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全人类智商?北约秘书长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_北约_诺贝尔_乌克兰

文/熊姐

北约秘书长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这是对“和平”和“诺贝尔奖”的双重讽刺,也是的对全人类智商的侮辱。

据环球网援引俄卫星通信社报道,近日,挪威右翼党派的议员蒂布林-杰德颇为自豪地宣布,他提名了北约秘书长斯延斯·托尔滕贝格成为今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候选人,给出的理由是“他在俄乌冲突中努力将北约团结在了一起”。

(斯托尔滕贝格资料图)

对此,俄罗斯媒体的态度相当嘲讽,当然这很容易理解。但是有趣的是,挪威人,法国人,甚至乌克兰人,都在反对斯托尔滕贝格的提名,而在蒂布林-杰德看来,这些国家本该是最支持他的。

挪威方面,不少网友都在社交媒体上发言,反对“战争贩子”斯托尔滕贝格获得提名,他们认为,蒂布林-杰德是在侮辱诺贝尔和平奖。

他们称,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获得者应该“促进国家之间的友谊,或者废除或减少常备军”,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联盟的领导人根本不符合要求。

(北约军事集团)

展开全文

法国“Fance24”新闻的文章则认为,一个正在乌克兰进行代理战争的军事联盟的领导人,却可能因其对和平的贡献而受到嘉奖,简直是匪夷所思。

文章援引了俄罗斯媒体和《中国日报》的社论称,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联盟的好战首脑被誉为世界和平的倡导者,诺贝尔和平奖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北约向乌克兰援助了大量武器)

乌克兰《基辅邮报》的社论则认为,正是斯托尔滕贝格在领导北约时表现出的和平主义和绥靖主义,才导致了俄乌冲突,因为他没有很好地震慑住俄罗斯,反而是一直在与俄罗斯“调情”。

而且,乌克兰人还认为,他并没有很好协调北约国家尽快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反而向普京透露了自己的底牌——他说,“战争不能升级到乌克兰以外”,也就意味着,他默认了普京可以进攻乌克兰。种种言行加在一起,让他根本不配得“和平奖”。

(北约雇佣军)

当然,这仅仅是个和平奖提名,并不是说,斯托尔滕贝格最后一定会得奖。要知道,全球所有国家的议员、部长、某些大学教授,都有资格推荐提名,也因此,每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都有好几百人,是个妥妥的“水奖”,意义远远比不过其他靠成果说话的诺贝尔分项奖。

而且近年来,诺贝尔和平奖早已失去了其评选的初衷,已经极度政治化,提名者和得奖者的标准早已不再是“和平”,而是西方的“政治正确”——所谓“和平”,必须是西方定义的、符合他们想象的“和平”,是为西方霸权服务的“和平”。所以只要能消灭西方认定的对手,不论用什么手段、哪怕是发动战争,也会被鼓励,至于是不是单赢和践踏别人,他们不在乎。

(奥巴马获得和平奖)

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一边在中东打仗,一边却能获奖;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在获奖后,却在转年的国内冲突中被指责犯下了战争罪;缅甸前领袖昂山素季因为反对军政府获奖,被捧为“缅甸人民的光”,却(在西方看来)在上台后坐视缅甸军队“种族灭绝”了罗兴亚穆斯林人。

今年,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被提名,因为他“努力斡旋俄乌关系”,但与此同时,土耳其跨境打击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人武装,西方却假装没有看到,因为“斡旋俄乌冲突是政治正确,但库尔德人的命不是命”。

(土耳其军队跨境行动)

这才真“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