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之孙刘长?刘长的人物生平_刘邦_淮南_汉文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刘长 刘邦 淮南 汉文帝

本文目录

  • 刘邦之孙刘长
  • 刘长的人物生平
  • 吕雉为什么喜欢刘长
  • 吕后为什么不杀刘长
  • 历史上刘长造反是怎么回事,为何说其是一场被设计的阴谋
  • 汉文帝“宠杀”唯一在世的弟弟刘长,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 淮南王刘长到底是不是汉高祖的亲儿子呢
  • 淮南王刘长为什么被活活饿死
  • 刘邦的私生子刘长命运坎坷,生母死于狱中,他是如何成为诸侯王的呢
  • 西汉淮南王刘长绝食而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刘邦之孙刘长

刘长不是刘邦之孙,而是刘邦的小儿子。

刘长(前198年—前174年),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异母弟,母赵姬。西汉初年诸侯王。

汉文帝时,刘长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前174年,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死罪,文帝赦之,废王号,谪徙蜀郡严道邛邮(严道县,今四川雅安),途中不食而死,谥号厉王。

刘长的人物生平

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他的母亲过去是赵王张敖的美人。
高祖八年(前199年),刘邦从东垣县经过赵国,张敖把赵姬献给刘邦。赵姬受到刘邦的宠幸,怀下身孕。从此张敖不敢让她住在宫内,为她另建外宫居住。
高祖九年(前198年),赵相贯高等人在柏人县谋弑刘邦的事情被朝廷发觉,张敖也一并被捕获罪,他的母亲、兄弟和妃嫔悉遭拘捕,囚入河内郡官府。赵姬在囚禁中对狱吏说:“我曾受到陛下宠幸,已有身孕。”狱吏如实禀报,刘邦正因张敖的事气恼,没有理会赵姬申诉。赵姬的弟弟赵兼拜托辟阳侯审食其告知吕后,吕后妒嫉,不肯向刘邦进言求情,审食其便不再尽力相劝。赵姬生下刘长后,心中怨恨而自杀。狱吏抱着刘长送到刘邦面前,刘邦后悔莫及,下令吕后收养他,并在真定县安葬了赵姬。真定是赵姬的故乡,她的祖辈就居住在那里。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遂立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掌管昔日英布领属的四郡封地。刘邦亲自率军出征,剿灭了黥布,于是刘长即淮南王位。
刘长自幼丧母,一直由吕后抚养长大,因此刘盈和吕后当政时期他有幸免遭政治祸患。但是,他心中一直怨恨审食其而不敢发作。 等到汉文帝即位,刘长自视与汉文帝关系最亲,骄横不逊,一再违法乱纪。汉文帝念及手足亲情,时常宽容赦免他的过失。
孝文帝三年(前177年),刘长自封国入朝,态度甚为傲慢。他跟随汉文帝到御苑打猎,和汉文帝同乘一辆车驾,还常常称呼汉文帝为“大哥”。刘长有才智和勇力,能奋力举起重鼎,于是前往审食其府上求见。审食其出来见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辟阳侯,又命随从魏敬杀死了他。事后刘长驰马奔至宫中,向汉文帝袒身谢罪道:“我母亲本不该因赵国谋反事获罪,那时辟阳侯若肯竭力相救就能得到吕后的帮助,但他不力争,这是第一桩罪;赵王如意母子无罪,吕后蓄意杀害他们,而辟阳侯不尽力劝阻,这是第二桩罪;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危夺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我为天下人杀死危害社稷的贼臣辟阳侯,为母亲报了仇,特来朝中跪伏请罪。”
汉文帝哀悯刘长的心愿,出于手足亲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这一时期,薄太后和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惧怕刘长,因此刘长返国后越发骄纵肆志,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宫中皆号令警戒清道,还称自己发布的命令为“制”,另搞一套文法,一切模仿天子的声威。 孝文帝六年(前174年),刘长让无官爵的男子组成七十人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商议,策划用四十辆大货车在谷口县谋反起事,并派出使者前往闽越、匈奴各处联络。朝廷发觉此事,治罪谋反者,派使臣召刘长入京,他来到长安。
丞相臣张包、典客臣冯敬、行御史大夫事宗正臣逸、廷尉臣贺、备盗贼中尉臣福冒等上书启奏:“淮南王刘长废弃先帝文法,不服从天子诏令,起居从事不遵法度,自制天子所乘张黄缎伞盖的车驾,出入模仿天子声威,擅为法令,不实行汉家王法。他擅自委任官吏,让手下的郎中春任国相,网罗收纳各郡县和诸侯国的人以及负罪逃亡者,把他们藏匿起来安置住处,安顿家人,赐给钱财、物资、爵位、俸禄和田宅,有的人爵位竟封至关内侯,享受二千石的优宠。淮南王给予他们不应得到的这一切,是想图谋不轨。大夫但与有罪失官的开章等七十人,伙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谋反,意欲危害宗庙社稷。他们让开章去密报刘长,商议使人联络闽越和匈奴发兵响应。开章赴淮南见到刘长,刘长多次与他晤谈宴饮,还为他成家娶妻,供给二千石的薪俸。开章教人报告大夫但,诸事已与淮南王谈妥。国相春也遣使向但通报。朝中官吏发觉此事后,派长安县县尉奇等前去拘捕开章。刘长藏人不交,和原中尉忌密议,杀死开章灭口。他们置办棺椁、丧衣、包被,葬开章于肥陵邑,而欺骗办案的官员说‘不知道开章在哪里’ 。后来又伪造坟冢,在坟上树立标记,说‘开章尸首埋在这里’。刘长还亲自杀过无罪者一人;命令官吏论罪杀死无辜者六人;藏匿逃亡在外的死刑犯,并抓捕未逃亡的犯人为他们顶罪;他任意加人罪名,使受害者无处申冤,被判罪四年劳役以上,如此者十四人;又擅自赦免罪人,免除死罪者十八人。服四年劳役以下者五十八人;还赐爵关内侯以下者九十四人。前些时刘长患重病,陛下为他忧烦,遣使臣赐赠信函、枣脯。刘长不想接受赐赠,便不肯接见使臣。住在庐江郡内的南海民造反,淮南郡的官兵奉旨征讨。陛下体恤淮南民贫苦,派使臣赐赠刘长布帛五千匹,令转发出征官兵中的辛劳穷苦之人。刘长不想接受,谎称‘军中无劳苦者’。南海人王织上书向皇帝敬献玉璧,忌烧了信,不予上奏。朝中官员请求传唤忌论罪,刘长拒不下令,谎称‘忌有病’。国相春又请求刘长准许自己,刘长大怒,说‘你想背叛我去投靠汉廷’,遂判处春死罪。臣等请求陛下将刘长依法治罪。”
汉文帝诏说:“我不忍心依法制裁淮南王,交列侯与二千石官商议吧。”于是众臣再次上书请求依法制裁刘长。
汉文帝批示说:“我不忍心依法惩处淮南王,赦免他的死罪,废掉他的王位吧。”
于是众臣第三次上书启奏说:“刘长犯有大死之罪,陛下不忍心依法惩治,施恩赦免,废其王位。臣等请求将刘长遣往蜀郡严道县邛崃山邮亭,令其妾媵有生养子女者随行同居,由县署为他们兴建屋舍,供给粮食、柴草、蔬菜、食盐、豆豉、炊具食具和席蓐。臣等冒死罪请求,将此事布告天下。”
汉文帝颁旨说:“准请供给刘长每日食肉五斤,酒二斗。命令昔日受过宠幸的妃嫔十人随往蜀郡同住。其他皆准奏。” 朝廷尽杀刘长的同谋者,于是命淮南王启程,一路用辎车囚载,令沿途各县递解人蜀。
当时袁盎权谏汉文帝说:“陛下一向骄宠淮南王,不为他安排严正的太傅和国相去劝导,才使他落到如此境地。再说淮南王性情刚烈,现在粗暴地摧折他,臣很担忧他会突然在途中身染风寒患病而死。陛下若落得杀弟的恶名如何是好!”汉文帝说:“我只是让他尝尝苦头罢了,就会让他回来的。”
沿途各县送押刘长的人都不敢打开囚车的封门,于是刘长对仆人说:“谁说你老子我是勇猛的人?我哪里还能勇猛!我因为骄纵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终于陷入这种困境。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郁闷!”于是绝食身亡。囚车行至雍县,县令打开封门,把刘长的死讯上报汉文帝。汉文帝哭得很伤心,对袁盎说:“我不听你的劝告,终至淮南王身死。”袁盎说:“事已无可奈何,望陛下好自宽解。”汉文帝问:“怎么办好呢?”袁盎回答:“只要斩丞相、御史来向天下人谢罪就行了。”于是皇上命令丞相、御史收捕拷问各县押送淮南王而不予开封进食者,一律弃市问斩。然后按照列侯的礼仪在雍县安葬了淮南王,并安置三十户人家守冢祭祀。
孝文帝八年(前172年),汉文帝怜悯刘长,刘长有儿子四人,年龄都是七、八岁,于是封其子刘安为阜陵侯,其子刘勃为安阳侯,其子刘赐为阳周侯,其子刘良为东城侯。
孝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有百姓作歌歌唱淮南厉王的遭遇说:“一尺麻布,尚可缝;一斗谷子,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汉文帝听到后,就叹息说:“尧舜放逐自己的家人,周公杀死管叔蔡叔,天下人称赞他们贤明。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能不因私情而损害王朝的利益。天下人难道认为我是贪图淮南王的封地吗?”于是徙封城阳王刘喜去统领淮南王的故国,而谥封已故淮南王为厉王,并按诸侯仪制为他建造了陵园。
孝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汉文帝迁淮南王刘喜复返城阳故地。汉文帝哀怜淮南厉王因废弃王法图谋不轨,而自惹祸患失国早死,便封立他的三个儿子:阜陵侯刘安为淮南王,安阳侯刘勃为衡山王,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他们都重获厉王时封地,三分共享。

吕雉为什么喜欢刘长

吕雉喜欢刘长是因为刘长一直都是吕雉亲自抚养长大的孩子,有母子亲情在。

刘长的母亲自尽而死,于是刘邦就把刘长交给吕雉抚养,所以刘长是从小在吕雉身边长大的孩子,两人的感情虽然比不上亲生母子,但是也比其他的皇子感情好。

人物经历:

刘邦的第七个儿子刘长,不仅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活了下来,而且还受到了吕后的善待,被封为淮南王,在吕后当政期间,一直平安无事,正是和吕后的特殊关系,刘长没有卷进吕后诛杀刘姓王侯的漩涡中,直到汉文帝继位。直到文帝时期,淮南王刘长骄纵不堪甚至意图谋反, 被捕后绝食而亡 。

吕后为什么不杀刘长

因为刘长是由吕后抚养长大的,情感深厚。

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他的母亲过去是赵王张敖的美人。高祖八年(前199年),刘邦从东垣县经过赵国,张敖把赵姬献给刘邦。赵姬受到刘邦的宠幸,怀下身孕。从此张敖不敢让她住在宫内,为她另建外宫居住。

高祖九年(前198年),赵相贯高等人在柏人县谋弑刘邦的事情被朝廷发觉,张敖也一并被捕获罪,他的母亲、兄弟和妃嫔悉遭拘捕,囚入河内郡官府。赵姬在囚禁中对狱吏说:“我曾受到陛下宠幸,已有身孕”。

狱吏如实禀报,刘邦正因张敖的事气恼,没有理会赵姬申诉。赵姬的弟弟赵兼拜托辟阳侯审食其告知吕后,吕后妒嫉,不肯向刘邦进言求情,审食其便不再尽力相劝。

赵姬生下刘长后,心中怨恨而自杀。狱吏抱着刘长送到刘邦面前,刘邦后悔莫及,下令吕后收养他,并在真定县安葬了赵姬。真定是赵姬的故乡,她的祖辈就居住在那里。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遂立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掌管昔日英布领属的四郡封地。刘邦亲自率军出征,剿灭了黥布,于是刘长即淮南王位。

刘长自幼丧母,一直由吕后抚养长大,因此刘盈和吕后当政时期他有幸免遭政治祸患。

扩展资料:

公历公元前195年6月1日刘邦驾崩,五月十七日,葬于长陵。二十日,太子刘盈即皇帝位,是为惠帝。开始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吕后掌权时期,而刘长为吕后抚养长大,故没有遭吕氏毒害,顺利长大,但也不好,学就与吕氏一样的性格。

汉高后八年辛酉岁(前180年),吕后崩,齐王刘襄发难于外,陈平、周勃与刘章响应于内,群起而诛杀诸吕,大臣们觉得刘弘根本就不是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不宜保留。

开始筹划皇位的继承人,齐王刘襄虽说是高皇帝的嫡长孙,但外舅是恶人不能立,淮南王刘长年幼,母亲娘家人又很坏,不能立。

权衡一番,最后认为“代王在现存高皇帝儿子中年龄最大,为人仁孝宽厚,娘家的人谨慎善良加上立长子本来就名正言顺,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恒成为汉文帝之后,刘长自持是皇帝的弟弟,骄横跋扈,藐视朝廷,文帝念及手足亲情,并没有怪罪他。孝文帝三年(前177),淮南王自封国入朝,态度甚为傲慢。

他跟随皇上到御苑打猎,和皇上同乘一辆车驾,还常常称呼皇上为“大哥”。刘恒的容忍只能助长刘长的无法无天。

中央政府安排在淮南国的官员,全部被他赶走,安排自己的人,大汉帝国的法律也被他废除,自己制定,衣食住行的规格,全部和皇帝一样。

刘长自恃与文帝最亲,经常骄纵犯法。刘长生得五大三粗,力能扛鼎。因怨恨大臣辟阳侯当年没有为自己的生母赵姬辨白,刘长某日竟用袖中藏着的一把铁锥将辟阳侯刺死。

汉文帝念及兄弟之情,不忍将他处死,只是多次下诏切责。刘长对文帝的教诲置之不理,不思悔过,反而变本加厉,在公元前174年派他的儿子刘但等人阴谋勾结匈奴与闽越,公开发动叛乱,与朝廷对抗。

事情败露后,刘长被召到长安受审。刘长犯叛国大罪,论法当斩,但文帝再次顾念手足之情,只将刘长的王位废除,发配到蜀地。刘长被削爵时,淮南王国也被取消,收归中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长

历史上刘长造反是怎么回事,为何说其是一场被设计的阴谋

历史上刘长造反一事实际上是一场被设计的阴谋,是刘长的兄长汉文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巩固自己的统治而设计的阴谋,只是为了削弱刘长。

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七子,史称淮南王,但是关于他的身世却有点传奇,他的生母是异姓诸侯赵王的宠妃,赵王为了讨好刘邦,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所以就忍痛割爱将自己的宠妃赵姬送给了刘邦侍寝,没想到一次侍寝就中奖了,当时刘邦已经六十岁了,所以刘邦自己并不认可赵姬肚子里的孩子是他的,但是经过我们的分析,刘长确实是刘邦的亲生儿子,不然的话,赵王敢胆大包天犯下欺君之罪吗?而且如果说是赵王将自己的孩子拿来做挡箭牌的话,对赵王自己而言并没有任何的好处,所以他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后来赵王受到大臣意欲谋杀刘邦一事的牵连入狱,赵姬也免不了受到牵连,所以刘长是赵姬在狱中所生,当狱卒将赵姬有孕一事禀告刘邦的时候,刘邦丝毫不在意,直到刘长在狱中出生,赵姬悲愤而终之后,狱卒将孩子抱到刘邦的面前,刘邦才开始接受这个孩子,大概是看他长得与自己确有几分相似。刘邦出于对赵姬的愧疚,后来一直都对这个孩子很好,还封他做了淮南王,由吕后一手抚养他。只是很奇怪,心狠手辣的吕后,害死了刘邦的其他儿子,却偏偏对这个刘长视如己出,大概是看他的生母已经去世,他的身份对自己也没有丝毫的威胁吧。

吕后去世之后,汉文帝顺利被众大臣拥立即位,这个时候汉文帝仅剩刘长这一个亲兄弟了,所以汉文帝对待刘长也是非常宠爱的,这让刘长后来变得十分骄横。刘长可以说前半生都活得特别安稳,倍受宠爱,只是后来摊上了一个谋反的罪名,汉文帝也没有杀他,而是将他削去了官职,发配到了蛮荒之地。但是呢,尽管说在汉文帝非常珍惜这唯一的兄弟,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很忌惮他的,毕竟这个皇位他坐得还不是太稳,自然就没有安全感,所以才设计了这么一个阴谋来削弱刘长。

汉文帝“宠杀”唯一在世的弟弟刘长,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01

刘恒在八岁的时候就去代地当了代王,这时虽然刘长也被封为淮南王,但此时才两岁。刘恒在代地一呆就是十五年。

据史书记载来看,刘长也应该很小就去了自己的封国,但是并没有确切记载什么时候去的。因为不像刘恒有母亲照料,应该去的比较晚。

就这样两个人,一个封国在北方,一个封国在南方,可以说从小就没怎么见过面,应该没有什么感情,只是同为刘邦的血脉罢了。

汉文帝刘恒为了显示出自己的仁孝,在天下人面前尽力的展示自己对弟弟刘长的宽容和爱护。

但是汉文帝内心可不是这么想的。在面对立下大功的周勃的时候,汉文帝都能不动声色的将周勃折腾的死去活来。

而面对同样有继承皇位权力的亲弟弟,刘恒能这么轻易对他放心吗?

02

在汉文帝三年的时候,刘长进京朝见刘恒。亲兄弟好不容易见面了,总得找点乐子吧?于是俩人就相伴去苑中围猎。

《史记》中记载这次围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也就是说刘恒让刘长和自己同乘一辆车,刘长也不客气,张口闭口的就叫刘恒“大兄”。但刘恒一点都没有责怪他。

刘长一见,心想这位兄长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忠厚老实啊,果然还是兄弟最亲。然后紧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事——刘长当街杀人事件。

刘长因为从小就对审食其心怀怨恨,认为是他害死了自己的母亲,所以就带着几个护卫去见审食其。俩人刚一见面,刘长直接就拿袖子中的锤子将审食其锤死了,然后割下他的头,快马跑到宫门下,“驰走阙下,坦肉谢曰”,罗列了审食其的三大罪状,然后请求治罪。

但是,刘恒因为他的复仇的志气和他皇亲国戚的身份,就把他赦免了。这可就让刘长越发的肆无忌惮了。我当街杀人皇上哥哥都当没看见,那还有啥我不敢干的?

回到封国之后就开始仗着刘恒对他的宠溺,不采用汉朝的法律,自己指定法令,出入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堪比天子。

但是刘恒还是默不作声,当作没看见。这时候袁盎就看不下去了,对刘恒说:“您管一管吧,您看您都把他惯成什么样子了,这样下去迟早惹出乱子。”

即使这样有人劝告,刘恒依旧是充耳不闻。

03

在这之前,刘恒身上还发生了一件事,事情不大,但是我们也可以拿来对照一下。

刘恒有个宠信的姬妾叫做慎夫人,这个慎夫人得宠到什么地步呢?在宫中经常敢和皇后坐在同一张席子上。中郎将袁盎就看不下去了,有一次慎夫人、皇后还有刘恒一起去袁盎家做客的时候,袁盎就将慎夫人的座次安排在了最下面。这让刘恒很不高兴啊,直接挥挥袖子走人了。

袁盎赶紧追上去说:“现在您已经册立皇后了,但是还这么惯着慎夫人。你现在对慎夫人的这种宠爱方式恰恰会害了她啊,难道你忘了‘人彘’的惨剧了?”

刘恒这才醒悟过来,给了袁盎不少赏赐。

这件事情说明,刘恒知道被过分骄纵的人会有什么下场呀!但是汉文帝却依旧对刘长那样娇惯,这怎么看怎么都透着一点诡异。

04

之后刘长见汉文帝不管,更加的肆无忌惮,直接就将朝廷任命的官吏全部驱除,然后向刘恒上书说要自己任命相国和两千石的官员,以后这些事你就别操心了。

按照正常思维来说,刘长做的这些事情基本就和谋反没什么区别,要是真的爱护他的话,就应该劝他收敛一点。

但是刘恒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如果不是汉文帝对刘长疼爱的太深,那就说明这一切都是汉文帝故意为之。

之后的刘长更是玩上瘾了,不仅收容各个诸侯国通缉的要犯,还擅自给人封侯,最高的甚至还封到了关内侯。在自己的封国内俨然就是一个小皇帝,自己的封国就是一个小朝廷。

朝廷里的大臣们都看不下去了,汉文帝也可能觉得时间成熟了——自己不管,下面的大臣也该掀锅盖了。就让自己的舅舅薄昭写了封书信规劝刘长。

但是刘长看了这封信之后非常生气。平常我怎么玩儿你都没管过我,这次怎么就开始管我啦?像极了一个撒泼打诨的熊孩子。

而且这个熊孩子还特能闹腾,直接就开始联系匈奴和南越,准备谋反。

可以说,汉文帝对刘长的“养蛊”计策进行的非常顺利。

然后刘长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就被汉文帝抓到长安去了。

05

再然后,丞相、典客、御史大夫、宗正、廷尉、盗贼中尉就开始向汉文帝联名上书,细细罗列了刘长的诸多罪状,认为应当立即斩首。

但是汉文帝却又表现出了自己“仁厚”的一面:“我不忍心,你们自己和大臣们商量去吧。”

这还商量什么?都已经证据确凿了,面对济北王刘兴居叛乱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不忍心法办呢?那可是亲手将汉文帝送上皇位的功臣之一啊。

无非是汉文帝担心自己仁孝的“人设”有失罢了。

自己的这个弟弟在一天,汉文帝的心就不得不悬着,毕竟自己是踩着吕氏的尸体登上的皇位。而刘长从小就和吕后的关系非常好,被吕后视若己出。

但是,自己又不能背上杀弟的罪名,于是就和刘长玩了一手“郑伯克段于鄢”。

然后刘长就被废了,将他撵到蜀郡去。刘恒还非常贴心的赐给刘长肉食每天五斤,酒每天两斗,还有数十个美女在路上相陪。

但是,各县传送刘长的人都不敢打开车门,所谓的酒肉美女都是摆设,刘长就这么被活活饿死了。

是谁胆敢不打开车门饿死诸侯王呢?而且汉文帝还赐给刘长那么多酒肉,各县传送的人员谁敢忤逆皇上的意思不让刘长吃东西?

那只能是汉文帝自己的意思。

而且,袁盎之前还有一段和汉文帝的对话细思恐极。

在刘长被押送走的时候,袁盎找到汉文帝说:“臣恐(刘长)卒逢雾露病死。陛下为有杀弟之名,奈何!”

汉文帝怎么回答的?汉文帝说:“吾特苦之耳。”我也正为这事苦恼呢!

怎么刘长刚走,袁盎和汉文帝就已经预言到了刘长要死了呢?

之后,汉文帝迅速逮捕了那些沿途不给刘长开门的官员,将他们全部处死。看似是为刘长出了一口气,实际上谁知道呢?或许是为了杀人灭口,防止自己杀弟的消息泄露出去吧。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汉文帝十二年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流传出来了一首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淮南王刘长到底是不是汉高祖的亲儿子呢

刘长之母,本是赵王张敖的小妾。汉八年,刘邦从东垣县行经赵国,张敖为讨好刘邦,将自己小妾赵姬献给刘邦侍寝。 

赵姬受宠于刘邦,遂有孕。得知此事,张敖不敢让赵姬继续住在他的王宫内里,为赵姬另起宫室居住。

汉九年,赵相贯高等人聚在柏人县,意图谋弑刘邦,阴谋败露,张敖及其亲人亦受牵连被逮捕。

赵姬狱中告知狱吏:妾惜受陛下宠幸,已有孕。

狱吏禀报刘邦,正气头上的刘邦未加理会。而心忧姐姐的赵姬弟弟赵兼,拜托辟阳侯审食其将此事告知老情人吕后,吕后妒嫉,没有向刘邦求情,审食其遂不再管此事。

赵姬狱中产下刘长后,心中怨恨难填,愤而自杀。当狱吏抱着刘长送到刘邦面前时,刘邦才追悔莫及,把刘长给吕后收养,并厚葬赵姬于她的故乡真定县。

汉十一年七月,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遂立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接掌原属英布的四郡封地。然后刘邦亲率大军出征,剿灭了英布,于是刘长顺利即淮南王位。

刘长自幼丧母,由吕后抚养,因此刘盈和吕后当政时期他有幸免遭政治祸患。

只是他难忘母亲惨死狱中,怨恨审食其见死不救。

汉文帝即位,刘长开始飞扬跋扈。毫无君臣礼仪,入则呼汉文帝为大哥,出则汉文帝同乘车驾。

刘长素有智勇,力能举鼎,往审食其府上求见。审食其被引出来后,刘长便用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辟阳侯,又命随从魏敬杀死了郦食其。

事后,刘长飞驰入宫向汉文帝谢罪,并历数郦食其三桩罪。 汉文帝为手足亲情,赦免了刘长。

自此,刘长越发肆无忌惮。朝中众人皆畏惧刘长。刘长又自造法度,意欲谋反,事泄被捕。朝廷大臣建议处死刘长。汉文帝赦免了他死罪,只是削去王爵。流放四川,途中刘长绝食而死,文帝谥其为历王。

淮南王刘长为什么被活活饿死

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少子,也是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同父异母的兄弟。并且,史书记载文帝对这个弟弟很是疼爱,导致他日益骄纵跋扈,最终自取灭亡。
刘长是刘邦与赵姬的儿子,因为当时赵姬受张敖案的波及,导致其心灰意冷自尽而死,而刘长就被吕后所抚养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刘长在之后的政治迫害中得以幸免。
在汉文帝继位之后,刘长自恃与刘恒的关系亲密,于是就越发的骄横不逊,一再地违法乱纪。可是,汉文帝念及与刘长的手足情深,一再的原谅了他,这就更加增长了刘长的嚣张气焰,有恃无恐。
甚至,刘长还直接前往审食其的府邸,拿出铁锤直接将其捶倒,并且让随从杀死了他。之后,便向文帝有理有据的说杀死审食其的理由,将私人的恩怨提升到了天下大义的高度,好像杀死审食其就是为民除害一般。
不过,如刘长所愿,刘恒又是念及手足情深赦免了他的罪行,这就更加增长了刘长的嚣张气焰了,在回到自己的封国之后,他渐渐的违反礼制,模仿天子的声威。
之后,刘长渐渐的觉得自己可以更上一步,直接取代汉文帝,于是,谋反的念头在他心底愈演愈烈。他开始网罗收纳各郡县和诸侯国的人以及负罪逃亡者,组织自己的力量蓄意谋反。
当然,这件大逆不道的事情想当然的就被揭发了,所以这个时候刘长也理所当然的被朝廷拘捕了。当时刘恒还在考虑该怎么处置刘长,谁知道皇上不急大臣急,群臣急忙的上书一定要处死刘长。不过后来刘恒还是决定赦免他的死罪,将其流放蜀郡。
不过,刘长在路上觉得羞愧,便直接绝食自尽了。

堂堂一代诸侯王刘长,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少子,一位有着扛鼎之力的大汉,最后却在囚车上活活饿死,这样的悲惨结局让人哀怜。可是当你知道他被活活饿死的原因以后,一定会非常认可一句非常流行的话: “不作死就不会死!”
刘长的作死之路
刘长是刘邦的少子,是刘邦了赵姬的私生子。当年赵国的张敖把赵姬献给刘邦,经刘邦宠幸后怀孕,不久张敖就因为一宗谋反案而受牵连,赵姬也因此而入了监狱。当时的赵姬已身怀有孕,曾托人告诉刘邦却没得到理会,后又通过 辟阳侯审食其 把这消息告知吕后,希望吕后能劝说刘邦,但也被吕后压了下去。赵姬最终在监狱里生下了一个男孩,就是后来的淮南王刘长。

刘长出生后,赵姬越想越气,在监狱里自杀了,现在看来很有可能是产后抑郁。赵姬死了,刘长就成了没妈的孩子。刘邦为此感到愧疚,把刘长交给吕后抚养。由于刘长是跟着吕后长大的,多少有点感情,所以吕后在后来清杀党派忠臣的时候会放过刘长。
刘长后来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把所有的责任都怪罪到审食其身上,他认为审食其没有真心帮他母亲劝说吕后,于是视他为杀母仇人。终于有一天,刘长带上几个手下来到审食其家中,把审食其杀死,还肢解了审食其的尸体。随后刘长来到汉文帝刘恒面前请罪,一条条的陈诉审食其的罪状,认为自己杀了审食其不是私人恩怨,而是为民除害!汉文帝激动的想,这是见义勇为啊,要给奖状吗?最终汉文帝念及手足之情赦免了刘长的杀人之罪。

经过这件事以后,刘长神气了,他开始忘了自己的身份,直接称汉文帝为大哥,虽然他们确实是兄弟,但汉文帝已是皇帝,君臣明显要高于兄弟的级别。汉文帝一直宠着这位兄弟,处处都给他最宽容的态度,没想到慈心生祸害,刘长不断尝到甜头以后竟然想着要造反称王!他养了一大帮亡命之徒为他卖命,还准备了大量的武器,准备造反的那天事情败露,刘长被擒。
不管在哪个朝代,造反都是大罪,要处以极刑。但汉文帝还是不想杀他,不想落下一个杀弟的 历史 罪名。最终决定废掉刘长的淮南王,把他全家都流放到蜀郡严道县(现在四川省荥经县的严道镇)。就在用囚车押送刘长去严道县的途中,刘长感觉自己受到了天大的耻辱,一路上愤愤不平,用绝食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结果就这样活活饿死在囚车中。
刘长本来可以过很好的生活,一代诸侯王,又深受皇帝哥哥的爱护,而他却不安于现状,非要折腾点事情出来。他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不作死就不会死!

是汉文帝逼死的,发配刘长的时候,在囚车上贴了个封条,结果路上接待的人都不敢揭条,活活把刘长饿死了。

因为他和你老妈通奸,被你老爸抓住结关起来,没有吃的,所以活饿死。

因为他节食减肥节过头了。

刘邦的私生子刘长命运坎坷,生母死于狱中,他是如何成为诸侯王的呢

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他的身世有些复杂。

汉高祖五年,赵王张耳死去,儿子张敖继承了王位,汉高祖刘邦把大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他。

汉高祖八年,刘邦路过赵国,赵王张敖把身边的美人贡献出来,陪伴刘邦。刘邦临幸了其中一位美人,结果美人有了身孕。

张敖不敢再把这个美人留在宫中,单独为她建造了宫室。后来张敖涉案,被监押起来,他的母亲兄弟和家中所有人也都入狱,包括怀孕的那位美人。

这位美人请求官员通报刘邦,说自己怀了他的孩子,请求照顾,刘邦不理。美人又托人请审食其向吕后求情。审食其是吕后的亲信,吕后听说之后,也不愿意救助。

这期间,美人在狱中生下一个男婴,就是刘长。因为求告无门,绝望中的美人在狱中自杀。

官员们把婴儿送到刘邦那里,刘邦十分后悔,把孩子送到吕后身边,由她抚养。也因此,刘长和吕后以及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的关系很好。

身为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的儿子并不多,所以他的儿子都被封为王,如《史记》中说:“高祖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

刘长的母亲虽然地位卑贱,毕竟他是刘邦的种,所以也被封王,封地就是原来淮南王黥布的封地。黥布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将其杀死,他所有的四个郡就全部归到刘长的名下,刘长成为淮南王。

刘长身体健壮,为人骄狂。汉惠帝和吕后死后,汉文帝继位。刘长在这位兄长面前大大呼呼,和汉文帝同乘一辆车,直接称呼他为大哥。他做得最吓人的一件事就是把辟阳侯审食其活活打死。

刘长越来越无法无天,越来越骄狂,有大臣认为他谋反,请求汉文帝处死他。

汉文帝不忍心,最后除去刘长的王爵,把他押往蜀郡安置。

刘长被关进一辆辎车,送往蜀郡。他是一个暴脾气,哪里受过这种委屈,于是开始绝食。沿途经过的地方,各地官员都不敢打开囚车看一看淮南王刘长。一直走到雍地,当时官员打开囚车,这才发现刘长早已经饿死了。

汉文帝得到消息,又痛又悔,下令处死沿途的许多官员,又把刘长的四个儿子封为侯。

西汉淮南王刘长绝食而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史籍记载,汉文帝六年淮南王刘长派出使者联络匈奴、闽越,企图在谷口谋反起事。结果事情败露,刘长被汉文帝刘恒宣召入京。汉文帝说自己不忍制裁弟弟刘长,可又不赦免他,来了个让列侯与两千石以上官员公议!结果可想而知,谋逆还能议出什么罪?自然是死罪。可汉文帝又开始“作秀”了,说什么自己不忍心处罚刘长,免去了他的死罪,贬为庶人,发往蜀地居住。结果,刘长在半道绝食而亡……

刘长何许人也

淮南厉王刘长,汉高祖刘邦庶出第七子,汉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刘长的身世非常特殊,他并不是汉高祖在编的妻妾过生,他的生母赵姬曾经是汉高祖姑爷、赵王张敖的女人。晚年的汉高祖东征经过赵国,因为彼时已经在着手剪除异姓诸侯王,汉高祖自然对自己这位身为异姓诸侯王的姑爷不那么待见,于是开始各种找茬儿!张敖为了巴结老泰山,使出了吃奶的劲儿,甚至连自己的小妾都用上了,把自己的小妾赵姬送去给老丈人暖被窝……

汉高祖也是个色鬼,管她是不是姑爷的女人,照单全收!当晚便和赵姬滚了一把床单,之后提起裤子便走人了,只字未提带走赵姬的事情……这下可难坏张敖了,收回来继续做自己的小妾肯定不行,可汉高祖又没带走她,将来瓜田李下的岂不是更加说不清?于是便修了坐宫殿将赵姬当“丈母娘”似的供了起来。后来赵相贯高阴谋行刺汉高祖事败,张敖被下狱、赵姬也未能幸免。在狱中,赵姬为了保命公开了怀孕之事。怀了龙种,下面人自然不敢怠慢,随即上报给了汉高祖。可汉高祖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去!于是,赵姬的弟弟找到了吕后的姘头辟阳侯审食其,请他疏通吕后的关系。哥也是醉了,跟人家老公生了儿子居然去找人家老婆……结果可想而知,吕后不管,而且不允许审食其插手!赵姬见出狱无望,生下儿子之后便自杀了,这个儿子就是刘长。

事后,汉高祖看见儿子心软了,命人将赵姬的遗体送回老家厚葬并将刘长交给了吕后抚养。不得不说,吕后这个人还是相当大度的,她不但没有虐待刘长,而且将他当作亲儿子一样养大。因此,刘长也与吕后多了一重关系,吕后既是他的嫡母、还是他的养母。吕后去世之后,汉高祖庶长房的几个孙子联合朝中元老发动了一场名为“剿灭诸吕”的军事政变。出于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元老集团以“娘舅不贤,为免出现第二个诸吕”为由否决了齐哀王刘襄的皇位继承资格。彼时,汉高祖只有两个儿子还在世,即汉文帝和刘长。因为刘长与吕后的关系,他第一个就被否决了,最终汉文帝捡漏成为了皇帝。而这一事件也为刘长后来的遭遇埋下了伏笔!因为他是汉文帝唯一的“竞争对手”。

欲擒故纵

因为都是庶出,而且是汉高祖仅存的两个儿子之一,刘长是汉文帝彼时唯一的对手!为了稳住刘长,汉文帝不仅保留了刘长的淮南王之位,而且能给的、不能给的都黑了!在养母吕后的长期纵容之下,刘长本就性格嚣张、目中无人,汉文帝的“放纵”使得刘长更加嚣张跋扈!因为当初没有出手相救自己的生母,刘长居然亲手杀掉了吕后的姘头辟阳侯审食其!不管审食其如何,他至少还是汉王朝的列侯,可刘长居然滥用私刑杀了他,可见刘长有多么嚣张不法了。可汉文帝依然一味放纵,从而助长了刘长的野心。

汉文帝六年,刘长终于耐不住寂寞,私下里勾连匈奴、闽越准备谋反了。谋反这种事通常都是“密室之谋”,可汉文帝很快便得到了消息,可见汉文帝监视刘长恐怕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以猜想,之前的一切放纵很可能就是汉文帝的“欲擒故纵”,为的就是让刘长失去人心、放松警惕,从而抓住他的把柄!试想,如果汉文帝有意放刘长一马,他有什么必要将刘长谋反案公开,交给列侯、两千石以上官员公议呢?直接赦免就是了。说白了,汉文帝要的就是群臣公议刘长死罪!这样才能撇清自己“屠戮兄弟”的嫌疑。

撇清嫌疑、逼死兄弟

既然要撇清“屠戮兄弟”的嫌疑,做戏自然要做全套!于是便有了赦免死罪、流放蜀地之事。可奇怪的是,刘长居然在迁徙途中绝食而亡了……一个野心勃勃想要谋反之人,怎么会在得以活命之后选择自杀?只要活着就有东山再起的一丝希望,死了什么希望都没了!通常自杀者都是自知必死、以免受辱才会选择自杀,不是吗?这太不正常了。

除此之外还有不正常的!在将刘长流放蜀地之前,大臣袁盎曾经和汉文帝有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袁盎对汉文帝说:“淮南王性情刚烈,现在粗暴地摧折他,臣担心他会在途中突然感染风寒而死,陛下如果因此落得个屠戮兄弟的恶名如何是好?”汉文帝的回答更堪称“教科书式”,撇得一干二净:“我只是让他尝尝苦头,便让他回来了。”不奇怪吗?彼时的就长还非常年轻,又膀大腰圆、孔武有力,袁盎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更奇怪的是,刘长居然在途中真的就死了……

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得出,袁盎其实就是在暗示汉文帝,是不是要我在途中做点手脚,让刘长“暴毙”,不是吗?汉文帝的回答更加意味深长,正常逻辑应该是:“他年轻,扛得住,你们好吃好喝别虐待他就是了。”可汉文帝却顾左右而言他:“我只是想让他吃点苦头,便让他回来。”这算是什么意思?是要虐待刘长让他吃点苦头,还是要赦免他?汉文帝怎么说都对!可结果却是,刘长被关在大门封闭、暗无天日的囚车里,谁也看不到他在里面到底如何。到雍县时,县令打开封门,刘长已经“绝食而亡”了,没人知道是真绝食还是被饿死的……

事后汉文帝的反应更加奇怪,既然刘长是自己绝食而亡,周围的看押之人又能如何?可汉文帝却下令杀光了各县押送刘长而不予开封进食者。这是典型的杀人灭口,不是吗?如果没有汉文帝的默许或授意,谁敢在吃食上做文章、饿死皇上的亲弟弟?!汉文帝此举欲盖弥彰,恰恰说明刘长之死他脱不了干系,不是吗?个人认为,很可能就是汉文帝的那句顾左右而言他的话给了袁盎暗示,“路上让他吃点苦头”,让他回来,可没说让他一定活着回来,不是吗?否则袁盎与汉文帝的那段对话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综上所述,虽然史籍记载了一个仁慈的汉文帝,可从他对待自己娘舅薄昭的态度来看,恐怕这位仁君恐怕并不仁慈。薄昭之死与刘长几乎如出一辙,同样是“不忍加害”!可汉文帝怎么干的?命人去薄昭家哭活丧,硬是逼得薄昭自尽身亡了……由此可见,汉文帝默许或授意底下人活活饿死了刘长是很有可能的。既然是自己绝食而亡,汉文帝自然也不用背负“屠戮兄弟”的罪名!为自己立有巨大功劳的亲娘舅尚且难逃一死,何况一个与自己争夺皇位、有巨大利益冲突的弟弟?刘长之死汉文帝恐怕很难撇清干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