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边界的划分与中国的损失(中朝边界的介绍)_边界_中国_越南

本文目录

  • 中朝边界的介绍
  • 中朝边界的概述
  • 中越边境划分的得与失
  • 中国和朝鲜的分界线是什么
  • 中朝边界为什么是虚线,中越边界划分中国得失,中蒙
  • 中国和朝鲜的分界线是哪里
  • 中国与朝鲜边境划界长白山和天池区域,谁得到长白山和天池区域大,中朝边境划分谁占便宜了

中朝边界的介绍

中朝边界,指中国与朝鲜两国之间的边界,总长约1420公里。中国丹东是中朝边境上的最大城市,也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中朝边界历史上经历过多次较大变更,现在的边界大体形成于明代,具体定型于20世纪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签订的中朝边界条约。

中朝边界的概述

中朝边界长1,420公里,是全部朝鲜边界线中最长的一条。中朝边界比朝韩非军事区(三八线)(250公里)长1170公里,比俄罗斯-朝鲜边界(17公里)长1403公里。中朝边界占全部朝鲜边界长度的84%。
中朝边界主要依图们江、长白山和鸭绿江等地势划分。总长521公里的图们江则只有河流未端的17公里不是中朝边界,占有中朝边界总长度的37%。而总长795公里的鸭绿江皆作为中朝边界,占有中朝边界总长度的56%。而剩下来的7%,即107公里,便是由长白山组成,是中朝边界中唯一一段不是由河流组成的边界。中朝边界的地势起伏,由西至东组成中朝边界的河流或山脉分别为鸭绿江、长白山和图们江。中朝边界以西南面鸭绿江的入海处作为起点,一直延伸至鸭绿江源头。而长白山一段的中朝边界海拔都超过2,000米。到了图们江一段,自图们江源头到最接近日本海的17公里河段为止,中朝边界的海拔都是渐渐下降的。中朝边界的东北终点为中俄边界和朝俄边界的起点。
中朝边界与俄朝边界及作为朝韩边界的朝韩非军事区非常不同,中朝边界的防守相比起这两个国界少得多。因此,相对于前二者,朝鲜与中国的商人亦能较自由的穿梭于朝鲜与中国之间。而不少朝鲜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亦是经中朝边界中最大的城市丹东进行的,丹东亦拥有很多中国与朝鲜合营的企业。纽约时报曾称中朝边界是朝鲜“通往外界的生命线”(lifeline to the outside world)。
在彼得·海斯勒到访丹东期间,他发现在中朝边界居住的中国新婚夫妇会“乘坐租用的船、把救生衣穿在他们的婚礼服装上,并到朝鲜拍下婚姻照片”。中朝友谊桥是一条连接中国丹东市和朝鲜新义州市的桥。此桥横跨鸭绿江,并且成为了中朝边界中其中一个最特别的景点。而鸭绿江断桥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现今被用作观赏台。

中越边境划分的得与失

中越边界历史 1999年解决陆地边界问题(资料) 越南从中国宋朝独立以来,边界曾经几度变动。 宋朝时期,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土酋侬智高叛乱,被宋朝平定,安南向中国提出了广源(今越南高平省)、两峒(广西那坡县附近)的领土要求,宋朝皇帝以广源(今越南高平省)偏远难守,将广源州赐予安南。 元末明初,越南乘中国内乱,越过边界二百余里,占领中国的禄州(今越南禄平县)和西平州(今越南谅山),将国界从现越南谅山西南的鬼门关推进到今天的镇南关(友谊关)附近。越南还占领中国广西思明府所属的六县(今越南脱浪县等沿现中越边界各县)。 明朝期间,越南趁中国从越南撤军,还占领中国云南的宁远州(今越南莱州及其莱州以北地区)。 明朝后期,越南发生内乱,内乱的一方安南王将广东的六峒地区(现在广西的北仑河以北一直到广西的江平)还给中国,在云南方向,将蝴蝶、普园(中国云南麻栗坡以北)归还中国。 清朝初期,云南建水县外六猛(今中国的金平县、越南的封土县一直到越南莱州以北的地区)内附,也就是明朝云南的宁远州回到中国。 清朝雍正年间,越南向云南推进边界,从大赌咒河(位于越南黄树皮县和河江以南)推进到小赌咒河(现云南马关城外小赌咒河),雍正皇帝以越南“累世恭顺”,将小赌咒河以外的中国领土赐予越南。 法国侵略越南时期,清朝出兵抵抗法军,在黑旗军的帮助下,占领了越南北方。但是法国也占领中国台湾的澎湖地区,切断了大陆和台湾的联系,并全歼了中国南洋水师。所以李鸿章和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条约规定中越边界在现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因为中越边界在历史上从没有全面勘定过,中国的勘界官员一边准备谈判,一边派出军队占领边界附近的有利地形和越南界内对我国非常重要的地区。 中国的勘界官员根据《中法新约》中规定中越边界在现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原则,首先向法国提出了从谅山到高平一线全部划归中国的方案(这一方案可以收回从宋朝以来丢失的全部中国领土)。法国谈判官员没有同意;后中国的勘界官员又提出了将越南的文渊县等三县(现在越南的同登县等三县)划归中国的方案,法国谈判官员开始同意,但是后来又耍赖,最后条约中还是没有收回。因此中法(越)边界条约中国方面的得失是: 在广东方向(现在已经全部划归广西省)上,越南的飞地江平、黄竹、石角、句冬(现在广西钦州的江平、黄竹)划归中国。清史说:广东西南江平、黄竹一带,从思勒拓展边界到海,南北计四十里,东西共六十里。 在十万大山中,有一块三不管地(即广东不要、广西不要、越南不要),条约规定这块地区划归中国,十万大山分茅岭、峒中(现广西峒中)都划归中国。嘉隆河八庄等各处越民,因恐惧法国人,而华人有同文同族,所以纷纷向中国官员提出不愿意受法人统治,纷纷改换清朝服装,当中法勘界官员现地勘查边界时,越民均指认边界在南,而把自己村庄划在中国。这种情况在边界沿线多次出现,使中国收回许多领土。清史上说:广东钦州界之西境分茅岭、嘉隆、八庄一带,拓展边界到嘉隆河,南北计四十余里,东西计三百余里。 在广西方向镇南关处,都是险要的高山,是边防重地。在清朝谈判官员的努力下,镇南关东西数十公里内,中国边界向越方推进了二十到五十里,使很多险要的地段划归中国。 清史说:镇南关东界原在米强山,现在拓展到派迁山,拓展领土五十里。西界各口拓展二十里。并划出斜线往西北方向和云南边界相接,斜线比历史边界拓展二十到五十里,凡是线内的村庄不管中方还是越方,全部归中国。 广西龙州西侧金龙洞为边防要地,历史上为中国管辖,但是当地土官借给越南高平下琅州抵债,该地位于丹桂山脉中,长60余里,是一个非常险要的隘口,该地包括九十个村庄。在谈判官员的努力下,该地和里板三村全部收归中国。 在云南方向上,中国收回了第二段的漫冲、董纽两寨(这两寨已经被安南侵夺四十余年,纵横三十里);第三段定界于绿水河东,拓展边界四十余里;第四段,将田蓬、沙人寨等六个村庄划归中国,拓展边界三十多里。以上共拓展边界一百多里,中国没有丢失土地。 中国收回了麻栗坡的都龙、猛峒、南温河,从南丹山以北、西至越南狗头寨(位于小赌咒河)、东至越南清水河(现在老山下)一带地方,均归中国管辖。这段边界位于大小赌咒河之间,原来中国的南狼,孟康等地还是没有收回,收回面积约为600平方公里,没有收回的地区为400平方公里。(明朝大小赌咒河之间1000平方公里原属于中国,清初雍正皇帝赐予越南) 云南建水县外六猛(今中国的金平县、越南的封土县一直到越南莱州以北的地区)自乾隆年间内附以来,一直接受中国管辖。但是中国为了换取麻栗坡南面的都龙、猛峒、南温河地区,这段地区作出妥协,将六猛中的三猛(猛赖(越南莱州),猛梭(越南封土县)等)划归法国。清政府认为,麻栗坡南这块领土较为肥沃,不仅收回了领土,而且可收地利。而三猛土地,全为山地,不便于管辖,而且当时三猛的土酋在1840年时又向越南外附,并接收了越南的官职,同时也接收中国的官职,属于两国共管地。总之,三猛的丢失使中国损失土地面积总共1600平方公里。 所以,总的来看,云南方向上不包括中国老挝边界共损失1000平方公里。针对广东广西方向来说,这次划界是对中国有利的。 因此,清法越南划界对中国来说,得失的土地面积大体相当,但是中国得到的均为靠近海岸和盆地的肥沃土地,而越南得到的是不易管辖的山地(当地傣人既对汉人又对越人反感)。而且,在划界时,由于边界沿线越人恐惧法国人的统治,纷纷易服,要求接受中国的管辖,所以沿原界许多越南村庄都在划界时划归中国。从中国的史书上看,清政府对这次划界是比较满意的,认为不包括勘界时法国作出的让步(实地勘查时,由于清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形且当地越民不愿意接受法国人统治,勘界时中国已经赚得部分土地),清朝收回的土地何止数百里。法国人的史书上说:我们在划界时给予了中国以广泛的领土优惠。实际是,得失土地大体相当,但中国得到的土地较优。 建国以后,越南认为这次划界对越南不公平,越南吃亏了。对中国提出了广泛的领土要求。而1979年,中国认为有争议的领土只有五平方公里。 经过1979年-1989年的中越战争,中国占领了大部分的边界骑线点,如广西与越南交界的庭毫山、法卡山;云南和越南交界的扣林山、罗家坪大山、老山、者阴山、这些制高点均为我军控制,边界上存在的争议地区,如与越南黄树皮交界的楠木坪等,总计新增争议地区200多平方公里,这些领土均是中国军人流血牺牲换来,且全部为我控制。 1999年的《中越陆地边界条约》彻底解决了中越陆地边界问题。 总的来说还是我国有利。

中国和朝鲜的分界线是什么

分界线包括长白山、鸭绿江、图们江等山地和河流。中国与朝鲜两国之间的边界,总长度约1420公里,辽宁省丹东市是中朝边境上最大的城市。

其中,图们江部分总长521公里,占有中朝边界总长度的37%。鸭绿江部分总长795公里,占有中朝边界总长度的56%。长白山部门为107公里,占中朝边界的7%,是中朝边界中唯一一段不是由河流组成的边界。

中朝边界的地势起伏,自西向东分别为鸭绿江、长白山和图们江。中朝边界以西南面鸭绿江的入海处作为起点,一直延伸至鸭绿江源头。而长白山一段的中朝边界海拔超过2000米。到了图们江一段,从图们江源头到最接近日本海的17公里河段为止,中朝边界的海拔都是渐渐下降的。


扩展资料

最接近朝鲜边境的中国城市

最接近朝鲜边境的是丹东市,与朝鲜隔江相望,与朝鲜半岛有300公里的边境线。站在鸭绿江大桥上,不小心踩到国界线,便踏出了国门。

丹东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丹东地区东西最大横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0公里,总面积15222平方公里。

丹东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养老胜地”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朝边界


中朝边界为什么是虚线,中越边界划分中国得失,中蒙

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自治区罢了。
未定界限,大概这个意思吧。。
朝鲜半岛北部自古就是中国的。

中国和朝鲜的分界线是哪里

中国和朝鲜的分界线包括长白山、鸭绿江、图们江等山地和河流。中国与朝鲜两国之间的边界,总长度约1420公里,辽宁省丹东市是中朝边境上最大的城市。

其中,图们江部分总长521公里,占有中朝边界总长度的37%。鸭绿江部分总长795公里,占有中朝边界总长度的56%。长白山部门为107公里,占中朝边界的7%,是中朝边界中唯一一段不是由河流组成的边界。

中朝边界的历史:

从朝鲜半岛形成统一国家算起:大体上,新罗全盛时疆域北至大同江下游。高丽全盛时将西北疆域扩至鸭绿江下游。朝鲜(朝鲜王朝)全盛时疆域北至鸭绿江、图们江。

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屡屡要求中国将长白山和天池的一部分割予朝鲜。1962年,周恩来来到平壤与朝鲜政府签订《中朝边界条约》,将部分长白山和天池割予朝鲜,形成了今天的中朝边界。

中国与朝鲜边境划界长白山和天池区域,谁得到长白山和天池区域大,中朝边境划分谁占便宜了

中国占4/5,朝鲜占1/5,原来都是中国的,后来朝鲜说长白山是金日成战斗过的圣地,希望中国分一部分给朝鲜,出于革命友谊和地缘政治考虑,给了1/5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