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中东战争:20世纪背景最为复杂的一场战争,影响极其深远_英法_美国_埃及

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任何战争都离不开政治的操控,都拥有自己的政治背景。很多战争背后政治博弈异常的错综复杂,政治的操纵让战争的表现变得非常离奇古怪。在二十世纪发生的无数次战争中,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绝对是政治背景最为复杂、政治博弈最为纷乱的一场战事。尽管这场战争只持续了一周多的时间,但整个战争的局势却如同白云苍狗一般瞬息万变,看得人眼花缭乱,出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场景。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场奇特的战争。

(一)

1922年,埃及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法鲁克王朝开始统治埃及。不过,英国依然控制着埃及最值钱的资产苏伊士运河,在苏伊士运河区驻扎有英国军队,形成了一个国中之国。

1952年,以阿卜杜勒·纳赛尔上校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法鲁克王朝,埃及进入了共和国时代。

埃及总统纳赛尔

新政权建立之后,就与英国就苏伊士运河的问题展开了谈判。经过一番讨价还价,1954年,双方达成了协议。协议规定:苏伊士运河依然由苏伊士公司管理,这家公司依然由英法两国控制主要的股份。不过,驻扎在苏伊士运河区的英国军队将会撤走。

协议达成后,苏伊士运河管理公司继续按部就班地运转,驻扎在运河的英军开始分阶段撤退,到1956年完全撤走,看上去协议执行得很顺利。

然而,埃及总统纳赛尔却改变了这一切。当时年仅三十多岁的纳赛尔雄心壮志冲云天,一心要成为当代的法老,重现古埃及的辉煌。为了实现他的梦想,首先就要让埃及实现工业化,而要实现工业化,没有能源是不行的。在尼罗河上建造阿斯旺水电站的计划很快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要建造这样一个大型水电站,埃及自己是拿不出这笔钱的,所以埃及只能向美国求援。美国表示愿意支持埃及,打算通过世界银行向埃及提供贷款。

在建造水电站的同时,纳赛尔还梦想着让埃及军队现代化,为此他需要进口大批的先进武器。一开始他还是向美国求援,但是美国却拒绝了他的要求。于是,纳赛尔就转而寻求苏联的帮助。苏联一口答应用优惠的价格提供飞机大炮,目的当然是要把埃及拉入自己的阵营。美国见此情景就不高兴了,于是就停止向埃及提供贷款。这样一来,年轻气盛的纳赛尔就被激怒了。

展开全文

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在庆祝埃及革命胜利四周年的集会上宣布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由于西方国家不肯向埃及提供建设阿斯旺水库的贷款,所以埃及决定把苏伊士运河管理公司国有化,收归埃及所有,用运河的收益来为阿斯旺水库筹措建设经费。

纳赛尔的决定看上去合情合理,但是实际上却十分牵强。苏伊士运河的收入本来就大部分上缴给了埃及政府,把公司收归国有,也并不能让运河的收入明显增长。实际上,纳赛尔这个决定就是一种报复行为:你不给我贷款,我就强占你的公司。至于说这样做等于单方面撕毁了埃及与英法两国签订了条约,违反了国际准则,对此纳赛尔就完全不在乎了。

(二)

消息传到伦敦,当时的英国首相安东尼·艾登气得当场破口大骂,这位一向气质优雅的传统英国绅士,此时都顾不上自己的形象了。

艾登当即采取行动,首先他派人去与纳赛尔谈判,但是纳赛尔油盐不进,根本就不理英国那个碴。艾登又把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但是安理会里有苏联给埃及撑腰,英国也无法从这里得到任何支持。

罗伯特·安东尼·艾登

艾登当然会去找老大哥美国帮忙,美国倒也愿意帮忙。美国的办法是举行一次国际会议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9月份的时候,有18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不过,由于纳赛尔铁嘴钢牙不肯吐口,一步也不愿意退让。这次国际会议也就无疾而终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安东尼·艾登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战争”这个词。他觉得已经别无选择了,只有用战争才能解决问题。经过与法国总理居伊·摩勒的一番商量,两国共同做出决定:发动一场战争,把原本属于自己的苏伊士运河夺回来!

然而,历史证明,他们的这个决定是大错特错的。

截止到战争爆发前,埃及都是理亏的,因为你撕毁了协议,强行霸占属于外国的资产,不管怎么说都没理。英法两国则浑身是理,占据上风。

可是,英法两国主动使用战争手段来解决问题,一下子就把自己原本占有的道义优势彻底输光了,反而变成了不讲理的一方。

这就好像有人欠你的钱,你冲进他家里狂砸一气,还把人打伤了,登时就把有理的事儿给整得没理了。

纳赛尔强占苏伊士公司说破天也就是个政治与经济手段,英法本来也应该用政治与经济手段来对付他。比如他们可以发动经济制裁,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也会加入进来,一同对埃及进行经济制裁。但是英法采用战争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性质立刻就变了,也让美国从盟友变成了敌人。

无论是国际政治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某件事从表面上来看,你是吃亏的,但是实际上,你却因此而占了便宜。因为大家都觉得你吃亏了,就会同情你,帮助你,你反而获益匪浅;对方表面得利,但是实际上却失去了很多,损失更大。真正聪明的人会看破这一点,缺心眼的人才会执拗地追求表面的利益。

安东尼·艾登是英国数一数二的外交家,一向都是精明过人的,按理说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只能这样认为:艾登的脑袋还沉浸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辉煌岁月里不能自拔,觉得没有什么问题是皇家海军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能解决,那就再加上陆军。

这种来自维多利亚时代的思维惯性让艾登铸成大错。错误的严重性只有七十年后的普京下令进攻乌克兰才能与之比拟。

(三)

为了发动战争,英法决定拉上以色列共同参与。以色列与埃及也是死敌,纳赛尔总是以消灭以色列为己任,在此不久前,他刚刚下令封锁蒂朗海峡,禁止以色列船只出入亚喀巴湾。纳赛尔这个行为已经属于军事范畴了,以色列同他开战倒是具备了充足的理由。

以色列入伙后,英法两国就精心设计了一个剧本:首先由以色列对埃及开战,然后英法以“保护运河航运”为借口出兵,乘机占领运河地区。

按照剧本的设计,10月29日,以色列的伞兵突然占领了西奈半岛的米特拉山口,战争由此爆发。

第二天,英法两国就迫不及待地向着埃以两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立即停火,并且后撤,由英法联军占领运河地区,以“保证运河航运”。

以色列按照剧本的要求表示接受通牒。埃及却不答应。纳赛尔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做出了他毕生中最为英明的决定:拒绝英法的通牒,与他们战斗到底!

10月31日,英法两国见埃及不肯妥协,立即决定开战。当天下午,成群结队的英法轰炸机从马耳他与塞浦路斯的空军基地,扑向了尼罗河三角洲。

埃及的空军当天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200多架飞机被摧毁,防空能力也丧失殆尽。纳赛尔被迫命令在西奈半岛的埃军迅速撤退,因为在英法联军的空袭下,已经无法向他们提供补给了。埃军顶着炸弹杂乱地向西退走,到了11月2日,以色列占据了整个西奈半岛。

英法联军的空袭则接连持续了数日,11月5日,他们按照计划,派出伞兵空降运河北端的塞得港。空降行动十分顺利,埃军的抵抗轻微。6日,英法两国的海军陆战队开始登陆作战,他们顺利地上岸,建立了自己的阵地,随后开始向着纵深发展。

从10月29日到11月6日的短暂时间里,在整个战场上,埃及军队都打得一塌糊涂。英法联军和以色列军队轻易地完成了他们的预定计划,接下来,英法联军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只是个时间问题,如果他们愿意,完全可以直捣开罗,推翻纳赛尔的政府,把埃及重新变成自己的附属殖民地。

然而,此时已经是1956年了,不是1856年。哪怕是1936年,英法两国都可以这么做,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已经不行了。

因为掌管这个世界的话事人已经变了,英国已经不做大哥好多年,当真正的大哥出手时,英国和法国就统统都无能为力了。

(四)

1956年十月底的世界那可真是热闹。

就在苏伊士河畔剑拔弩张、危机四伏的同时,在东欧的匈牙利,正在发生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首都布达佩斯的民众推翻了拉科西政府,要摆脱苏联对这个国家的控制。苏联则出兵匈牙利,时间就在10月23日。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在到处奔走,为自己的连任做最后的努力,大选投票的日期已经确定,是11月6日。

艾登在发动战争之前,并没有和美国商量。他的心里觉着就凭美国和英国之间的钢铁友情,美国肯定会支持英国的,至少也会保持沉默,默许英国的行为。

然而,艾登错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美国竟然公开反对英国的行动。

战争一爆发,美国就正式表态,对这场战争感到“遗憾”,并且希望双方都能立即停火。在10月30日,美国就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一项草案,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撤军(此时英法还没有参战),结果这项议案遭到了英法两国的否决。

艾森豪威尔还主动给艾登打电话,劈头就问道:“安东尼,你在做什么?你疯了吗?”

美国为什么要和英国唱反调呢?有人说,美国这是要摧毁英国的殖民帝国,要和英国争夺中东的地盘。不过实际情况却也并非如此。

关键在于美国已经是世界老大了。做了老大就要有个老大的样子,老大必须讲理,不能护短,否则就不会有多少人承认你是老大。美国主要是因为这个才和英国闹掰的。

不管怎么说,英法联军的行动这都属于侵略,美国不能支持,如果支持了,第三世界国家就会纷纷投入苏联的怀抱,不认美国这个老大了。在这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美国绝对不能含糊,哪怕是不吭声,坐在一边看热闹都不行。

美国这么做就不怕英国和自己翻脸吗?美国不怕,因为他知道英国已经离不开美国了,英国只能选择和美国继续结盟,除此别无他法。所以美国才会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埃及一边。

艾森豪威尔接连采取行动。联合国安理会无法通过决议,他就寻求联合国大会的支持。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没有约束力,但是美国参与进来就有约束力了。在美国的推动下,11月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各方立即停火,由联合国维和部队控制苏伊士运河与西奈半岛。

与此同时,美国还使出了杀手锏,抛售手中的英镑。这导致英镑在几天的时间里就狂跌15%,大英帝国的财富飞速缩水。同时,美国还利用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治地位,操纵这个组织拒绝向英国提供贷款。按照“马歇尔计划”,美国需要向英国提供的援助也被暂停了。

英国财政大臣麦克米伦向艾登提出警告:如果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英国的财富将在几周之内化为乌有。艾登进退两难,方寸大乱。

(五)

在美国向着英国施压的同时,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也站了出来。

正忙于处理匈牙利事件的赫鲁晓夫认为第二次中东战争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仅能够分散全世界对于布达佩斯的注意力,而且还能拉拢第三世界国家投靠苏联,于是,苏联就高调表态,坚决反对英法入侵埃及。苏联同样在安理会提出决议,要求英法撤军,当然也被英法给否决了。

苏伊士运河的危机让处于匈牙利事件窘境的苏联捞了不少分数。不过,苏联的表演有些过头了。11月5日,苏联以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的名义发表一份声明,要求英法以三国立即从埃及撤军,否则苏联将对他们三国开战。

实际上,苏联当时没有能力直接进攻英法以三国,此时他们的导弹射程都十分有限,根本打不到伦敦和巴黎。不过,苏联的这种威胁却给了美国一个机会。美国在一边大棒教训英法的同时,一边又可以向小弟们展示自己作为大哥的柔情。

在苏联发出战争威胁后,艾森豪威尔立即下令驻欧洲的美军处于最高戒备状态,明确表示如果英法受到攻击,美国一定会与苏联开战。

苏联等于给美国提供了一个机会,让美国对英法两国说道:“怎么样,你们没有大哥不行吧?都这样了,你们还敢不听大哥的?”

到了这样的时候,英法两国都无力再继续坚持战争了。艾登身边的臣僚们已经开始辞职逼宫,要求他立即停战。艾登没有办法,只好给法国总理摩勒打电话,表示要停火。法国那边的情况正好与英国相反,法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较高,大多都希望战争进行下去。所以摩勒眼含热泪地恳求艾登再坚持几天,然而艾登已经顶不住了,他抛开了法国,在11月6日单独宣布停火,摩勒没有办法,只能也表示同意。就这样,第二次中东战争就在11月6日深夜划上了句号。

(六)

第二次中东战争是一场几乎全靠政治博弈来完成的战争,战场上的表现反而乏善可陈。这场战争虽然为时短暂,但是意义非凡,影响巨大。此后世界上很多大事都起源于这场战争。

表面上看起来,埃及和他的总统纳赛尔成为了最大的赢家。纳赛尔虽然在战场上输得一塌糊涂,但是在政治上却赢得了满分。他一下子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领袖,所有的阿拉伯人都在为他欢呼,把他视为萨拉丁重生,对他无比拥戴。而且,纳赛尔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阿拉伯国家的范围,他实际上也是整个第三世界国家人民敬仰的偶像,他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在这样的情况下,纳赛尔雄心万丈地开始推行他心目中复兴阿拉伯民族的宏伟事业。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纳赛尔的雄心与埃及孱弱的实力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他连出错招,接连受挫,最终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打出了原形,几乎输光了一切。他本人最后也抑郁身亡。

实际上,真正的最大赢家应该是美国。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以顺天应人、主持公道的面目出现,让第三世界国家没有对美国失望,也没有让苏联得太多的分数。同时,又让英国打消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幻想,心甘情愿地当小弟。可以说这一战让美国的世界老大地位更加稳固了。

真正的输家自然是英法两国,不过两国随后的表现各有不同。

英国经过此战,就彻底放弃了继续保持大英帝国荣光的幻想,踏踏实实地做美国的跟班小弟。不过,英国人还是有些咽不下这口气,两年后,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发生军事政变,亲西方的费萨尔王朝被推翻。亲苏的卡塞姆军政权建立。按照英国与伊拉克的协议,英国是有权出兵平息这场兵变的,但是英国没有这样做,而是坐视不理。这样一来,西方国家就丢掉了一个中东的盟友,美国的麻烦又多了一层。很多政治分析家都认为:英国这样做是在报复美国。

法国则有所不同。五十年代的法国霉运连连,其殖民帝国也在迅速崩溃。法国先是在越南连吃败仗,被迫放弃印度支那;接下来非洲的阿尔及利亚也爆发了反法起义,法军疲于奔命,左支右绌。而苏伊士运河的失败更是让法国政坛动荡不已,很多法国人开始对法国的政治体制不满,右翼军人试图发动政变,实施军事独裁的传言不断出现。在这样的形势下,戴高乐再度出山,最终,他修改宪法,终结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把法国带入到了第五共和国的新阶段。

一场看上去规模有限的战争就这样重新塑造了整个世界,对未来的人类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