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艳后,比凯撒更大的野心家,三次谋划后差点被改写的欧洲史_安东尼_凯撒_埃及

阴深的大殿密室,灯影忽明忽暗,就如那埃及的国运一般,风中摇曳。

一个传奇的女子,正在这密室中挣扎。

殿外兵锋呼啸,罗马的大军已在门外严阵以待。

殿内无人言语,随侍的人们默不作声。

眼中的狂热散去,梦中的埃及在远走,一场游戏一场梦,一场人生一出戏!

戏里戏外,传奇的女子全身心投入,一个国家一个君王,三个爱人,一个死敌,最后的终结者就在门外!

低语,沉思,也许该给自己做一个道别了。

她对着所有人说道,你们都出去吧。

哭声开始蔓延,为他们的女王而哭,是啊,这是告别何尝不是解脱。

目送远走的众人,他默默的走上最后的王座,看着那精心饲育的宠物,剧毒而又美丽的蛇虫,那何尝又不是自己的影子?

宠物们,看着自己的女王,冷血的他们并不懂人的温度,听话的执行命令。

刺骨的疼痛伴随着记忆的流逝,由痛到麻到毫无知觉,最后迷离之际,不过一生回首。

眼睑深沉,目转岁月。

展开全文

一:夺权之路失败者

当凯撒已经名满罗马城时,克莱奥帕特拉还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丫头,因为父亲的遗命而要承受一段极端不幸的婚姻,结婚的主角,居然是自己的兄弟托勒密十三世,婚后的两人共治埃及。

这样的事情,估计中国历史上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可是埃及却存在,真是奇葩。

一般而言,包办婚姻的下场大多数都是貌合神离,那时埃及也没啥离婚法,女性也得不到财产分割,如果日子过不下去了,要么净身出户甚至被杀,要么就要忍受。

这就让小克莱奥帕特拉郁闷,每天面对不喜欢的人,即是兄弟,又是老公同时还都是国王,真让人绝望啊!

这样的绝望,在年近十来岁跳脱的年纪来看毫无疑问是煎熬,内心充满叛逆的克莱奥帕特拉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夺权之路。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国家拥有两个君王这样的逗比事情,本就不该存在。

很快,女王和她的兄弟老公在政见上产生矛盾,分派系开始了窝里斗。结果是女王实力不济,净身出户被逐出埃及,只能在周边地区召集人马打游击。

眼看要失败时,罗马前三头联盟之一的庞培居然来罗马避难,转折就此发生。

二:身体是最高级贿赂

作为失败者的庞培,其实是面对宿敌凯撒的追杀,自身难保之后才无奈的逃亡埃及!

可是依旧不死心的庞培居然指望借助埃及的力量去抵抗凯撒,我只能说这真是病急乱投医。

不过那时的庞培可不这么想,而是认为自己是一家创投公司的发起者,在他看来,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三世投资自己就是投资一片光明的未来,于是一到埃及他就期望见到这个国家的掌控者托勒密十三世。

向他当面述说自己的宏大梦想和埃及的光明未来,一幅幅ppt展示下,期望与能换取到埃及王国的的救命融资。

可惜的是,托勒密十三世并不傻,反而对罗马政局一清二楚,你一个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最后还想在我这里偷鸡?真是没有自知之明!

于是托勒密十三世,干净利落的将前来求见的庞培杀死,顺手就拿着庞培的人头,给凯撒送投名状去了。

英明一世的庞培就这样窝囊的死去,人头还成了埃及国王面对罗马时的投名状,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啊!

那个时候的凯撒出兵埃及,除了剪除政敌之外,其实还有个心思,那就是征服埃及,托勒密十三世不傻,用庞培的人头做投名状,除了政治需要之外,其实也抱着安抚凯撒大军的心思,只不过凯撒并没有停止军队的脚步,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间。

凯撒的野心可不止是失败者庞培,而是日益衰败的埃及。

这个时候,一直在外流浪,组织人手打游击的克莱奥帕特拉看到了机会,如果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凯撒退兵,让埃及转危为安,最后让自己登上王座,那么自己不是名利双收,进而成了埃及的救世主。

于是,美丽的克莱奥帕特拉开始了自己的课题研究,研究目的也很直接,获得罗马的支持,成为埃及的女王。

托勒密十三世的筹码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那么我有什么?

如何才能让凯撒支持我,冥思苦想很久之后,美丽的克莱奥帕特拉笑了。

我身无长物,除了自己!

我自己就是最珍贵的礼物,用我自己做交换,这是唯一也是最重的筹码。

三:罗马的规矩,脱光衣服,以示诚服

西方有一句谚语,从侧面证明了罗马的强大,那就是。“在罗马,要按罗马规矩来。”

当美丽的克莱奥帕特拉通过精心谋划,终于在一个月半弯的夜晚,和凯撒在床上想见的时候。

当她从藏身的毛毯之中走出来,面对凯撒说出自己的诉求“我要当法老”的时候。

威严的凯撒,面对这个突然出现与毛毯中的女王,还有她那绝世的容颜和睿智的双眼,沉默良久。

一字一顿的说道““将衣服脱掉!”

如此无理的要求,让克莱奥帕特拉略有吃惊,一见面就脱衣服,你以为我是脱衣舞娘啊。

可是凯撒依然不为所动,反而无比认真的说,“罗马规矩,不得拒绝。”

原来罗马有个习俗,那就是在征服一个地方之后,都会命令原本的领袖也好,国王也好脱光衣服,以表达他们毫无遮掩的忠心,意味着如婴儿般重生,宣告从此接受罗马的统治。

这个时候的凯撒即是一个男人,同时也是一个征服者,埃及他志在必得,而克莱奥帕特拉,那也是他的金丝雀而已,罗马强大,埃及弱小,你有求于我,不臣服?

你想要如何?

克莱奥帕特拉面对这样的无理要求,并没有断然拒绝,而是嫣然一笑,微微欠身,将所有的束缚都解脱。

一抹刺白,两朵嫣红,三声咏叹,四肢交错。

这一夜的风情就如一场交易,却开启了一场盛大的旷世绝恋,还有那古老帝国毁灭的序章。

四: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一夜风情之后,神清气爽的两人在晨曦中苏醒。

四目相对之后,睿智的克莱奥帕特拉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诉求”我要做埃及的法老“。

曾经威严的凯撒满面柔情,用沧桑的话语抚平了克莱奥帕特拉的不安。

我承若,你将成为法老。

交易达成的背后不过是两方的算计:

凯撒的如意算盘是,我征服你而你是法老,你是我的,埃及当然也是我的。

克莱奥帕特拉的算盘则是,你征服了我,那又如何,我也可以征服你,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这个世界还是属于我。

自那以后,凯撒多了个情妇,而克莱奥帕特拉多了个男人。

这个男人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的承若是那么的让人安心,我要做的只是静心等待,并不断帮助他即可。

于是,她用尽自己的温柔还有体贴,让这个男人收获了无数的欢愉和快乐。

两情相悦还是其他,跨越数千年的时光,这段历史晦涩不明,我们并不能深究。

唯一知道的就是,凯撒没有征服女王,反而被女王征服彻底的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他们相亲相爱,不久后就结婚了,面对自己被带上绿帽子的现实,曾经的老公和兄弟,现在的死敌托勒密十三不堪受辱,也为了埃及的存亡,不惜发动暴乱。

一场兵火之后,暴乱平息,埃及就此成为女王的所有物,而深陷女王温柔之下的凯撒,也收起了自己的吞并之心,默认了埃及的独立。

女王用自己的美貌,智慧和温柔,收获了爱人的同时,也收获了她的国家。

其实这不过只是开始而已,女王在自己心中默默说到。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一个爱情结晶的背后,是女王更大的野心。

我的孩子啊,凯撒里昂,你即是我埃及王国的继承人,同时也应该是罗马的继承人!

就看你爹怎么做了?

如果一切顺利,当凯撒用自己的无上权威将罗马由共和国变成帝国的时候,凯撒里昂将因为嫡子的身份进而成为世界之王。(仅指西方)

那个时候,才是女王收获最大利益的时候。

五:民主规矩的坏处,凯撒被杀

女王的野心和凯撒的野心同步,这个时候最大的阻碍是谁?

当然是那讨厌的罗马元老院。

女王不断怂恿凯撒说:元老院就是一群人自以为是的在哪里夸夸其谈,不明就里的说着无数的鬼话。而完全不知道,罗马的辉煌和现在是谁带来的。

这样的存在,是对你无上权威的藐视。

被怂恿的凯撒深以为然,其实他也早就对元老院看不顺眼了。

于是,这对贤伉俪们,开始了属于他们的政治远征。

埃及的温柔乡就此远去,已经被推选为罗马执政官的凯撒带着自己的女王还有孩子,回到罗马,这将是他们下一个战场!

当凯撒用最隆重的方式,将女王还有自己的孩子介绍给罗马人民的时候,人群中除了鲜花和掌声,还有无数的臭鸡蛋,不甘心的人们开始忌惮与凯撒的权威和野心。

是啊,你带着自己的继承人回来,用武力炫耀自己的同时,有没有想过,罗马是一个民主的共和国啊?

当一人之权威和无数人的民主观念相冲突的时候,独裁者都会感到头疼。

如果这个独裁者有了儿子,那么世袭将不可避免!

为了利益他们会不折手段!

而凯撒就成了这利益和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在战场上一往无前的勇士,很多时候与政治斗争一途反而很幼稚。

最大的对头克拉苏,带领自己的大军远征帕提亚结果兵败身死,消息传回,整个罗马震惊了。

面对罗马强大后的首次打败仗,凯撒说道:我将为克拉苏报仇,征服帕提亚。

这是一个战士发出的宣言,可是却逃不过明枪暗箭。

坊间无数造势者说道:“唯王者才能征服帕提亚。”

背后的意味不过是用流言告诉世人,如果凯撒征服了帕提亚,那么这个国家的民主将不复存在,帕提亚将成为王者加冕的献祭。

流言从何而来不得而知,可是伤害却是直接的。

无数民主愤青们,愤愤不平,在他们看来被践踏的民主,将让共和国不复存在。

一场阴谋在元老院元老们推波助澜下不断被酝酿。

政治斗争的残酷面目又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参加元老会议的凯撒,被刺杀!

流言层楼催命符,他确实曾经想过要废除元老院,可是却从未想过,用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权侵一世的凯撒去了,罗马的规矩得到了维护,民主的共和国依然存在,谁也不记得曾经有个人给他们带来了无数的领土和财富。

见利忘义者的弹冠相庆背后,是一个女人落寞的双眼和一个孩子天真的双眼。

女王的第一次谋划失败,带走未知的恐惧还有丈夫死去的哀伤,女王回到了埃及,她曾经的家园。

六:养子崛起后三头同盟出现与安东尼的沦陷

凯撒的被刺杀,让罗马陷入一片混乱。

刺杀者本就是民主制度坚定支持者的少数派,当无数人突然发现自己的英雄被杀之后,他们内心的悲愤化成了一股暗流,这股暗流在不断汇集,就等爆发的那一天。

远走的女王默默的关注这一切,而另一个人不甘寂寞的走上了前台。

那就是凯撒指定的继承人养子屋大维。

凯撒是有亲儿子的,可是年纪太小,这就让继承人之争中,屋大维占尽优势!

再加上屋大维也非易与之辈,早就处心积虑的在营造自己的势力和人脉,在他的不断笼络和支持之下,屋大维收获了罗马人民的好感,顺带也收获了凯撒的政治遗产!

而凯撒原本的小弟和跟班,安东尼和雷必达,也站了出来,在众人面前诉说凯撒曾经的战功和他对于罗马的贡献。

一场声泪俱下的演讲之后,屋大维,安东尼还有雷必达三人走上了政治前台,成了开始政治遗产的接收人。

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利用,互相忌惮!

在以为凯撒报仇为名,清洗了元老院之后,势力几乎平衡的他们,达成协议,平分了罗马。

雷必达统治罗马西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屋大维统治中部的本土意大利,安东尼则统治东部的埃及。

就此,罗马后三头同盟出现,在凯撒的尸体和元老院的血泊之上,三个人瓜分了罗马。

平分罗马之后的安东尼踏上东归的道路!

路过埃及的安东尼,却不走了,因为他沦陷在了埃及。

尼罗河水岸除了成片的麦田之外,还有一个他想不到的妖妇克莱奥帕特拉在等着他。

同样的套路,同样的角色,这一次安东尼也没能免俗。

在前老板的女人面前(安东尼为凯撒副将)没有把持住自己的安东尼沉浸于温柔乡之中。

这一次女王的如意算盘是,我依然拥有埃及,安东尼则拥有东罗马,我征服安东尼就等于征服了罗马。

而安东尼的如意算盘也一样,借助埃及的力量,维持自己的统治。

两个人,就此密不可分,再一次成了盟友和爱人。

只是不知凯撒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七:分裂的罗马

屋大维登上政治舞台后,深谙政治游戏规则,和民心的他获得了罗马民众和军队支持,地位日益稳固。

而统治罗马东部的安东尼则因为迷恋埃及女王,居然长居埃及。

安东尼和女王可谓各取所需,有了埃及的支持,安东尼将获得财富和实力稳固自己的地盘,而女王则借助安东尼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统治,甚至想借助安东尼的征战来扩大埃及的领土。

可惜的是,这一切在安东尼远征帕提亚先是小胜后是僵持,最后无奈收兵后成为泡影。

获得了部分领土,也抵不过战争的损耗。

这买卖不划算!

那个时候的屋大维也没有闲着,在安东尼用兵的同时,他也在步步谋划之下,将西部的雷必达给打败,从此没有后顾之忧的屋大维终于可以不再顾忌的东向对付安东尼了。

八:决战将临,各自的准备。

面对屋大维消灭雷必达之后的实力扩张,安东尼心知肚明,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安东尼知道自己和屋大维必有一战。

为了稳固自己的后方,安东尼进一步加强了和女王的合作。

他甚至赤裸裸的宣布,亚历山大才是自己的家,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在自己的遗嘱中记录了他对自己死后属于自己领地的领土分配。

这一消息不知为何传递到了罗马(此消息真假存疑),罗马人开始惶恐而又愤怒起来。

是啊,你不过封疆大吏,如何能决定帝国领土的归属,这不符合罗马的规矩。

如果真如此,国将不国啊。

受到打击已经实力大损的元老院,在屋大维授意之下,宣布解除安东尼的一切职位和权利。

面对这一直接的威胁,安东尼也没闲着,而是帮助自己的女王进一步巩固了埃及的统治,所有埃及的反对派在安东尼威压和打击之下全部被铲除,女王的位置更加巩固。

可是罗马对于安东尼的非议还有声讨也越来越多。

舆论的风向越发的不利,矛盾一触即发,就等最后的决战!

九:亚克兴海战,被抛弃的安东尼

终于,没过多久,一直在整军备战的屋大维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在调动起罗马大军讨伐叛逆的气势之后,他怂恿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宣布安东尼为“祖国之敌”,并向埃及女王宣战。

面对屋大维的宣战,安东尼也开始了迎战,公元前32年,安东尼动员6万步兵1.5万骑兵和三万水军500艘战船(一半为埃及水军)直扑雅典。

安东尼也率领8万步兵,1.2万骑兵,并400艘战船迎战!

整个战役过程中,安东尼都精心谋划,在希腊西海岸,夏天早上的季风都是从海商吹上陆地,而中午就转为了西北风。

这就让安东尼想到了一个完美的作战计划,将主力舰队集中于右翼,上午出击,在中午十分利用季风风力的变化,在风的帮助下发挥右翼主力舰队的拳头作用,利用上风优势,打击屋大维舰队。

逆风飞翔的屋大维舰队想跑都跑不掉,而且自己的船又比屋大维多,还比他大,这仗必胜。

即使战况不顺利,也可以利用风向优势快速逃跑,为此他还特别准备了风帆。

然而理想虽好,可是架不住叛徒啊!

一个逃兵的出现让计划暴露。

得知安东尼部署的屋大维决定将计就计,将部队分成三部一线排开,你用凤向助攻对吧,我就不跟你玩风了!

我们正面干仗!

公元前31年9月2日正午,凤向开始变化,大战也开始了,看到屋大维舰队的部署,安东尼知道自己玩风的计划施展不开了,可是如何应对他并没有想清楚,依然按照原计划执行作战计划!

安东尼右翼的主力舰队开始迂回,而屋大维左翼的阿格里帕舰队也跟随安东尼舰队迂回。

交战开始,安东尼的舰队用机械和手投巨石以及箭矢标枪攻击屋大维的舰队,而屋大维的舰队则发挥自己船队轻快的特点,不断迂回,避过远程攻击之后,用特制的舰头不断撞击安东尼的船队。

战斗一时间激烈进行,屋大维的舰队不断撞击,而安东尼的舰队则不断用远程武器反击。

右翼主力舰队僵持难下,这个时候,安东尼的部队出现了异动!

没有安东尼坐镇的中央舰队和左翼舰队,开始了哗变,居然想逃跑到港口。

女王一看,这群家伙想溜,当然是尽到督战队的职责,进行阻击。

可是这一阻击,更麻烦了。

军心不稳的安东尼中央舰队和左翼舰队,居然调转船头直接投降屋大维了!

面对这一切,安东尼知道大势已去,无奈只能逃走,他向女王的舰队打出信号旗。

通知女王,撤吧撤吧!

女王一看自己的男人败了,他让自己跑,想都没想,就集合军舰,挂起风帆,一溜烟的跑了,跑的比兔子还快。

这动作,让所有人目瞪口呆之余,也让安东尼绝望。

我是说撤退,不是说溃退,你这不是坑爹吗?

女王这一退,安东尼的舰队士气彻底全无。

就此不断有人投降!

一败千里后,安东尼狼狈逃亡埃及。

十:最后的终结

亚克兴海战的胜利,让屋大维完全的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而安东尼则在逃亡埃及之后一蹶不振!

再也没有了往昔的风采,反而变得越发堕落,只等死亡的降临。

女王在那一刻的无奈,我们无从体会,不过这无奈并没有持续多久,公元前30年8月,亚克兴海战一年多点后,屋大维的大军开始了对埃及的进攻。

倍受打击的屋大维,选择了自杀,埃及门户大开。

衰弱的埃及,离开了罗马的庇护,没有了武力的保障,仅仅凭借女王,是对抗不了屋大维的。

于是在法老的密室中,女王用自己养的毒蛇咬死了自己。(这个故事版本很多)

尾声:曲终落幕,谁的胜利

费劲心机数十年,女王永自己的智计让无数罗马统治者为己所用,让弱小的埃及苟延残喘十多年,甚至有两次机会差点将罗马共和国收入囊中。

可惜她最后还是失败了,是所托非人吗?是时运不济吗?

历史已成过往,我们无法深究,只能说结果

借助埃及的征服,屋大维成了最后的胜利者,他不仅胜利了还成了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

奥古斯都大名的背后,其实尼罗河畔的妖妇是助推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