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埃及阅兵,给全世界上了一课,此后各国阅兵不再实弹_阅兵_仪式_实弹

众所周知,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和众多苦难,终于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这个这么隆重的日子,理所当然要用一些事情来纪念,所以“国庆节”就是这么来的,每年的10月1号放假调休7天,以此来欢度这个重大节日,除此之外,也将这个时间定为举行阅兵仪式的日子。

之所以将国庆节用来举行阅兵仪式,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日子很重要,同时也在告诉着国人以及海外各国,中国已经强大了,已不再任人欺辱。通过阅兵仪式,不仅可以向世界展示强大的军事实力,同时也可以让本国民众对国家军队建设充满信心,感到骄傲与自豪。能够凝聚军民之心。而我们要知道的是,阅兵仪式上展现出来的武器装备都是无实弹的,这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1981年,埃及就给世界上了一课。埃及像往年一样,在胜利广场举行阅兵仪式,场上坐着的都是关键的政要人物,底下还有大量观看阅兵仪式的民众,当时阅兵正在进行时,却遭受了来自武装分子的袭击,一开始很顺利,进行到炮兵队列之时,发生了意外,一辆榴弹炮车经过阅兵台前,却突然偏离路线,开往了阅兵台,而且车上跳下来几名士兵,疯狂的向阅兵台扫射和扔手榴弹。

展开全文

事情发生太突然,一切都来不及反应。当时,埃及总统萨达特身中34枪,人还没送到医院就不行了。场上还有七位政要,当场被手榴弹给炸死和枪械射击而亡,而阅兵现场的民众、士兵伤亡人数也达到了上千人。此次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很明显,这是一场预谋的谋杀,对象就是总统萨达特。此后很多国家都吸取了这个经验教训,阅兵仪式上的士兵不能携带实弹。

我们都知道,阅兵场上不仅坐着总统、各级政要、军队高层,还可能会有其他国家的政要在场,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发生意外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况且场上还有很多武器装备,周围还有观看仪式的民众,“人多眼杂”的稍微出了问题,就会造成恐慌、踩踏。为了安全需要,所以各国从此阅兵不再实弹,阅兵前都会经过再三的检查,确认。

所以,我们在阅兵时所看到的武器,是没有杀伤威力的。比如枪械必须卸掉弹匣。核武器必须拆掉弹头战斗部。坦克中是没有携带炮弹的。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不是靠在一个仪式里就能完全展现出来的,所以不是真枪实弹也没关系,主要起到震慑作用即可。而且在阅兵场上也不会真正的使用射击,只是按照队列展示出来,所以阅兵都不用实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