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速工地施工,发现3000具军人遗骸,专家讲述一段悲壮的过往_屈原_爱国_湖北

每当读到屈原的作品时,总会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屈原在《离骚》中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此句描述当时人民生活在愁苦之中,以及屈原满满的爱国情怀。如今我们生活在安居乐业的年代,很难再体会那种“民生之艰难”的意味。

纵然如今我们衣食无忧,也感受不到战火带来的恐惧,但我们也深深得知,一切的美好和幸福得益于,那些为人民付出生命的英雄。

在战争中,无数敌人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住敌人的枪林弹火,守住我们的家园,很多人也因此付出生命代价。与此同时,有些人即使战死沙场,还要被推入万人坑中,极其悲壮。

在我国的湖北高速公路施工的途中,发现3000具军人遗骸,专家讲述了一段悲壮过往历史。

列强的入侵打破了天国的沉静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我们就开始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当时的人们生活在被压迫之中,大家都在担惊受怕的过每一天,这种日子过得并不好。看到此情此景,很多爱国人士不忍心看到国家动荡,他们想挽救这飘摇的国家,因此产生一系列爱国运动。

展开全文

比较出名的自救运动有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等,虽然这些运动没有为我们解决当时的中首要矛盾,但却为人们带来自由的启蒙思想。

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我们开始一步步沦陷,此时的侵略者更肆无忌惮地欺负中国,很多大国都想从我们身上获取利益。

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盛行,于是有了九一八事件、卢沟桥事件等,这些事件推动了抗日战争。

当抗日战争正式拉开帷幕之后,无数的爱国人士纷纷涌现,他们深知战争时一定要有人挺身而出,他们愿与敌人做殊死搏。即使国外势力再强、敌人的炮火再先进,也抵不住我们英雄的一腔热血,最后我们终于迎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对我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在那之后新中国成立,我们的生活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无论是物质、经济、思想、穿着等都和以前完全不同。

湖北高速施工,发现3000具军人遗骸

在这场抗日战争中,却有很多英雄再也回不来,有些英雄甚至到死之后都没有一个坟墓,这些故事更令人心酸。在2010年,湖北的一段高速公路施工的工地现场因为大雨的冲刷,就曾经发现了3000多具白骨。

这一天,湖北工人们如同往日一样施工,但在工程进行一半的时候,下起了大雨,随后工人们只能暂停工作。第二天,当大家准备复工的时候发现惊人的一幕:眼前出现很多白骨。工人们看到这么多白骨出现,觉得不寒而栗,随后就马上报警了。

当警方赶到现场之后,就联系到考古专家,随后专家们清点这里时,发现一共有3000多具尸体。从尸体的数量和年份中可以判断出,这些尸体的主人应该是战争时期的烈士。根据专家们的推测,这些英雄牺牲于1940年,当时抗日战争十分激烈,我军在黄华乡驻守,随即便和日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当时日军对我军封锁物资,很多医用物资也无法运进来,随之不少士兵因为缺少医用物资只能牺牲。随着牺牲的人数越来越多,我军在野战医院后面买下了30亩地,专门用来埋葬这些牺牲的士兵。就这样,牺牲的士兵全都埋藏在这个30亩地的大坑中。直到湖北施工队的这次发现,才为我们揭开这次惨烈的斗争。

烈士不为名垂千古,只愿用血肉之躯,换国家安康

陆游在《金错刀行》中写道: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虽然无法名留千古,让诗人很遗憾,但依旧无法掩盖他内心的爱国之情。 此句正如那些默默无闻的牺牲士兵一样,虽然他们不能名垂千古,但却无法抵挡住他们爱国之心。近代的中国由血与泪组成,当时的民众举步维艰,国家步履蹒跚。

在战争的年代,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每个人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但是当国家、人民陷于危难之际总有英雄站出来,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烈士们的英勇表现并不是为名垂千古,他们是真心想为人民而战斗,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国家安康。在战争中,牺牲的远不止这三千名烈士,英雄虽然看到战争的惨烈,却也义无反顾加入战场中,为我们换来平安。

参考资料:

屈原《离骚》

陆游《金错刀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