉遍布海内外,分衍有端木氏、端氏、木氏、沐氏、赣氏、贡氏及部分林氏。端木氏即是以先祖之名“端木”为姓氏,称端木氏。端木原为中国古老的姓氏,后也融入了回民族之中。端木,早期见于回民族的有清代的书法家端木埰、书画家端木焯、端木治等。端木这一回族复姓,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和东南沿海地区。 端木氏祖上多单传,人口繁衍较慢,至今仍为小姓。据估计,总人口不过5万。由于历史上不断播迁,大宗虽然仍然在浚县,而支脉却遍及全国。其后聚居集中者形成长江南北两大族。江北族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东、北部和山东省中西部,如开封、商丘、浚县、南乐、郓城、鄄城、聊城、济宁、曲阜等地。约近1000余户,5000多人。 因为地近孔子、子贡故里,族人深为先贤子贡骄傲,有很强的宗族观念和寻根意识,宗族活动较多,有修家庙、续家谱传统。清乾隆帝后,端木氏以御赐孔子后裔三十字行辈命字,至今族辈昭然有序。今存有自子贡至今90代世系家谱。

关于端木这个姓的来历

姓氏起源:
《元和姓纂》上记载,端木姓是孔子弟子端木赐的后代。端木赐字子贡,在孔子众多弟子中,他有口才而能料事,又善于生财,所以,家累千金。在春秋政坛上,端木赐也是一位重要人物,历任鲁、卫诸国宰相,曾经游说吴国,出师敌齐以存鲁。端木赐是当时的卫国人,根据史书考证,他便是端木氏家族的始祖,其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端木。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古代的卫国在今河南淇县一带,全国端木氏家族便发祥于这里。端木氏的后裔繁衍很广,不过,其后曾省文为端氏,或避仇改称为木氏,所以,削弱了这个家族的阵容,因而名人很少见。
郡望:
鲁郡:西汉初年将秦国原有的薛郡改为鲁国。在三国魏及晋代时改为鲁郡。
堂号:
不详
迁徙分布
现在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地区。

端木姓氏的来源

端木 姓的起源
姓氏:端木
祖宗:端木赐
分类:复姓
姓氏起源:
  《元和姓纂》上记载,端木姓是孔子弟子端木赐的后代。端木赐字子贡,在孔子众多弟子中,他有口才而能料事,又善于生财,所以,家累千金。在春秋政坛上,端木赐也是一位重要人物,历任鲁、卫诸国宰相,曾经游说吴国,出师敌齐以存鲁。端木赐是当时的卫国人,根据史书考证,他便是端木氏家族的始祖,其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端木。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古代的卫国在今河南淇县一带,全国端木氏家族便发祥于这里。端木氏的后裔繁衍很广,不过,其后曾省文为端氏,或避仇改称为木氏,所以,削弱了这个家族的阵容,因而名人很少见。
郡望:
  鲁郡:西汉初年将秦国原有的薛郡改为鲁国。在三国魏及晋代时改为鲁郡。
堂号:
  不详
迁徙分布
  现在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地区。

见到这四个姓氏,别再误以为是日本的姓氏了,其实都是中国古姓,知道吗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中国人的种族形式观念根深蒂固,中国人的姓氏由来可以追溯到至今五千多年前的太古母系氏族社会。自伏羲氏时就有“正姓氏,别婚姻”的说法,在那时,姓氏主要作用是防止同姓亲族通婚和区别高低贵贱。

复姓在中国是比较少见的,所有就有这么四个姓氏,常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日本人,然而他们却是中国3000年前流传下来的古姓。

端木姓氏

端木姓氏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复姓,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日本姓氏。相信在2010年爆火的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中,有不少人被俞灏明饰演的端木磊圈粉,这也让“端木”这个姓氏走进了大众视野中。

端木姓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姓氏,起源于东周时期,得姓始祖是端木典,鬻熊之孙、陆终后人、颛顼后代。关于端木姓氏的起源,民间和学术界较为常见的有三种说法,一是源于芈姓(祝融氏),一是源于回族汉化之后的姓氏,再有一种,便是源于改姓。

第一种说法在《端木氏家谱》、《端木氏祖德性普》中有记载,但是较为含糊;第二种即是回族先民在汉化过程中,逐渐演变出来的姓氏;第三种便是台湾林氏族人,在外夷侵略下求生,不得不改为改氏,后又变为端木氏。端木姓氏中最有名的祖先,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位,他便是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的端木赐(相对于端木赐,我们更熟悉的是他的字——子贡)

东门姓氏

自古以来,大家只知道“西门庆”这号人物,“东门”这个姓氏似乎并不常见,以至于人们在听见的时候会认为是一个日本姓氏。东门姓原出自姬姓,东门姓的得姓始祖是东门襄仲,是鲁庄公的儿子——公子遂,字襄仲,在鲁国任大夫,由于家住东门旁边,人称东门襄仲。

因为他与鲁庄公的宠姬敬嬴交好,在鲁庄公死后杀嫡立庶,立敬嬴的儿子为鲁宣公,遭到当时王公贵族的敌视。他扶持鲁宣公继位后,一直兢兢业业辅佐。当时鲁国贵族“三桓”的势力逐渐扩张,威胁到王权,襄仲多次意图铲除“三桓”的势力,但是都是没有彻底,这样一来,他更加成为贵族们的敌人。

在襄仲死后,他的儿子公孙归父继任他大夫的位置,势力相对父亲大大减弱的公孙归父没有多久就被“三桓”势力扳倒,驱逐出国。万般无奈之下,公孙归父逃到了齐国,并为了方便生活,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东门,是为东门归父,子孙便把这个姓氏沿袭下来。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几位东门姓名人。东门京是西汉时有名的经学家,以善相马闻名;东门云,也是汉代经学家。

东野姓氏

听到“东野”这个姓氏,我们第一个反应是想到日本知名作家东野圭吾,从而认为“东野”是一个日本姓氏。然而这个姓氏却是中国的一个古姓,与东野圭吾的姓氏没有关系,得姓始祖已无法考究,关于它的起源,常见的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源于姬姓。西周时期,周公姬旦有长子伯禽,伯禽有幼子名叫鱼,成年后被封食采邑在东野(即今天的山东曲阜),于是后代子孙便以地名为姓氏,东野氏也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二是说也源于姬姓,但是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平子(季孙间如),在鲁昭公十年率领鲁国军队攻打莒国,夺取了莒国的郠邑(今山东沂水),还用俘虏做人牺(用于祭祀的人),祭祀亳社,在当时社会引起一阵哗然。季平子在鲁国功勋卓著,被封食采邑在鲁国东野(今山东平邑),后世子孙便以东野为姓氏流传下来。不管是怎样演变出中国姓氏,都可以看出中国人立姓时,一个准则是以封地为姓。

新垣姓氏

新垣姓氏是最容易被误认为是日本姓氏的一个姓氏了,尤其在新垣结衣这么一位知名的日本娱乐明星的影响下,“新垣”这个姓氏往往被人们当作是日本姓氏。然而“新垣”这个姓氏在中国是有历史考证的,虽然它的得姓始祖和起源已无从考究,但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新垣姓的人——新垣衍和新垣平。

新垣衍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将军,长平之战后赵国虽然战败,但是凭借着自己三处政治中心的优势迅速恢复,作为战败国没有割让给秦国应得的土地,秦国再次攻打赵国。赵国向魏国求助,魏国派出新垣衍前往赵国当说客,让赵国拥秦昭襄王为帝。但是到了后来,在赵国鲁仲连的劝说下,新垣衍意识到自己拥秦为帝的想法有多荒谬,从而放弃劝说。

新垣平在历史上有特定的记载,司马迁的《史记》对他进行了专门的记载。他做了两件在封建社会极其重要的事。

一是劝汉文帝改元(即皇帝在位中途不再延续已有的纪年顺序,又从元年开始纪年),这一做法在封建王朝是前无古人的第一次改元;二是主持祭祀天地的封禅大典(《史记》中记载:“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 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封禅大典在古代极其受到君主的重视,能让新垣平主持,足以看见新垣平这号人物的重要性。

在历史上,虽然新垣姓氏只出现过这两次,但是史书上明明白白的证明,新垣这个姓氏起源于中国,并传到了日本。复姓虽然较为稀少,但是在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从一字姓到多字姓,都曾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甚至连十字姓都曾出现过。在当今社会,姓氏虽然不再是区别高低贵贱的工具,而是每个人的代号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除了以上姓氏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日本人,造成尴尬,社会上还有其它特殊姓氏,由于太过特殊,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当成是取笑的对象,如睾姓、操姓。但是正如在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中国人的姓氏观念很强大,不容人亵渎。所以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这些姓氏,可要注意不要伤害到他人的自尊。

中国真有“端木”这个姓吗


端木(Duān mù)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二:
1、出自春秋时卫国人端木赐之后,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期,在孔子门下求学而道艺精通的72人中,有个叫端木赐,字子贡。他原是卫国人,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最富裕的。
2、出自回族中有端木姓。端木氏为回族复姓之一,端木原为中国古老的姓氏,后也融入了回民族之中。
现端木姓多分布在江苏及长江三角地区。至民国末年,逢日侵华战争,又有一支为避祸逃亡至上海,开创上海端木氏一族。同时又有几支出国发展,至今大多已颇有建树,成为一方富豪商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