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非遗健身宝典 | 龙岩连城拳:后发制人 同样犀利_连城_连城县_武术

2023

新春快乐

春节期间,各式各样的非遗活动层出不穷,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那么,有关 体育的非遗项目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福建的体育非遗项目都有哪些吗?值此新春佳节,福建省体育局推出“新春非遗健身宝典”,每日带您了解一项福建的体育非遗项目,感受下属于咱们自个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今天,跟着小福体一起走进 “龙岩连城拳”。

连城拳,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的地方传统拳术,被誉为福建省八大拳种之一,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2009年5月31日,“连城拳”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连城县是“全国武术之乡”,练拳习武历史悠久。据《连城县志》记载,连城拳自宋代起就广为传播。自宋代端拱年间,连城隔田村黄姓第三代后人九四郎至河南登封少室山(即现嵩山少林寺)随蔡、董、孙三僧习少林拳法数年,后于淳化三年返梓教习族人,得以世代相传。

展开全文

在漫长的拳法演变过程中,该拳受到南方民风、身体特点、地域环境等因素及其他武术流派的影响,故南北武术之长兼而有之。至清顺治十七年隔田拳师黄思焕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连城拳”。清代中叶经黄观杰等人在实践中精益求精,使武术套路更加精炼、充实完善。清代中叶以后,“连城拳”还融入舞狮表演。后历经黄文祥、黄士昌和黄宇莪等相传迄今共34代。

武术特点

连城拳又称“连城少林拳”或“少林独门拳”,其内容丰富,系统完整,有拳术、器械、对练等几十个套路。

拳术套路有:捆手、单提、花勾等等。器械套路以棍为主,有淮枪棍、老棍、大峰枪等等。另外还有双刀、铁尺、双剑、七星耙、凳术、盾牌等等。对练套路有:对练拳、对练棍、棍对耙等等。

连城拳动作以斜身(侧身)为主,身灵步活。主张以静待动,后发制人,让敌人先动手,然后伺机反击,即在敌人旧力已过,新力未来之时进行反击最易取胜。方法有守中攻、躲闪攻等。连城拳还讲究自保,防守意识强,可以说是招招设防,步步思守,主要以短打为主。连城拳在演练中手法丰富,周身似手,除讲究手脚并用外,头、肩、肘、胯、膝等部位也可攻可守,变化多端;在实战中则注重攻击对方的腋部、心、腹及两胁、下裆等要害处,以求达到一招制敌的效果。

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连城拳”突破传统“单传”祖训,不仅融入民俗文化,也开始从防身向全民健身转变,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连城许多中小学中将“连城拳”纳入体育课教学,每年数百名武术爱好者参加培训班,“武术精湛”的传承者涌现,后辈力量兴起。

此外,“连城拳”在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海峡两岸传统武术大赛等武术比赛及多个运动会上屡屡获奖,海内外的武术界声名鹊起。

2022年9月19日,连城“非遗文化连城拳司法保护点”在连城县连城拳馆揭牌成立,这有利于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司法保护力度,守护连城拳文化的“根”与“魂”,将成为宣传非遗文化和连城拳司法保护的重要窗口,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确保非遗司法保护取得实效。

来源:福建体育融媒体,资料综合自文旅龙岩、连城县文化馆、中国新闻网、闽西日报

编辑: 林晗枝

一审:黄小群 二审:许晖、张乐怡 三审:康成林

爱运动 更健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