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小·航模】多元课程·多彩人生(第九期)——航空飞机模型_航模_课程_航空

和润致远

(三四五工程)

和润致远是“和润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再体现,精彩呈现:三层面、四维度、五板块。

1.三层面:

反思过往

把握当下

奔赴未来

2.四维度:

教育:和润生命 唤醒自觉

学校:和润天性 桃李竞芳

教师:和润至德 修身立范

学生:和润品正 好问才长

3.五板块:

校长:和润校长 前瞻思想

教师:卓越教师 先进理念

课程:多元课程 多彩人生

课堂:深度学习 好问善学

特色:书香飘逸 国学浸润

航空飞机模型

航模课程我来讲:《航空飞机模型》,北关小学五年级9班学生郭治国。

指导教师评价

童年是人生中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对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也最浓,小讲解员郭治国同学为我们耐心细致地讲解了航空飞机模型的制作过程,并对飞机的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动力装置五个重要部分的作用进行了介绍,让同学们了解了飞机的大体结构,知道飞机升空的原因,在学生心中播下航天梦想的种子,点燃了同学爱航天、爱科学的梦想。

航模课程

展开全文

航模课程介绍

航空百年,蓝天之梦犹如翱翔在中国苍穹之上的雄鹰,展翅高飞。为了普及航空知识,传播航空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拓宽学生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航空素养,北关小学开设了特色课程——航模课程。它属于北关小学“好问”课程体系之“问”系列课程。本课程以注重培养学生航空航天兴趣为重点,以玩中学、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为核心,致力培养学生“爱航天、乐探究、喜动手、善表达、有自信”的品质。

一、课程设置

航空人才的培育日益成为各级各界共同关注、支持、研究、推动的焦点。北关小学将航模课程引进校园,每班每周设置一节课,有固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丰富,包括:商用飞机科学课脚本、课件、视频等。

二、课程开设

从2022年三月份开始,每个班每周上一节航模课,老师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合理设置航模活动的内容,精心组织教学。

初始阶段,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航模,对航空模型先有感官上的理解,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航模的兴趣,掌握基本的航模知识和技能,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课堂上,教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航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学生,并且通过教师示范或观看视频的形式,让孩子们动手制作简单的航空模型,以兴趣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和操作的难度也逐渐增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型推导出模型的制作方法,使学生们学会识别材料、使用工具、掌握创作的过程。遇到制作难度较大的航空模具时,教师会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摸索和组员间的协作来完成模型的组装。为了让学生们能有更充分时间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在学生制作模具时,就让四人一小组分工合作,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三、课程效果

1.促进学科知识的整合

通过学习,孩子们不仅掌握了简单的航空知识,如:飞机的组成、飞机各部分的作用、风对飞行的影响、降落伞的种类和原理、发动机的功能与构造等,还懂得了很多复杂的工作原理,比如:通过制作“会飞的纸杯”,理解了马格努斯效应;通过制作竹蜻蜓,知道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及伯努利原理等。航模课的开设,促进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校不仅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让他们学会表达。所以,在每次孩子们制作完模具之后,教师都会为孩子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航模作品,可以说说模具的构造、功能,也可以谈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这样,孩子们不仅在展示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小学阶段,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课程不多,航模算是其中一项。航模运动是一项动手去做,动脑思考才能完成的活动,动脑思考是这项活动的前提,只有常思考,不断摸索,才能制作出好的航模作品。从认识和使用各种工具开始,通过剪、切、削、穿、扎、磨、等过程来完成一架航模的制作,这一系列的动作无不能展示灵巧双手、聪颖的智慧,整个过程能很好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航模课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非常有趣的,它不但可以扩展学生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自主探究和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们以航模为载体,培养更多、更全面、动手能力更强的学生,携手共进,逐梦蓝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