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国会谈40小时,美在联合国为中国设的陷阱开始发力?_美国_中国_气候变化

最近,多场大会密集召开,相对于二十国领导人会议,东盟峰会等,气候变化大会却显得不那么引人瞩目。事实上,气候变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议题之一。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一再要求与中方恢复气候议题对话的原因。

此次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上百国经过40小时的拉锯战,终于达成了实质性的协议,据观察者网11月21日报道称,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20日圆满落幕。经过数日紧张谈判,各国代表终于在20日凌晨达成协议,同意设立一个基金机制,以补偿因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所导致的贫穷国家的损失和损害。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会本来是原定于18日落下帷幕,由于分歧重重,才导致会议几经延期,一直到20日凌晨,才尘埃落定。虽然目前暂时达成了一致,但是其中气候赔偿基金的资金该有那些国家出资,又变成了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气候会议开始之前,就有美媒透露称,此次美国是有备而来,准备在气候大会给中方设伏,目的一是把矛头引向中国,二是让中国“埋单”。果不其然,在会上,美国连同盟友们对中国发难了,美国表示该项目基金援助的是发展中国家,因此而不希望资金流向中国和其他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的“高收入国家”。并且他们还希望以中国为代表的“高收入国家”也出一份力。不过美国给中方设的陷阱,却遭到了穷困国家的强烈反对,许多贫穷国家认为,这是企图将最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与中国、沙特等更大经济体区分开来。

美国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本该带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现在就妄想转嫁自身责任给中国,美国将气候议题搞成了“政治操弄”,反观中国是“行动胜于雄辩”,一直以来中国对气候治理的贡献几乎都是最大的。2021年,中国的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6.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3.8%,完成造林360万公顷。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等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展开全文

事实上,美国本身也是气候变化的受害国,美国大西洋沿岸已成为超强飓风的滋生地,例如在佛罗里达州,9月刚刚遭受过四级飓风“伊恩”的侵袭,前不久又迎来了“妮科尔”飓风,不仅给当地带来了经济损失,还有人员伤亡。面对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留给人类的时间也不多了,美国不应该把这种影响全人类生存的议题放进对抗清单中。

此前,美西方曾作出过承诺,在2020年前,每年至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以应对气候变化,却一直没有兑现,希望此次发达国家能真正落实自己的承诺。按照以往美国的行为来说,资金难题总体来说不容乐观,一直以来美国都充当着西方国家抵制此类赔偿的堡垒,如果美国不带头,其他国家可能不会去履行承诺,而美国目前中期选举过后,共和党夺取了众议院,也就是说,拜登政府就算同意出资,可能还会遭到共和党的反对,导致提案无法通过。这种可能性很大,毕竟共和党近些年在美国一直主推“美国利益优先”的政治观念。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