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生存期17.2个月!替雷利珠单抗刷新晚期胃癌生存新纪录_胃癌_晚期_治疗

中国胃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居全球之首,70%确诊时已是胃癌晚期,中位生存期不到一年,临床亟需创新治疗方案。2月11日,百泽安胃癌高峰论坛暨RATIONALE 305研究媒体沟通会在广州召开。会上消息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刷新了PD-1抑制剂用于晚期胃癌治疗的生存纪录,有望改变胃癌临床治疗实践。

因饮食、生活习惯等原因,每年全球新增的胃癌病例大半都来自东亚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尤为严重。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太行山脉和河西走廊等地是胃癌高发区,辽宁、福建、甘肃、山东、江苏等地是胃癌高发的省份,这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中国超过7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进展期或晚期,晚期胃癌患者转移比例高、肿瘤负荷大,由于消瘦和营养不良导致治疗耐受性下降,一线治疗时机尤为关键。

RATIONALE 305研究全球牵头研究者和研究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徐瑞华教授指出,对于晚期胃癌患者而言,过去化疗是主要的一线标准治疗,但其应用已经面临疗效瓶颈,中位总生存期(OS)不超过1年。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持久的免疫应答,能有效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随着证据累积,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已成为胃癌晚期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但不同化疗方案与免疫治疗联合是否有疗效差异,东西方人群对免疫治疗是否存在疗效差异,目前仍缺乏探索,循证证据相对有限。

为回答上述临床问题,为患者找到更适合的治疗选择,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RATIONALE 305研究应运而生。RATIONALE 305共纳入了来自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141家中心的997例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近半数来自中国以外地区,符合国际实际流行病学患者比例,使得整体研究结果成为适用于不同国家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于今年的ASCO GI大会上先行公布的RATIONALE 305 PD-L1阳性亚组数据显示,在全球人群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PD-L1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OS)高达17.2个月(HR=0.74),这一突破刷新了全球人群的最长生存纪录。在预先设定的亚组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均有OS获益且亚洲人群mOS再创新高,达19.3个月,为PD-L1阳性亚洲人群的最高值。

RATIONALE 305是首个胃癌领域由中国专家担任全球牵头研究者和研究指导委员会主席的全球3期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潘宏铭教授表示,“该研究向全球发出中国胃癌领域的最强音,意义非凡。这项研究的亮眼数据必将改写晚期一线胃癌治疗的标准方案,也将改写中外指南。”

据悉,目前,替雷利珠已获批九大适应症,并成为纳入医保适应症最多的PD-1抑制剂之一,覆盖肺癌、肝胆胰肿瘤、胃肠肿瘤、食管癌、泌尿系统肿瘤、鼻咽癌、头颈部癌、妇科肿瘤等多个实体肿瘤高发瘤种。获批的九项适应症已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成为纳入医保适应症最多的PD-1抑制剂。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已受理抗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肿瘤表达PD-L1的晚期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G/GEJ)腺癌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许可申请(sBLA),该适应症有望于今年获批。

【记者】严慧芳

【作者】 严慧芳

健康生活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