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民请命的事例(什么事件能体现杜甫为民请命50字)_杜甫_诗人_长安

本文目录

  • 什么事件能体现杜甫为民请命50字
  • 营救房琯这件事情对于杜甫到底有什么影响
  • 杜甫的爱国事迹有哪些
  • 杜甫的爱国事迹
  • 杜甫的拉 关于忧国忧民的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
  • 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舍身请法的人的事例举2个50字

什么事件能体现杜甫为民请命50字

这是一颗忧国忧民的心。统治者穷兵黩武,苦难民众尸骨遍野,所有的一切,无不勾起诗人的忧愤之情。“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青海,白骨累累,天阴雨湿,鬼哭凄厉!这所有的惨象,都倾注了诗人对统治者无声的控诉,对劳苦民众的深切同情。
这是一颗爱国报国的心。武侯祠里,瞻仰诸葛亮的石像,诗人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不仅是为孔明而泣,更是为自己志在匡扶天下,却壮志未酬的失意而泣!
这是一颗忘我的心。岳阳楼上,惨淡萧瑟的秋风撩起了诗人两鬓白发,夕阳的余辉映出诗人忧愁的面庞,含泪的双眼。诗人是在为自己“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而忧愁吗?不是的。他心系祖国,他是因为“戎马关山北”,而“凭轩涕泗流”。(郑健茂)
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和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营救房琯这件事情对于杜甫到底有什么影响

营救房琯,可说是杜甫生平最大之事。杜甫曾官居左拾遗一职,伴唐肃宗身侧,极为接近权力中心。可仅仅做了一年,公元758年6月,杜甫就因上疏救房琯而失去了肃宗的信任,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由此断送了政治前途,但也因此让他终成为横绝百代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奉儒,忠君爱国,面对国家的残破局面,更是忧心如焚,一心想报效朝廷,济时救困。756年6月,玄宗丢弃长安逃难,杜甫在混乱中向北流亡避难。到郡州后,杜甫得知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想奔赴行在,参加新朝,施展自己的才干,实现其政治理想。

757年4月,杜甫来到凤翔谒见肃宗,朝廷激赏他的孤忠,任命为左拾遗。左拾遗虽说是一个从八品的小官,但在皇帝、宰相身边,接近最高权力中心,对于仕途的发展,极为有利。

就在杜甫刚刚就任左拾遗的时候,房琯因董兰受贿而罢相。杜甫与房琯是布衣交,情谊情厚。他认为房琯才堪公辅,肃宗不应该因细故免大臣,便上疏论救,肃宗大怒,虽知杜甫无罪,不再责问,但他从此不再信任杜甫。

事实上,房琯的被贬是由于肃宗担心在争夺皇权的斗争中,房琯会站在玄宗一边来反对自己。杜甫疏救房琯,且不论其正确与否,从政治斗争的角度看,说明杜甫不了解事物的复杂性,缺少政治经验,他的政治生涯刚刚开始,就被自己政治上的幼稚断送了前程。

杜甫始终不明白,自己身居拾遗,有责任救君之失,却不自觉地卷进了一场宫廷斗争的旅涡,又站在失败的一方,就这样,一场政治悲剧不声不响地上演了。

当时,朝廷多难,正是用人之际,肃宗却特诏让杜甫省家,如果不是有意疏远杜甫,朝廷怎会在生死存亡关头弃人才而不用呢?八月初一,杜甫离开凤翔,开始北征。他跋山涉水走了七百多里,回到家中。在家中休养了三个多月,经过反复思考,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篇。其《北征》一诗,总结了自己从政的经过,对当时的局势做了清醒地判断,企盼着中兴的早日到来。诗云:

“虽乏谏挣姿,恐君有所失。”

杜甫仍没有意识到肃宗对他的不信任,还是对朝政拾遗补缺,借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对朝廷借兵回纥表示异议,对肃宗的擅立也有所不满,对回纥的强悍很有些担忧。同时,诗中还写道:

“奸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诗人对玄宗曲词回护,认为玄宗在马嵬驿事变时赐杨妃自尽不失为明君,其畏天悔过,能够中兴。特别是诗中“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阔”二句确是发前人所未发。大同殿乃玄宗朝见大臣之所,高力士在殿中曾劝玄宗不要将大权付与李林甫;白兽门是玄宗兴兵诛韦后所攻打之门,由此奠定了帝业。

诗人用“凄凉”、“寂寞”形容隐喻玄宗皇权的失落,实则是对肃宗之擅立隐含讥讽。

不久,杜甫又听到了唐军相继收复长安、洛阳和肃宗返回长安的消息,这一年十一月,便携家离开家乡,返回长安,希望能尽到一个谏臣的职责,对朝政有所补益。

回到长安后,杜甫很快就发现肃宗根本不信任自己,自己完全是一种摆设,皇帝和执政大臣根本听不进自己的任何意见。他在诗中感叹的,是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他念念不忘的是生活的窘迫,无钱买醉消愁。

尽管唐军节节胜利,中兴气象渐渐明朗,杜甫却越来越失去政治的热情,不和谐地唱着归钦之音。

一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最容易把他的意见传达给天子的时候却要远离政治,感叹的多是个人的哀苦,这是为什么呢?仅仅是官小位卑,生活的压力过于沉重吗?不,这是敏感的诗人已经感受到了政治的险恶,其《逼侧行赠毕曜》一诗描述了自己动辄得咎的困境。

诗中写道,毕曜本是诗人的朋友,住在同一条巷子里,和杜甫常在一起饮酒赋诗。杜甫却说今日无法造访,为什么呢?原来前线打仗需要马匹,官马上交,诗人贫而无力买马,步行上朝,官长却要发怒。试想这是什么道理?既无官马,又不准贫困的诗人徒步上朝,那就只好请假注籍吧。既是告假,应该是非病即事,官长又不许去访友,只好闷闷地住在家里,如同监禁。可见诗人内心之痛苦。

由于现实政治的残酷,杜甫不得不小心谨慎。尽管当时朝廷事务烦多,百废待举,杜甫愿意竭尽忠贞,但他的话朝廷听不进去,说了如同不说,渐渐地也就不再说了。只有感叹“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

平日无事,杜甫便和贾至、王维、岑参等诗人一起,写写应景颂德的诗,实在是无聊极了。尽管杜甫小心一谨慎,尽量避免触怒肃宗,但一遇到事关国计民生,他仍忍不住地将自己的看法诉诸于诗歌。

在《洗兵马》诗中对朝廷借兵异族婉言讥讽:“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担心养虎贻患。同时,用“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晓龙楼”来寓规于颂,期盼肃宗上保其父,信任就臣,以致天下太平。

离开了反覆无常的朝堂,任性倔强的杜甫减轻了心理的压力,他的笔锋日益尖锐,相继写下《留花门》、《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反映现实的诗篇。

他知道肃宗不会重用自己,自己已经没有返回朝廷为民请命的机会,便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一一诉诸于笔端,从而结束了他任官左拾遗期间那种噤若寒蝉的小心谨慎,义无反顾地置身于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中去,成为时代造就的、横绝百代的伟大诗人。

杜甫的爱国事迹有哪些

1、国难之时愤然写下《丽人行》揭露、斥责统治阶层的黑暗腐朽;

2、安史之乱被困长安写下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写下《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

3、冒险逃出长安投奔肃宗,为国效力。

一、杜甫人物信息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深刻地体现在他的诗作之中。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二、杜甫爱国事例

(一)、写下现实主义古诗《丽人行》

《丽人行》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之际写下的一首七言长篇古诗。该诗由于把杨家那炙手可热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胆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史诗”,抒发忧国忧民之愤慨以及赤诚的爱国情怀。

(二)困顿之时写下策论,为国家忧心如焚

安史之乱之时,写下了《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三)冒险逃出长安投奔肃宗,为国效力

当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时,杜甫冒险从长安城西金光门逃出,投奔肃宗。被肃宗授为左拾遗(谏官),故世称“杜拾遗”。

三、杜甫的爱国诗作代表

1、《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3、《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4、《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的爱国事迹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是为肃宗。

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

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

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扩展资料:

杜甫的爱国诗:

1、《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2、《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3、《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就从巴峡再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杜甫的拉 关于忧国忧民的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巩县(今属河南)。他出身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自十三世祖杜预以下,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职,所以杜甫自豪地称为“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其母系为唐代士族中门第最高的清河崔氏。只是杜甫的父亲杜闲只做到奉天县令,这个家庭已呈衰落之象。
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终其一生,高蹈出世的念头很少占据他的头脑。另外,唐代是重视诗歌的时代,而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正是武后朝中最著名的诗人,这更加深了杜甫对诗歌的兴趣。他曾很骄傲地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追求仕途事业和不朽的诗名,共同构成了杜甫的人生轨道。
杜甫早慧,据称七岁便能写诗,十四、五岁时便“出游翰墨场”(《壮游》),与文士们交游酬唱。二十岁以后十余年中,杜甫过着漫游的生活。这既是为了增长阅历,也是为了交结名流、张扬声名,为日后的仕进作准备。他先到了吴越一带,江南景物和文化,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二十四岁时,杜甫赴洛阳考试,未能及第,又浪游齐、赵,度过一段狂放的生活,他后来回忆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壮游》)三十三岁时,杜甫与李白相识于洛阳,又在梁、宋一带为豪侠之游。李白当时已是名震天下的诗人,他的特殊风采和出众才华,深深吸引了杜甫。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已不够有力,而把持权柄的李林甫等人,又对引进人才采取阻碍的态度。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此外,他还多次向玄宗皇帝献赋,如《雕赋》、《三大礼赋》等,指望玄宗对他的文才投以青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天宝后期,唐代社会虽维持着表面的繁盛,却已处处埋伏危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玄宗和他的边将们一意开拓疆土、穷兵黩武的政策,导致国力空虚、民生艰难,许多人无辜死亡;二是玄宗沉湎于享乐,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擅权专政,阻塞言路,政治变得昏暗;三是为玄宗所宠信的安禄山身兼三节度使,手握雄兵,威胁到国家的统一。处在逆境中的人容易看到现实中的弊病,当一场大崩溃即将到来时,杜甫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天宝十一载(752),杜甫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写出《丽人行》,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春望》、《月夜》、《悲陈陶》、《悲青坂》、《北征》、《羌村》以及“三吏”、“三别”等大量传世名篇,从诗人浸满忧患的笔下不绝涌出。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与杜甫过从甚密,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
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或谓在严武去世前不久,杜甫因所任工部员外郎之职由虚衔转为实授,而离蜀赴长安)。最初的目的大概是要沿长江东下出川,路途中却因疾病和战乱等缘故,滞留了很久。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在古代,忠君也就是爱国,而忠君爱国,就要关心人民疾苦。杜甫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声明再怎么穷途潦倒,也要为百姓的疾苦呼吁,也要像葵花向阳一样忠于唐王朝。他的一生踏踏实实,就是这么实践的。
  
  《兵车行》是给杜甫后期诗作定基调的作品。唐玄宗天宝年间,即八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期,维持着表面繁荣的唐王朝,已经危机四伏,统治者都视若无睹,还在对吐蕃进行战争。这首诗就是写对西北边境用兵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尘土飞扬,哭声震天,“爷娘妻子走相送”,壮丁被征发到西北边境去送死,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惨景啊!诗人还用镜头切换的手法,把“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与“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叠映在一起,用强烈的对比来加强刺激效果。
  
  在小农社会里,从来都重男轻女,诗人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儿子是养老送终的依靠,现在都战死了,自然还不如生女孩子好,嫁在近处总算还有个可指望的。对农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悲惨的呢?
  
  在安史之乱和以后的几年混战中,杜甫描绘了一幅幅老百姓求生无望求死无门的悲惨图像,使后世能如见如闻地了解到,公元八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末,老百姓是怎样在水深火热中翻滚,怎样命贱得跟蚂蚁一样默无声息地载入死亡。像著名的《石壕吏》,写诗人“暮投石壕村”,正碰上“有吏夜捉人”,去充当夫子。结果“老翁逾墙走”,总算逃脱了,剩下老妇人硬着头皮出来应付。老妇人说,她三个儿子都当兵去了: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三个在前线打仗的儿子战死了两个,家里只剩下老两口,一个没一条完整的裙子而不敢出来见人的儿媳和一个吃奶的孙子。一家人活到了这份儿上,已经是够悲惨的了,可是来捉人的公差还不依不饶,非要带人去交差不可。万般无奈,逼得老妇人只好跟着走,到前线去给军队做饭。于是这一家人经历了一次生离死别。在被战争剿灭了温情的岁月里,一切无法躲避的灾祸,就都会气势汹汹地降临到弱者的头上。清代诗人袁枚痛苦地喊道: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多少人在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生离死别洒下同情的泪水时,杜甫却看到了石壕村里这对老夫妻的生离死别。他们不善于吐露无法承受的悲哀,只会默默地哭泣。因为他们是弱者。
  
  如今成都这里的杜甫草堂何等气派!可是一千二百多年前,杜甫住在这里时,只是一栋茅屋,那才是真正的草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他五十岁那年,一场大风把他的茅屋掀了顶,于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失眠中他却想到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总是这样推己及人,使自己从来都被苦难压扁的目光撑出一片树荫》中写道: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这个无食无儿的妇人,到杜甫门前来打枣充饥,只是一个秋天的事,诗人竟把她记住了。第二年,诗人把这所房子借给一个吴姓亲戚。还特意写这首诗叮嘱说:“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要不是穷得没办法,这妇人何至于稀罕这几个枣子?正因为她心怀恐惧,因此来打枣时一定要尽可能对她和蔼一些。你插上篱笆防止她来打枣,这岂不是算得太精细了!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谁不是连骨头都被榨干了!还是多想想在苦难中挣扎的老百姓,待人多一分爱心吧!这首诗几乎谈不上什么技巧,纯粹是一片真情。诗人用如此广大的心胸去关怀最底层的穷人时,他自己也正是一个无告的穷人。三年后他穷死在湘江上的一条船里。
  
  宋代大诗人苏轼说,杜甫所以是诗人之首,就因为杜甫的确有浓厚的忠君爱国思想,这是符合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的,因而后人敢于去学他;另一方面,杜诗又特别经得起琢磨,也使后人乐于去学他。他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这使他对诗歌有一种特殊的兴趣。他告诉儿子说“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简直把诗当成传家的祖业。写诗对杜甫来说,完全是一种生命的转移和储存方式,是使自己从苦难和卑微中跳出来的手段。他声言“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说明他写诗是反复推敲,反复锤炼的;由于驾御语言的能力高超,再加上精雕细琢,特别耐人寻味。尤其是他的律诗,几乎每一个字都用得那么精到,叫人想不出还能用别的什么字来代替。比如: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抒怀》)
  
  诗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垂”字和“涌”字,用得特别形象,特别有动势。“平野阔”,天就显得低,仿佛星星往下垂落了一段距离;反过来,由于有星星往下垂落的感觉,又会使人感到平野更加广阔的印象。散乱的月影忽悠忽悠,又像是在推着江水前进,使人感到江水好像流得更急速了。这两个字本来很普通,但用得恰到好处,这就使这两句诗一下变活了,有了更多的层次。杜甫这种驾御语言的本领,使后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杜甫的七律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境界雄阔,音调响亮。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后人认为这是唐诗中最杰出的一首七律。“不尽长江滚滚来”,抽出去单看也很有些李白 “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但前面有“无边落木萧萧下”,有一种萧杀的气象,是长江之水流得很艰难,就与李诗的意趣大不相同了。这首诗就像流过平原的江河低沉而宽广,看似平缓却有一股不可抵挡的冲力。
  
  最为难得的是,杜甫捧走时代的血泪,反复提炼,用沉重的笔触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世界上只要还有不合理的贫富对立,这两句用红宝石拼成的诗句,就将永远使人警耸。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

1.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围绕文中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等关键词举古今事例皆可。示例1:杜甫忧国忧民,心忧天下,为民请命。
示例2:玄奘不畏艰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经。
示例3:袁隆平埋头苦干,长期潜心杂交水稻研究,终于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3.D

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舍身请法的人的事例举2个50字

1、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事例:焦裕禄以身治理兰考。

焦裕禄,革命烈士,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

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2、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的事例:谭嗣同大义凛然,为变法英勇就义。

1898年8月,谭嗣同被光绪帝召见,参与新政,进行变法,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把变法看成洪水猛兽,提出“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并派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统率北洋军队,控制北京,伺机扑灭变法运动。

改良派幻想争取荣禄部下的袁世凯的支持来扭转局势。袁世凯表面假装支持,暗中却向荣禄告密。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改良派。日本志士劝谭嗣同去日本,朋友“再四强之“,他不肯走。

最终,谭嗣同决心为变法不惜一死,来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而后慷慨就义,虽悲壮且震撼世人!

扩展资料: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1962年冬天,他来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1964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同志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我们今天加强作风建设、改进干部作风,就要深入学习、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结合新的实际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