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计划生育条例2022(2022吉林三孩奖励政策)_产假_生育_政策

本文目录

  • 2022吉林三孩奖励政策
  • 2022年生育有哪些政策
  • 生育假期2022年新规定
  • 2022年吉林省产假最新规定是什么
  • 2022年吉林省生育津贴是按180天算吗
  • 2022年以前违反计划生育的处罚

2022吉林三孩奖励政策

2022吉林三孩奖励政策

  2022吉林三孩奖励政策,吉林支持各地依据现行普通公办托、幼机构保教费收费标准,对按政策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在子女3周岁或6周岁前,给予一定比例的激励奖励,2022吉林三孩奖励政策。

  2022吉林三孩奖励政策1

   吉林省三孩政策要求:

   做好法律法规调整衔接。 及时做好新修订的《吉林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与相关政策法规有效衔接,大力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全面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履职尽责,推动政策落实。

   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 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取消社会抚养费征收,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对违反法律法规生育三孩群体,已经依法作出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并执行完毕的,维持原处罚决定;已经作出征收决定但尚未执行完毕的,征收部分不予退还,未征收部分不再继续征收;

  尚未调查或作出征收决定的,不再进行受理、处理。要深入细致做好已缴纳社会抚养费、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等违法生育群体的政策解释和思想工作,依法依规处理好超生处罚等历史遗留问题,不留死角。

   健全人口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加强县以下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日间照料站等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抚幼养老功能,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落实生育登记制度,做好生育咨询指导,加快生育登记跨省通办。推进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出生一件事”联办。

   修订完善产假等制度。 在国家98天产假基础上,按政策生育女职工产假增至180天,男方护理假在15天基础上增至25天。选择有条件地区或企事业单位,率先实行父母育儿假试点,实施按政策生育的夫妻,在子女3周岁前,每人每年休20天育儿假。争取将我省纳入父母育儿假试点省份。

   均衡优质教育资源。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有效解决“择校热”难题。

   持托幼育协同发展。 综合学龄前儿童入园需求、办园条件及学制结构等因素 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推动托幼育协同发展。

   实施生育奖励政策。 支持各地依据现行普通公办托、幼机构保教费收费标准,对按政策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在子女3周岁或6周岁前,给予一定比例的激励奖励,省级财政将根据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提供婚育信贷支持。 支持银行机构为符合相关条件的注册结婚登记夫妻最高提供20万元婚育消费贷款,按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分别给予不同程度降息优惠。

   面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全面放开全省所有城市落户限制,省外户籍夫妇按政策生育子女在我省落户的,即可获得市民待遇。

   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 按政策生育二孩、三孩夫妻创办小微企业,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022吉林三孩奖励政策2

  吉林在去年重新修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并且公布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以应对人口的老龄化。

  根据这两项政策,在鼓励生育政策及支持方面,吉林提出了这么几项奖励:

  一是生育二孩三孩就发奖励。对按政策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在子女满3岁或6岁前,给予一定奖励。具体看各地的标准。

  二是给予贷款优惠。对符合条件的’夫妻,最高提供20万的婚育消费贷,并且一孩、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利息优惠不一样。这在全国也是少见的。

  三是税收减免。比如,生育二孩、三孩的夫妻,创办小微企业的,月销售额在15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

  四是全面取消社会抚养费,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脱钩。对违规生育三孩的,已依法征收抚养费的,维持原决定;如尚未调查或作出征收决定的,不再受理。以此提高生育的积极性。

  五是保障生育妇女休假的合法权益。女性职工产假增至180天,经本人申请、单位同意,还可以延长产假至1年,期间工资按75%发放,不影响调薪、晋升和计算工龄。男方可以享受25天的护理假。子女3岁前,还有 20天育儿假。这里,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吉林也在探索设立护理假。

  此外,在落户、教育资源等方面也会给予一定的照顾。

  2022吉林三孩奖励政策3

   优化生育政策

  强化以“一小一老”为重点的人口服务体系综合管理职能,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删除与三孩生育政策不适应的规定及相关处分规定;对边境线一定范围内有新生儿出生的家庭,按照省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完善保障措施

  明确应当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完善促进生育的配套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增加有关假期的条款,支持设立父母育儿假,延长产假及护理假;推动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高婴幼儿家庭获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健全帮扶制度

  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计划生育家庭,在现行法律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一是在老年人福利、养老服务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先照顾;二是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按照规定给予相应扶助,建立生活、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帮扶保障制度。

  此外,根据机构改革等情况,对涉及部门名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部分条款内容和表述进行了修改。

  根据吉林省的上述方案到,2025年,(吉林省)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4.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下降到千分之四以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显著降低,生育水平适当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到2035年,(吉林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及配套政策更加完备,服务管理机制运转高效,生育水平更加适度,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2/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下降到千分之三以下、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8个左右,优生优育、幼有所育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相适应。

2022年生育有哪些政策

生育政策:(一)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计划生育知识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相关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此外,每个省级行政地区还有相应的《xx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因此,需要全面落实二孩政策,需要将以上的法律修订方可。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生效,至于具体的实施措施,地方人大将对修订《计划生育条例》,对二孩的政策的执行进行细化规定。全面放开二孩后,也要等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正式实施后出生的“二孩”才是合法的。如果夫妻双方都不是独生子女,想要二孩,可要算好时间。(二)计划生育知识包括二孩政策不等于二胎政策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此次全会公报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也就是说,允许“二孩”而不是“二胎”,例如已经生育双胞胎的夫妻就不能再次生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条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生育假期2022年新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一、国家规定的产假有多少天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二、各地区产假的规定

1、广东产假多少天

广东《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八十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产假。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80天,合计178天。

2、安徽产假多少天

安徽《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对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应当给予以下奖励:

(一)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基础上,延长产假六十天;

(二)男方享受十天护理假;夫妻异地生活的,护理假为二十天。

职工在前款规定的产假、护理假期间,享受其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

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60天,合计158天。

3、北京产假多少天

北京《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女职工按规定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十五天。女职工及其配偶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一至三个月。

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30天,合计128天。但经有关单位同意,可以再增加1--3个月的假期。那么北京产假是128天到7个月。

4、上海产假多少天

上海《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七天。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还可以再享受生育假三十天,男方享受配偶陪产假十天。生育假享受产假同等待遇,配偶陪产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

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30天,合计128天。

5、四川产假多少天

四川《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女方生育假6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 20天。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即在原来98天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60天,合计158天。

了解产假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好的帮助准爸爸和准妈妈们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2022年吉林省产假最新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吉林省女职工的产假天数是由《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的基础产假及《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额外增加产霰组成。一般来说,吉林省的妇女,可享受的产假天数=国家基础产假98天+吉林额外增加产假60天=158天。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职业女性休产假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由社保统筹基金报销相关医疗费和发放生育津贴;职业女性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承担。

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妥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六条 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女方生育假6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2022年吉林省生育津贴是按180天算吗

不是180天。
剩余津贴根据产假天数来算。如果单位按国家产假标准,是按98天算。如果单位按照吉林省产假标准那就是98天加60天等于158天。
吉林省女职工的产假天数是由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的基础产假及《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额外增加产假组成:
1、基础产假: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额外增加的产假:根据《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女方生育假6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2022年以前违反计划生育的处罚

城镇居民按下列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
1、生育一胎的,缴纳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社会抚养费;
2、生育第二胎的,缴纳三万元以上六万元以下社会抚养费;
3、生育第三胎及其以上的,缴纳六万元以上十二万元以下社会抚养费;
农村居民按下列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
1、生育第一胎的,缴纳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社会抚养费;
2、生育第二胎的,缴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社会抚养费;
3、生育第一胎及其以上的,缴纳三万元以上六万元以下社会抚养费;
4、有配偶者与他人生育的,城镇居民缴纳十二万元社会抚养费;农村居民缴纳六万元社会抚养费;
5、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的,一方为农村居民,另一方为城镇居民,按照城镇居民的征收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
6、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其他再生育条件,但未经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而再生育的,缴纳一千元社会抚养费;未达到间隔期生育的,缴纳三千元社会抚养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