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穿什么衣服?傣族服饰特点简介-傣族穿的衣服叫什么_傣族_短衫_服饰

本文目录

  • 傣族穿什么衣服
  • 傣族服饰特点简介-傣族穿的衣服叫什么
  • 傣族服饰特点 傣族男女着装介绍
  • 傣族服饰有哪些男装女装都美艳
  • 傣族服饰特点简介 傣族服饰特点是什么
  • 傣族的服装,饮食,习俗是什么

傣族穿什么衣服

1、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2、傣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内衣,外罩紧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统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
3、德宏一带的傣族妇女,一部分也穿大统裙短上衣,色彩艳丽,一部分则穿白色或其它浅色的大襟短衫,下着长裤,束一绣花围腰,婚后改穿对襟短衫和统裙。
4、各种傣族妇女服饰均能显出女性的秀美窈窕之姿。傣族妇女均爱留长发,束于头顶,有的以梳子或鲜花为饰,有的包头巾,有的戴高筒形帽,有的戴一顶尖顶大斗笠,各呈其秀,各显其美,颇为别致。
扩展资料:
1、于热带、亚热带旖旎风光的傣族服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傣族男子一般喜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永红布或蓝布包头。普遍有纹身的习俗,作为身体装饰美的组成部分。
2、妇女服饰,因地区而异。德宏一带傣族妇女,婚前多穿浅色大襟短衫,下穿长裤,束一小围腰,婚后穿对襟短衫,花色或黑色统裙。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白色、绊色或天蓝色等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身多为花色长统裙。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傣族“服饰”

傣族服饰特点简介-傣族穿的衣服叫什么

      傣族服饰还是很有特点的,可以明显看出傣族的风格,傣族的服饰一般很多样化,设计简单且高雅,女性穿上傣族服饰会显得很有气质,也有她们自己的信仰。下面,我们来看看傣族服饰特点简介吧!
傣族服饰特点简介
      1、服装款式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女装上,不同地区的不同服饰也会有所变化,但整体感觉非常华丽活泼。
      2、服装设计简洁:傣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傣族人性格含蓄、朴实、善良。 因此,服装比较简单,充分体现了朴实无华的性格。
      3、服饰风格高雅:傣族人讲究礼仪,高贵大方,服饰无不展现傣族女性轻盈、优雅、清新的气质。
      4、图案多样:傣族服饰常见的图案有孔雀、大象、狮子、马、花、树等,体现了傣族人万物有灵的信仰。
傣族穿的衣服叫什么
      妇女传统上穿窄袖短衣和筒裙。
      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穿白色或朱红色的内衣,腰细、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
      德宏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穿浅色上衣、裤子、腰带,婚后改为对襟短衫,黑色筒裙。
      内陆傣族妇女的服饰与边疆大致相同,但具有地域特色,常被其他民族称为“花腰傣”、“大袖傣”。如玉溪市新平傣族妇女,系着一条长达十余米的特制花带系在裙子上,故名“花腰傣”。她们的服饰以黑红为主,紧身短裙,上腰。领口由细细的银泡制成,形成交错的菱形图案。腰间饰有五六米长的绣花腰带,头戴尖顶“鸡枞”斗笠帽,帽沿上翘。
傣族有哪些节日1、关门节、开门关
      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在这两个节日当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
2、泼水节
      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它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
3、花街节
      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三的“花街节”。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从周围的村寨汇集到花街。节日的花街热闹非凡,身着盛装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长队,款款走过花街,竞妆比美,风情无限;小伙子们则瞪大眼睛寻找意中人。

傣族服饰特点 傣族男女着装介绍

1、傣族服饰特点: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2、各地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常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以白布、水红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衣,外罩紧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统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

傣族服饰有哪些男装女装都美艳

  男性服饰
  傣族男子服装各地基本一致,多用白布或青布,上着无领对襟或大襟短衫,下着黑色或白色长管裤,以青布束腰,红、白布或蓝布缠头,有的戴毛呢礼帽,喜挂背袋,身佩短刀或长刀,显得英姿潇洒。天寒时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傣族男子过去有文身习俗,在胸、背、腹、四肢等处文文字符号或狮虎、麒麟、孔雀等图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
  女性服饰
  云南傣族因分布区域不同,服饰也有区域性的不同,但男性的传统服饰保存已不多,传统服饰的特点主要还是通过妇女的穿着打扮来体现。主要可以划分为西双版纳类型、德宏类型、元江-新平类型、元阳-红河-金平类型等四种类型。

  西双版纳傣族妇女一般上穿白色或绯红色的无袖吊带对襟紧身内衣,外面是紧色短衫,圆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淡红色,也有浅绿色和天蓝色。傣族妇女的短衫,尤其是西双版的窄袖短衫,更独具民族风格,袖管又长又细,仅够穿进一只胳膊;衫身,除紧身外,长仅及腰部,后摆还不及腰部,少许脊背外露,时隐时现,为整个服装增色不少。
  下着长筒裙,一直长齐脚步背,腰身细小,下摆宽大。今天多数是用的确良、丝绸、乔其纱和其他料子缝制。窄袖短衫又紧又严实,袖管长细,紧紧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如果用肉色衣料缝制,就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银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筒裙口,筒裙亦刚好裹住双腿,使其越显得修长与苗条,不论走路做事,都给人一种俊俏,飘逸的感觉。过去,筒裙上有花条数道,花条的多少,表明所属阶层,规定极其严格,任何人不能违反。在这一地区,妇女有穿鞋的习惯,常见的有尖花鞋、朝鞋和拖鞋。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被其他民族呼为“花腰傣”、“大袖傣”等。

傣族服饰特点简介 傣族服饰特点是什么

1、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他们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制在筒裙、包、被面、垫单、窗帘、手巾等日用品上,每种图纹色彩都被赋于具体内容。

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内衣,外罩紧身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筒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德宏一带的傣族妇女,一部分也穿大筒裙短上衣,色彩艳丽,一部分(如潞西、盈江等地)则穿白色或其它浅色的大襟短衫,下着长裤,束一绣花围腰,婚后改穿对襟短衫和筒裙。

3、新平、元江一带的“花腰傣”,上穿开襟短衫,着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条和银泡装饰,缀成各式图案,光彩耀目。傣族妇女均爱留长发,束于头顶,有的以梳子或鲜花为饰,有的包头巾,有的戴高筒形帽,有的戴一顶大斗笠,各呈其秀,各显其美,颇为别致。

4、有所不同。她们在当姑娘时一般穿白色或绯红色的大襟短衫、长裤,将发辫盘于头上,腰间束一块小的围腰,结婚后才穿上对襟短衫和筒裙。德宏地区傣族妇女的发式也不一样,年轻的妇女是将头发束于头顶,中老年妇女则不再束发,而改戴一种黑色的高筒帽。

傣族的服装,饮食,习俗是什么

1、服装

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

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

傣族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

2、饮食

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

酒为傣族人民所嗜爱,一般都是自家酿制,度数不高,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

喝时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槟榔的习惯也很普遍。嚼食槟榔要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

3、习俗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分布:

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2000年,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15.9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

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