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文成帝皇后(为什么说冯太后是我国古代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_太后_北魏_文帝

本文目录

  • 为什么说冯太后是我国古代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
  • 北魏有位著名的太后,谁知道叫什么有什么特殊之处
  • 介绍一下冯太后
  • 北魏文成帝拓跋宏的皇后,名叫冯淑仪还是冯桂儿为何在胡笳汉月里与北魏冯太后的书里面起名不一样
  • 北魏文成皇帝的老婆是谁
  • 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后是谁
  • 锦绣未央里的李未央是历史上哪个皇后
  • 北魏冯太后是个怎样的人她也收面首吗

为什么说冯太后是我国古代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

邢冰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临朝听政期间,当时孝文帝年龄小,前期的改革全部在她的主持下进行,严格要求孝文帝,使得孝文帝成为当时的一代明君,孝文帝改革使得北魏的经济,政治等进一步强大,和吕雉、武则天、慈禧并称四大太后。
北魏高宗文成帝的皇后冯氏,在显祖献文帝和高祖孝文帝两朝,先后以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孝文帝在位二十三年,然在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冯太皇太后去世前,他没有真正主持过国政。历来称颂的魏孝文帝改革,其中前半段的推行均田制、确立三长法,都是在冯太后手里实施的。她是一个无愧于世的女政治家。
献文帝即位时,乙浑身任侍中、车骑大将军。他铲除异己,杀了好几个大臣、贵族。当时陆丽正在代郡温泉治病,乙浑派司卫监(掌管宿卫的长宫)穆多侯去召他进京。穆氏也是鲜卑世族。多侯告诉陆丽,京城里局势很乱,乙浑奸邪,以不去为妙。陆丽却认为君父之丧,不可不去,应命入京,结果与多侯同遭杀害。乙浑的气焰越来越盛,他官至丞相,爵封太原王,朝中一切由他作主,和他不合的多遭杀害。
 时势迫使冯太后不能不站出来收拾时局。天安元年(466年)二月,她以宗室拓跋丕告发乙浑谋反为由,立即把乙浑逮捕杀死。这显然是一次精心准备好的行动,拓跋丕的告发只是预定的一着而己。
  事后,冯太后临朝称制。她用高允、高闾、贾秀共参大政。高允为人正直,崔浩之狱时,他敢于不避嫌疑和安危,向太武帝陈辞,救了几千人的性命(详见第三十三篇)。他时任中书令,是朝中老臣之一。高闾字阎上,渔阳雍奴(在今天津市武清县)人,富有文才,是崔浩识拔的人员,时任中书侍郎。他敢直谏,在私室中说话声音极低,在大庭广众之中则议论风生。贾秀,武威姑减人,是文成帝的东宫旧臣。他执掌吏曹。乙浑为妻子求公主称号,他坚决拒绝,说“我宁死于今朝,决不取笑于将来。”当时听见的人无不失色,他却无所畏俱。乙浑想陷害他,没有来得及动手便失败了。这几个人都是公认有风骨的人士。
公元476年(承明元年)冯太后毒死献文帝,再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她聪明果决,猜忌而长于权术,以重管﹑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冯太后在文成帝死后两度摄政,将北魏的汉化推向巅峰。她对北魏的影响,在其孙北魏孝文帝朝更加发扬光大史称孝文帝改革。其在任摄政期间推行三长法、均田法、班禄法建立了农业大国的雏型,革除了相当多朝政乱象和贵族圈地行为,政策影响力陆续扩及后续所有朝代,甚至直到今日。

北魏有位著名的太后,谁知道叫什么有什么特殊之处

历史上还有一个女人,她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死后被称为“文明太后”,她就是中国第一个女改革家———北魏冯太后 冯太后: 8-49岁,名冯淑仪,罪臣冯朗之女,父死,她被罚入宫中为婢。幸得左昭仪冯姑的照顾、教育,冯淑仪成为天资聪颖,姿色绝佳,有见识,有才华的宫中佼佼者,被立为贵人,为文成帝所宠爱,又为常太后所眷顾,通过铸金人成功而立为皇后。文成帝病逝,冯太后以投火殉葬之举赢得朝野崇敬。使其在献文帝接位后,经历一番周折,终于诛杀了妄图篡位的丞相乙浑,临朝称制,威望日隆。孝文帝拓跋宏生,冯太后不得不还政于献文帝,专心抚育太子,但朝中大事仍要过问。 献文帝与冯太后政见不合,受冯后挚肘,不得以18岁逊位,自为太上皇帝。孝文帝5岁登基,冯太后再次临朝称制。但是大臣拓跋子推等却挟献文帝与之对抗,杀了其宠信的中常侍李弈。冯太后为根除推行新政的阻力,毅然将献文帝及其亲信一网打尽。在经历长期、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冯后耳濡目染,对其性格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在统一中国北方的过程中,因连年征战,北魏国库空虚,大量难民流离失所,地方豪强乘机兼并土地,官吏贪腐成风。雄才大略的冯太后广开言路,重用人才,接受重臣李冲等建议,突破重重阻力,推行了班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等三项改革,取得成功。北魏国力自此迅速增强,同时推动了鲜卑游牧文化走向先进的农耕文化,对促进民族融和方面,也作出了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冯太后应是最有作为的女政治家之一,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起到了可贵的作用。 冯太后具有远见卓识,善于识人用人,生杀决断,威严有加,但又胸襟广阔,有大丈夫气魄。她生活简朴,体恤下民。感情上大胆而丰富,她23岁守寡,先后宠爱过俊美的李弈和才华横溢的李冲。当然作为一个复杂性格的女性,为自己和冯氏利益,她也演绎了斩断哥哥冯熙的爱情,牺牲冯熙女儿等常人无法接纳的行为,而这些恰恰勾描出了这个两度临朝称制,纵横草原大漠之中,大魏国一代帝后的丰姿。

介绍一下冯太后

  •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之祖母

  • 冯太后(442~490),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属北燕皇族,汉人。14岁时被选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后被册封为皇后。拓跋濬死后,冯氏操纵政权。北魏献文帝尊冯氏为皇太后。在冯氏的指导和辅佐下,北魏孝文帝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
    冯太后,魏文成帝皇后,谥文成文明太后,长乐信都(今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岳良村人)人。477年至公元490年十四年间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 冯太后本是官宦之女,因罪充公为奴。452年,被选为魏文成帝的贵人。456年被立为皇后。465年魏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太后临朝辅政,定策诛杀丞相乙浑,而后归政献文帝。476年冯太后因献文帝诛杀其宠臣,将献文帝毒死,再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490年去世,享年49岁。冯太后聪明果决,猜忌而长于权术,以重管﹑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展现出超强的政治手段。冯太后本是汉人,极力推行汉化。在两度摄政期间,将北魏的汉化推向巅峰。在她的影响下,北魏封建化进程加快。北魏孝文帝当政期间,冯太后在推动的汉化改革,如推行三长制、均田法、班禄制,建立了农业大国的雏型,革除了相当多朝政乱象和贵族圈地行为,政策影响力陆续扩及后续所有朝代,甚至直到今日

北魏文成帝拓跋宏的皇后,名叫冯淑仪还是冯桂儿为何在胡笳汉月里与北魏冯太后的书里面起名不一样

  冯太后(442-490年),名不详,汉族,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的祖母,北魏中期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后宫,充为奴婢;正平二年(452年),选为文成帝的贵人;太安二年(456年),手铸金人,册封为皇后;和平六年 (465年),北魏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策诛杀了权臣乙浑,后依据北魏祖制归政献文帝;延兴六年(476年),献文帝暴薨,孝文帝元宏登基。冯太后二度临朝称制,厉行改革达十四年,尊为太皇太后;太和十四年(490年)去世,享年四十九,葬于永固陵,谥号文成文明皇后。

北魏文成皇帝的老婆是谁

拓跋濬的老婆都有谁
文明皇后冯氏
元皇后李氏(李皇后),顿丘王李峻之妹,初封贵人,后追封皇后。
元皇后李氏简介:冯太后,北魏文成帝皇后,谥文成文明太后,长乐信都(今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岳良村人)人。477年至公元490年十四年间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
冯太后本是官宦之女,因罪充公为奴。452年,被选为北魏文成帝的贵人。456年被立为皇后。465年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太后临朝辅政,定策诛杀丞相乙浑,而后归政献文帝。476年冯太后因献文帝诛杀其宠臣,将献文帝毒死,再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490年去世,享年49岁。
冯太后聪明果决,猜忌而长于权术,以重管﹑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展现出超强的政治手段。冯太后本是汉人,极力推行汉化。在两度摄政期间,将北魏的汉化推向巅峰。在她的影响下,北魏封建化进程加快。北魏孝文帝当政期间,冯太后在推动的汉化改革,如推行三长制、均田法、班禄制,建立了农业大国的雏型,革除了相当多朝政乱象和贵族圈地行为,政策影响力陆续扩及后续所有朝代,甚至直到今日。
夫人李氏
夫人曹氏
夫人沮渠氏
夫人乙氏
夫人悦氏
夫人玄氏
夫人于仙姬,西域于阗国公主。
嫔耿寿姬
嫔耿氏

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后是谁

关于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后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最厉害的皇后是谁吧?

1.历史上第一位皇后汉高皇后吕雉

秦国灭六国以后制定了皇帝制度和后妃制度,并没有真正的,立后立皇后。在刘邦称帝的时候在汉朝的时候才真正的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就是刘邦的原配夫人吕雉。因此吕雉也是第一位名副其实载入史册的史上第一位皇后。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砀郡单父县(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后世把她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吕雉是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主要成就与刘邦共定天下,临朝称制十六年,为“文景之治”奠定

2.第二位厉害的皇后唐高宗皇后武瞾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主要成就建立武周,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当过皇帝的皇后。

3.第三位厉害的皇后魏元帝嫡后蒙美姣

蒙美姣,出身北魏宗室,初封大魏荣公主,后晋封大魏女王,该爵位实则是大魏国的女诸侯王,因为有统领宗室之权,所以身份较为尊贵,且多出自皇室。后魏元帝蒙德华登基,立蒙美姣为中宫皇后,所生爱子蒙延爱被立为大魏皇太子。主要功绩是辅佐丈夫攻灭南蛮国,后期将众皇后的军国大权收回,魏政尽出美姣,但依然愿意臣服自己的丈夫蒙德华,并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称帝,可堪称一代魏国贤皇后。

4.第四位厉害的皇后廖景宗皇后萧绰

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三子三女。982年(乾亨四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983年(统和元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主要成就使辽朝达到鼎盛。

5.第五位厉害的皇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文成文明冯太后

文成文明冯太后(441年—490年10月17日),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鲜卑化汉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嫡母,孝文帝元宏嫡祖母。出身北燕皇族长乐冯氏,辽西郡公冯朗之女,生于长安。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掖庭,充为奴婢;正平二年(452年),选为文成帝的贵人;太安二年(456年),册封为皇后;和平六年
(465年),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时值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策诛杀权臣乙浑,依据祖制归政于献文帝;延兴六年(476年),献文帝暴崩,时人疑为冯太后所鸩杀。冯太后拥立孙子拓跋宏即位,成为太皇太后。二度临朝称制,扶持孝文帝十四年,成为北魏中期全面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6.第六位厉害皇后唐玄宗皇后武惠妃(追赠皇后)

武惠妃(699年-737年),其名无载,父恒安王武攸止,母郑国夫人杨氏。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因父亲早逝,得到武则天庇荫自幼于宫中长大。唐玄宗即位后,武氏得宠。史载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废王皇后,特封武氏为惠妃,而根据其母杨氏的神道碑,武氏在开元十年(722年)之前已获封惠妃,宫中对她的礼节等同皇后。唐玄宗追赠其为皇后,葬于敬陵,谥曰贞顺(唐肃宗即位后废其一切皇后祠享,唐代宗即位废黜其贞顺皇后谥号)。武惠妃碑为玄宗御制、御书,天宝十三载立。子夏悼王李一、怀哀王李敏、寿王李瑁、盛王李琦,女上仙公主、咸宜公主、太华公主。

锦绣未央里的李未央是历史上哪个皇后

历史上李未央的原型是冯太后。

文成文明冯太后,鲜卑化汉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嫡母,孝文帝元宏嫡祖母。

冯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后。她小的时候跟着家人在北魏的宫里。她14岁被封为太后,献文帝时她是皇太后,孝文帝在位的时候她是太皇太后。冯太后是历史上出名的政治家。她两次执政期间,推行了一些措施,使得北魏迅速发展起来。

扩展资料

冯氏是长乐信都人,出身于北燕皇族,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冯氏的母亲王氏,乐浪郡(今朝鲜平壤)人,是冯朗在北燕时所娶。因多年动荡不安,直到随夫任官长安后,生活才暂时得以安定下来,王夫人给冯朗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冯熙,即冯太后的同胞兄长。

到了441年,王氏夫人又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后来的冯后。冯氏出生之时,距祖上建立的北燕灭亡已有六七年的光景。太武帝拓跋焘已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与南朝宋沿黄河形成了对峙之势。

冯氏出生后不久,哥哥冯熙就因叔叔冯邈战败,没入蠕蠕(柔然,居于阴山一带的少数民族),被人带着逃到氐、羌中生活,多年以后才找回。

接着,冯家突然遭遇了飞来横祸:不知是朝廷对冯后那位曾为北燕王子的父亲心存疑虑,还是冯朗果真有什么不轨之举。总之,冯朗因受一桩大案株连被太武帝下令诛杀了。按照惯例,冯氏因为年幼又是女孩,就被没入宫中,成了拓跋氏的婢女。冯氏在宫中得到了姑母冯昭仪的多方照应。

13岁的文成帝登基不久,就选中冯氏做了贵人。这一年,冯氏只有12岁。

太安二年(456年),册封为皇后;和平六年 (465年),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时值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策诛杀权臣乙浑,依据祖制归政于献文帝;延兴六年(476年),献文帝暴崩,时人疑为冯太后所鸩杀。

冯太后拥立孙子拓跋宏即位,成为太皇太后。二度临朝称制,扶持孝文帝十四年,成为北魏中期全面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太和十四年九月(490年10月17日),病逝于平城,葬于永固陵,累谥“文成文明太皇太后”。

北魏冯太后是个怎样的人她也收面首吗

【1】冯太后是著名的女政治家,她同孝文帝一起把北魏推向全盛.冯太后同吕雉 慈禧一样都是女强人、热衷于政治,为了走向政治前台不择手段.但就对历史的作用来说各不相同,冯太后是个值肯定的历史人物,她是北魏强盛举足轻重的人物,吕雉的情况和冯太后差不多,但贡献没冯太后突出;慈禧则是遭千秋唾骂
【2】有面首,叫李奕北魏献文帝拓拔弘到皇兴四年已十六岁了,但冯太后对权力仍不肯放松,母子间的矛盾又因冯太后的不检点行为,更加尖锐起来。
冯太后平时对衣食住行都很注意节俭,所好唯有一个“男色”。她年轻守寡,不耐孀居,看中了朝臣中的三个美男子:吏部尚书王睿,南部尚书李冲和宿卫监李奕,常以奏事为借口,召他们入宫,轮流陪伴她。这三人同为太后男宠,几乎外廷内朝人人皆知,免不了背后议论,传入献文帝耳中,使他太失面子。这三人又倚仗太后权势,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更引起献文帝的憎恨。
一天,献文帝的丈人李惠提醒他:李奕兄弟拉拢党羽,培植亲信,恐会谋逆。建议找人告发李奕兄弟的不法罪状,由献文帝作主,将其一门一网打尽,趁势让太后收心,逼其归政。不久,有大臣弹劾李奕的族人李欣贪赃,献文帝派李惠找李欣,要他告发李奕与他同谋,就可免去死罪。李惠还四处帮李欣收集资料。过了几天,献文帝亲审李欣,李欣告发了李奕兄弟的三十条罪状,如纳贿贪污,买卖官爵,私纳宫女为妾等。于是李奕兄弟及党羽被问斩。冯太后营救不成,怀恨在心。
承明元年(公元476年),冯太后在王睿、李冲等人的拨弄下,毒死了献文帝,并大开杀戒,报了旧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