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太后的生平简介谁知道?窦婴的简介_太后_皇后_汉武帝

本文目录

  • 窦太后的生平简介谁知道
  • 窦婴的简介
  • 汉武帝和窦漪房什么关系 他们之间发什么过事 介绍下窦漪房的专政
  • 窦婴简介 关于窦婴简介
  • 窦婴这个人咋样
  • 汉武帝为什么要灭忠臣窦婴九族
  • 汉武帝时期的名人 完整多些 最好附带些说明简介

窦太后的生平简介谁知道

  1. 简介:

    孝文窦皇后(?—前135年),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人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皇甫谧言,云窦后名猗房。

    汉惠帝时窦姬以家人子身份入宫伺候吕太后,后被赐予代王刘恒。刘恒即位后窦姬被立为皇后。景帝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建元元年,汉武帝即位,尊其为太皇太后。窦太后与汉文帝刘恒育有一女二男:长女馆陶长公主刘嫖,长子汉景帝刘启、少子梁孝王刘武。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与汉文帝合葬霸陵。

  2. 生平:

    吕后时期

    以赐代王

    孝文窦皇后,名不详(《史记索隐》云名猗房 )。约汉高祖初年出生于清河郡观津县。其父早年经历秦朝动乱,隐居于观津不问世事,过着清贫垂钓的生活,后来却不幸坠河而死。窦皇后有兄弟二人,兄名窦长君(《史记索隐》云名建,字长君),弟名窦广国,字少君。

    汉高祖去世后,惠帝刘盈仁善,吕太后掌揽大权。这时,窦氏以良家子身份入汉宫伺候吕太后,称为窦姬。后来,吕太后欲释放一批宫人出宫,并将她们赏赐给诸侯王,窦姬也在其中。窦姬因为自己的家乡清河郡离赵国较近,故而请求负责遣送的宦官务必将自己的名籍放到去赵国队伍的名簿中。宦官临了却忘了此事,将窦姬安排到了去代国的队伍中。名簿上奏之后,诏书应允。队伍将要出发时,窦姬才得知此事,哭泣着埋怨宦官,不想去代国,因有诏书的强制命令在,窦姬才不得不往。

    独幸生子

    代国国王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刘恒,高祖十一年(前196)打败陈豨平定代地,建都中都,始立代国,并封时龄八岁的刘恒为代王。受诏去代国的宫女,除了窦姬以外还有其余四人。然而到达代国之后,代王刘恒唯独宠幸窦姬。荣宠中的窦姬很快便为刘恒生下了一女,取名刘嫖。孝惠帝七年(前187),窦姬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刘启。后又育有一子,名刘武。在此期间刘恒的王后亦先后生下四子,然而王后早逝,刘恒也未复立王后。

    文帝时期

    立为皇后

    高后八年(前180年),吕雉去世。群臣拥护代王刘恒回京即位,是为汉文帝。文帝即位数月后,有司上书请立太子,此时,先王后所生四子皆先后病逝。一番议论之后,有司认为窦姬所生长子刘启纯厚慈仁,可立为太子。文帝表示许可,并于元年(前179年)正月(汉武帝太初改历之前汉朝以十月为岁首)立刘启为太子,赐予天下已为人父的百姓爵位一级,封母舅薄昭为轵侯。

    因文帝未立而王后先死,故而文帝即位之后一直没有皇后。立太子毕后,三月,有司上书文帝请立皇后。薄太后借此对文帝说:“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于是,文帝立窦姬为皇后,并因此赏赐天下鳏寡孤独贫穷困苦以及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和九岁以下的孤儿布匹绢帛、粮食和肉类。

    其后,窦皇后的女儿刘嫖被封为长公主,封邑馆陶。文帝二年(前178年)三月,奏可有司之议,窦皇后的次子刘武被立为代王,立二年徙淮阳王,后于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徙为梁王。

    惠及家族

    由于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并葬在家乡津观。薄太后便下诏命令有司追封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让清河郡为窦皇后的双亲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长丞侍奉看守,一切礼法皆按薄太后为父亲灵文侯所置灵文园的制度。

    窦皇后早年离家,和自己的兄弟也再没有往来。在她被册封为皇后之后,她的弟弟窦广国还在给别人做仆役。窦广国四五岁的时候,因为家里贫困,父亲早死,被人抢夺拐卖,家中亦不知他被卖往何处。经过十余次的转卖,广国最后被卖到宜阳。在为其主人做工的时候险些遇难,算卦后得知自己将要封侯。于是跟随主家来到长安。到长安后听闻新皇后姓窦,为津观人,便知皇后是自己的姐姐。于是书陈幼时事上予皇后。窦皇后将此事告知文帝后,文帝便诏广国来见,悉问旧事,皆能回答上来。并说幼时姐姐离家前曾讨来藩汁为自己洗头,又要来食物给自己吃,而后才安心离去。窦皇后听后拉着窦广国痛哭流涕,文帝感动,赏赐窦广国很多财物田地和房宅,后又赏赐与窦皇后同祖的窦氏兄弟,让他们迁居到长安。并在周勃、灌婴等人的建议下,挑选品德高尚的长者及行为端正的士人与之相处,使窦氏兄弟在耳濡目染下不过仗势而骄,成为谦虚礼让的君子。

    宠衰失尊

    后来窦皇后因病失明,文帝对其宠爱也逐渐衰退。文帝宠幸邯郸的慎夫人和尹姬,甚至让慎夫人与皇后同席而坐。有一次文帝游上林苑,窦皇后与慎夫人随从。待入席时,郎署长依照在宫中时布置皇后与慎夫人的席位。袁盎却将慎夫人的席位往后移了一点,慎夫人看见后非常生气,不肯入席,文帝亦非常气愤,直接回了宫中。袁盎对文帝说了一番尊卑应该有序才能上下和睦的道理,又建议文帝宠幸慎夫人可以用赐予她财物来表示。

    景帝时期

    尊皇太后

    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乙亥,汉文帝崩于未央宫,太子刘启即位,尊窦皇后为皇太后。并封窦太后的弟弟窦广国为章武侯,又因窦长君已去世,于是封长君之子窦彭祖为南皮侯。

    宠溺少子

    窦太后非常宠爱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赏赐给他的财物不计其数。梁王得宠,大兴土木之事,国土更达四十余县,出行的规格比于天子,珍宝财富比京师还多。

    欲嗣梁王

    景帝三年(前154年),尚未立太子,刘武入朝,景帝曾酒后言将来自己离世后便将帝位传予梁王,梁武与窦太后听后皆大为欢喜。太后的侄子詹事窦婴却说:“汉法规定,帝位传给长子、长孙,现在陛下怎可传给弟弟,擅自搞乱高皇帝的规定呢!”窦太后闻之心里很不愉快,并由此憎恶窦婴,窦婴亦嫌官小而以借病为由辞官,窦太后便在进出宫的名簿上将窦婴的删除。景帝七年(前150年)十月,梁王再次入朝朝见景帝。因为窦太后宠爱的缘故,景帝批准了梁王欲留京师的请求。次月,景帝废黜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想让少子做皇帝的窦太后便对景帝说:“我听说殷商的制度亲其兄弟,周朝的制度尊其祖先,其道理是一样的。百年之后,我把梁孝王托付给你。”其意便是欲让景帝立其弟,时为楚相的袁盎认为不适,便上书劝阻景帝,窦太后的提议受阻,此后也再未提让梁王作继承之事。景帝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后,梁王怨恨袁盎等阻扰他为嗣的大臣,便与谋臣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刺杀袁盎,袁盎最终被梁国的刺客刺杀在安陵郭门外。景帝查出真相后怨恨梁王,使韩安国通过长公主刘嫖向窦太后谢罪才得以宽恕。

    推荐窦婴

    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景帝览便诸窦子弟才能没有能超过窦婴的,窦婴因之前被窦太后削了名簿,便称病言不堪重任。窦太后由是惭愧。后景帝拜窦婴为大将军。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以军功封窦婴为魏其侯。后元元年(前143年),桃侯刘舍被免丞相之职,窦太后多次向景帝提议拜窦婴为丞相。景帝说:“太后难道认为我有所吝啬而不让魏其侯当丞相吗?魏其侯这个人骄傲自满,容易自我欣赏,做事草率轻浮,难以担此重任。”最终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

    帝杀吾子

    得到景帝宽恕后的梁王欲入朝请罪,行至函谷关时改乘布车,只带两名骑士入长安,并藏匿于长公主(刘嫖)家。景帝的使者徒见车架未见梁王,窦太后哭着说:“帝杀吾子!”景帝因此忧惧害怕。梁王此时方背着刑具待罪于宫阙下,太后与景帝得知梁王安然后便大喜。然而兄弟间的关系却不能再回到从前。景帝中六年(前144年),因景帝拒绝梁王留滞京城,梁王回封地不久便因病去世。窦太后整日哭泣,极为悲哀,并拒绝吃饭,说:“帝果杀吾子!”景帝哀伤害怕,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与长公主商议,决定分梁国为五个国家,分别封梁孝王的五子为王,而梁孝王的五个女儿皆食汤沐邑。并奏告窦太后,太后这才开心起来,还因此加了一餐。

    喜好黄老

    因窦太后喜欢黄帝、老子之言,故要求景帝与诸窦子弟不能不读黄帝、老子之书,并尊其中道理。景帝时有一位研究《诗》的博士叫辕固(辕固生)。一日,窦太后将其召来问《老子》,辕固说:“这不过是平常的言论罢了。”窦太后怒道:“它怎么能比得上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气愤之余便让辕固入兽圈刺杀野猪。景帝知道后因碍于太后发怒而辕固并无罪过,于是赐给辕固锋利的兵器。辕固入兽圈后只一刺,野猪即毙命。太后没有说话,也没理由再治辕固的罪,只得作罢。终景帝一朝,因为窦太后的缘故,诸位儒家博士皆在官待问,没有被重用的。

    武帝时期

    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春正月甲子,汉景帝崩于未央宫。太子刘彻即位,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

    勿奏东宫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欲推新政。由于一系列的动作影响到了权贵们的利益,因此毁谤魏其侯等人的言语每天都传到窦太后的耳中。而窦太后喜欢黄老学说,新政推崇者与之理念不同,窦太后由是不悦。到了建元二年(前139年),赵绾上书武帝言勿将政事禀奏给太皇太后。窦太后大怒,暗中找到赵绾及王臧的过错,责备武帝说:“他们这是要当第二个新垣平呀!”将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下狱,其后二人自杀,丞相窦婴、太尉田鼢被免职。并任命柏至侯许昌当了丞相,武强侯庄青翟当了御史大夫。而武帝所推行的新政亦全部废除。

    合葬霸陵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丁亥,窦太后崩。与汉文帝合葬霸陵。遗诏将自己东宫所有的金钱财富都赐予自己唯一还在人世的女儿,大长公主刘嫖。

窦婴的简介

魏其侯词条   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七国反叛,皇上考察到皇族成员和窦姓诸人没有谁像窦婴那样贤能的了,于是就召见窦婴。窦婴入宫拜见,坚决推辞,借口有病,不能胜任。窦太后至此也感到惭愧。于是皇上就说:“天下正有急难,你怎么可以推辞呢?”于是便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赏赐给他黄金千斤。这时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都退职闲居在家,窦婴就向皇上推荐起用他们。皇上所赏赐给的黄金,都摆列在走廊穿堂里,属下的小军官经过时,就让他们酌量取用,皇帝赏赐的黄金一点儿也没有拿回家。窦婴驻守荥阳时,监督齐国和赵国两路兵马,等到七国的叛乱全部被平定之后,皇上就赐封窦婴为魏其侯。这时那些游士宾客都争相归附魏其侯。汉景帝时每次朝廷讨论军政大事,所有列侯都不敢与条侯周亚夫、魏其侯窦婴平起平坐。
  窦婴:(?-前131)西汉大臣。字王孙。观津(今河北衡水东)人。窦太后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认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推崇儒术,反对道表法里的黄老学说,为窦太后贬斥。后因罪被杀(一说病死)。
  看汉武大帝,所以会注意到窦婴,看了汉书和史记,汉书怎么都是照抄史记的,几乎连细节都没有新的增补。
  窦婴是个很有义气的人,写他的事迹有三件都是说他因为义气而损伤自己的利益的,首先是在汉景帝要传位给梁王的时候,是他站出来反对,坚持原则,虽然这件事维护了汉天子的利益,维护了世界和平,但因为得罪了太后,并没有得到赏赐,反而被开除了户口,取消了他的打工资格。
  第二次他站出来为他的学生刘荣说话,但得罪了汉景帝,被认为很难和新太子一条心,本来有希望提升为丞相的,因为这件事,而被认为是不够持重,——窦太后这次站在了窦婴的一边,认为他有当丞相的才能,而皇帝说:难道我会吝啬一个丞相的职位给窦婴么,是因为他不够庄重,其实这样的解释很有问题,因为窦婴是前任的太子太傅,皇帝怎么会选择一个不够持重的人作为太子太傅呢?
  第三次是为了灌夫——这个名字听起来真像个园丁,——灌夫得罪了丞相田蚡,田蚡要杀掉灌夫,因为是朋友窦婴第三次出头,也是他最后一次出头,结果是被糊里糊涂的弃市。
  窦婴会打仗,喜欢儒学,非常慷慨,不很娇嗔放肆,经常能够讲出大道理,但轮到实际问题他总是站错了队,即是他明白自己是在以弱敌强也会经不住道德底线的摧残而去与强权抗争。
  这个令人惋惜的历史人物,不成熟的政治家。
  崔鹏子说:不怕办错事,就怕站错队。
  魏其侯之领地原为琅玡郡的魏其县,但因封侯的关系,魏其县改为魏其国,窦婴不称魏其县侯;武安侯之领地原为魏郡之武安县,亦以封侯之关系,武安县改为武安国,田蚡不称武安县侯。
  窦婴之死
  西汉前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这些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和人才,辅佐高、惠、文、景数代皇帝,开天辟地,建功立业,才成就了武帝的辉煌盛世。他们是大汉王朝的功臣。但是,这些功臣并非都有一个好的归宿和结局。其中窦婴就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悲剧人物。他是外戚,曾经权倾朝野,最后却落得满门抄斩的结局,窦婴之死成为武帝时期的一大疑案。窦婴之死起因于灌夫在丞相田蚡婚宴上的一次闹酒,之后以伪造先帝遗诏定罪。而制造这个冤案的背后操纵者就是丞相田蚡。作为外戚集团势力的新兴代表,丞相田蚡早把没落外戚窦婴看做是眼中钉。
  窦婴起去,欲麾灌夫同出。田蚡乃令骑卫押灌夫置警署(“传舍”),召长史(掌事)曰:“今日召亲室饮宴,乃奉王太后诏。灌夫骂座,是大不敬。”遂以大不敬论罪,当斩首弃市。灌夫被系于狱中,乃不得首告言田蚡“阴事”。�
  窦婴乃以金使宾客请托于廷尉,惟诸吏皆为田蚡耳目,莫可得解。
  窦婴决志救灌夫。其夫人劝曰:“灌将军得罪丞相,与太后家忤,岂可救邪?”窦婴曰:“侯位自我挣得,即自我丢之,无足恨悔!我绝不令灌夫独死,而我独生”。遂转移家人、变散家产,然后潜身出家上书皇帝。�
  武帝见书召人,窦婴哭诉灌夫之善,言其醉饱失言,而丞相因他事诬罪之。上然之,赐窦婴食。曰:“双方都是亲戚,其是非可至太后朝宫(东朝廷)申辩之。”�
  至王太后宫前,武帝主持,双方陈词。窦婴先为灌夫辩护。田蚡则大毁灌夫平素横行不法事,目无君后大逆无道。窦婴辩不过,自度已不可挽回,因揭露田蚡与淮南王交往受金谋变之阴事。�
  田蚡跪拜武帝前,曰:“当今天下太平,作为肺腑之臣,所好非权力,只好音乐、狗马、田宅、倡优巧匠之属。而窦婴、灌夫则招聚天下勇士、豪强,日夜讲论政局,腹诽而心谤。不仰视天即俯画于地,睥睨东西两宫之间,希图天下有变,而欲以废立大功。臣乃不知窦婴究欲何为!”�
  于是武帝问在座大臣,两人孰是?御史大夫韩安国曰:灌夫旧有军功,若非有大罪,仅争杯酒不足诛也。但丞相言灌夫通奸猾,侵小民,家资亿万,横行颍川,凌犯宗室,侵欺皇家骨肉,此乃枝大于本,不折必劈。唯明主裁断之!�
  内史郑当时欲暗护窦婴,见势不敢坚持。其余大臣皆不敢发言。武帝乃怒斥郑当时曰:“公平日数言窦、田长短,今日到朝廷公论其是非,局促竟如新驾辕之小马驹!我要一并斩灭汝属!”遂罢朝。�
  帝入东宫请食并汇报于太后。太后盛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已敢如此欺吾弟。我死后,皆鱼肉之矣!难道皇帝是无态度之石人木偶乎?今日皇帝主持,辩论竟无结果!若在你身后,大臣还有可信者乎?”�
  武帝谢罪曰:“因双方都是宗室外家,故廷辩之。不然,此一狱吏之事耳。”于是召郎中令石建,分别议双方廷辩事。(郎中令,主禁军也。)�
  田蚡退朝出,候韩安国于宫门,召其同车,怒责曰:“窦婴已是老秃翁,何为惧之,首鼠两端?”安国曰:“今人毁君,君亦毁人,如贾竖妇女争骂,何其无大体也?”田蚡谢曰:“争时慌急,不计所言。”安国任御史大夫,乃田蚡之力也。�
  又安国曾为梁王相,为梁王事联络长公主,以有能力曾为窦太后及窦氏长公主所倚重。故其临事,两面讨好。�
  于是武帝命御史,以窦婴当廷所言不实,欺谩君上罪,下狱。窦婴再求见皇帝,皇帝不见。在景帝临终时,曾有遗诏赐窦婴,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窦婴乃使子侄通过陈皇后上书言之,皇帝再召见。�
  武帝乃命调阅尚书大行(秘书处档案),不见此遗诏原件。惟有诏书藏于窦家,家丞封存,报上。大行乃弹劾窦婴伪造先帝诏书,罪当杀头弃市。遂以十二月晦日,弃市于渭城(咸阳)。

汉武帝和窦漪房什么关系 他们之间发什么过事 介绍下窦漪房的专政

汉武帝刘彻的父亲是汉景帝汉景帝刘启,刘启是窦太后(窦漪房)的长子,所以汉武帝是窦太后的亲孙子。

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皇太子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刘肇尊窦皇后为皇太后。皇太后临朝,尊母沘阳公主为长公主,赐汤沐邑三千户,兄窦宪,弟窦笃、窦景,皆显贵且拥有实权。

窦氏一族更密谋不轨,却在永元四年(92年),事发而被诛杀。永元九年(97年),窦太后逝世,未及下葬,当年忧死的梁贵人姐姐梁嫕上书陈述梁贵人枉殁之状。

太尉张酺、司徒刘方、司空张奋上奏,依汉光武帝废黜吕雉的事例,欲贬去窦太后尊号,不宜归葬先帝。百官亦多附和上言。

汉和帝却亲手下诏曰:“窦氏虽不遵守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我奉事十年,深深地考虑大的原则,在礼方面,臣子没有贬低尊上的记载。有恩德不忍离析,有仁义不忍亏待。前世上官太后的父亲和燕王谋反被诛,太后年少,又是霍光外孙,也没有受到降黜。大家不要再议论了。”

于是窦皇后得以汉章帝与合葬敬陵。

扩展资料

汉武帝成就

汉武帝在位期间(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创设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在经济上,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由官府垄断盐、铁、酒的经营,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立太学。对外,汉武帝采扩张政策,除与匈奴长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

此外,还有创设年号、颁布太初历等举措。但他崇信方术、自奉奢侈,兼以穷兵黩武,引发统治危机,晚年爆发巫蛊之祸,后因对外扩张受挫而颁《轮台诏》。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

窦婴简介 关于窦婴简介

1、窦婴西汉大臣,字王孙,清河观津(今河北衡水东)人,是汉文帝皇后窦氏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wèi jī hóu】。武帝初,任丞相。

2、元光三年,窦婴至交灌夫因在酒席中对田蚡出言不逊,被田蚡以罪逮捕下狱,并被判处死刑。窦婴倾全力搭救灌夫,并在朝会上就此事与田蚡辩论。但由于王太后的压力,灌夫仍被判为族诛。窦婴乃以曾受景帝遗诏“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为名,请求武帝再度召见。但尚书很快就发现窦婴所受遗诏在宫中并无副本,于是以“伪造诏书罪”弹劾窦婴。元光四年初,窦婴被处死。

窦婴这个人咋样

很直爽,有点意气用事,和比公孙弘的圆滑相比他显得有点傻。窦婴人还是不错的,可是他碰到武帝刘彻,活该倒霉。

汉武帝为什么要灭忠臣窦婴九族

主要原因是灭外戚,集威权!

1、窦氏家族是汉代初期继吕氏灭亡之后崛起的第二个外戚勋贵,枝系繁茂,权力庞大,甚至直接决定着帝位的兴废。

2、武帝欲成帝王之业,必须先集权,窦婴作为窦太后之后的外戚家族的代表,位高权重,有着可以左右朝堂的影响力,威胁到汉武帝的帝位与集权,灌夫案、假诏案只是杀死窦婴的两根稻草,且余威之下秒灭阿娇与王氏之族类。

3、窦婴被杀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他是皇太后窦漪房的侄子,当初窦太后想立自己的小儿子梁王为皇帝,汉武帝做了皇帝之后,无法拿自己奶奶出气,窦婴就成了替死鬼;

第二,窦婴和灌夫关系好,而灌夫又得罪了王太后的弟弟田玢,田玢是汉武帝的舅舅,王皇后嫁给汉景帝是二婚,也有帮母后树立威风的一面;

第三,从吕后专政吸取教训,汉武帝同样可以遏制外戚弄权,别看王皇后是刘彻亲妈,就是杀鸡给猴看的道理,杀窦婴也是在警告田玢。包括汉武帝后来逼死卫子夫,杀死钩戈夫人也是这个道理。

4、而且据说历史上的汉武帝并没有诛灭窦婴九族,只是杀了窦婴一人而已。窦婴死于公元前131年。

扩展资料:

窦婴

窦婴(?—公元前131年),西汉大臣,字王孙,清河观津(今河北衡水东)人,是汉文帝皇后窦氏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wèi jī hóu】。武帝初,任丞相。元光三年,窦婴至交灌夫因在酒席中对田蚡出言不逊,被田蚡以罪逮捕下狱,并被判处死刑。窦婴倾全力搭救灌夫,并在朝会上就此事与田蚡辩论。但由于王太后的压力,灌夫仍被判为族诛。窦婴乃以曾受景帝遗诏“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为名,请求武帝再度召见。但尚书很快就发现窦婴所受遗诏在宫中并无副本,于是以“伪造诏书罪”弹劾窦婴。元光四年初,窦婴被处死。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窦婴

汉武帝时期的名人 完整多些 最好附带些说明简介

窦婴:汉武初任丞相。
韩安国:平息七国之乱。
卫青:抗匈奴大将
霍去病:这个不用说了吧,封狼居胥的抗匈奴英雄
李广:飞将军李广
张骞:出使西域。
苏武:出使匈奴。
李陵:这个后来投降了匈奴,被封了王
桑弘羊:盐铁官营。
东郭咸阳:盐铁官营。
孔仅:盐铁官营。
主父偃:推恩令。
张汤:告缗令。著名的酷吏
汲黯:直言切谏。
朱买臣:击破东越叛乱。
霍光:这个后来曾经参加废帝
东方朔:西汉文学家。著作有《答客难》,《汉书.艺文
志》杂家《东方朔》20篇。
司马相如:重要的文学家,做过很多赋,而且善于绘画,可惜后来抛弃了卓文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