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杂的混动市场,迎来e:HEV强电智混反击_本田_系统_电机

导语:聚光灯打在了第十一代思域上,闪现着强电智混技术的四个特点

作者 / P J

编辑 / 小 艾

2022年的混动,花枝招展,闹个不止。

随着供应端发力,从吉利到长城,从比亚迪到长安一众混动新品出炉,让属于过渡性产品言论偃旗息鼓,想象空间大了起来。

让想象壮大信心的是规模扩大。中汽协数据显示,前11个月,插电混动累计销量来到133万辆以上,增长率实现对纯电超越,诉说混动当道。

美妙的前景和咄咄逼人的自主们用数据和产品,就这样强烈讲述各自故事。

很久,没听到本田了,像是忘了它是混动布道者和普及者之一。事实上,没在舆论场争夺高下,本田更多把重心放在市场收割上。

来自本田信息显示,截止目前,本田全球混动已出售超过400万辆;在华市场上,本田混动车型前11个月终端销量来到近18万辆,超越众多对手,其中CR-V、艾力绅混动车型依然引领各细分领域。

也从未放弃对混动技术打磨——2022年8月,本田将混动升级至技术品牌高度,e:HEV强电智混这张名片挟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推出。

东风本田更是率先反击。8月末,e:HEV强电智混下首款车型第十一代思域在2022年成都车展推出;12月中旬,第十一代思域 HATCHBACK以新混动技术加码,让属于混动的缠斗乘着市场春风,进入新篇章。

被自主声音左右好久的混动市场,轮到东风本田出招了。

1、混动,怎么能忘本田?

本田变了。

2022年12月20日,上海滩前,当思域TYPE R在躁动中绕出“R”字型,向燃油机械时代致敬时,第十一代思域 HATCHBACK则以混动武装,用“混动更运动”另一种方式示意未来。

双星闪耀间是交接,也是转变。过去,本田习惯将最好的、最先进的技术率先应用至雅阁身上,但混动这条路上,全新思域取而代之,率先以e:HEV强电智混的最新技术向时代亮剑。

“e:HEV版本全系标配Honda最新第四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兼具高能与节能。”东风本田销售部副部长杨忠华简洁明了地总结最新混动技术优势。

思域改变着本田,随着e:HEV强电智混加持酝酿新的故事。

2022年之前,混动在华声音较弱,却总属于本田和丰田。今年以来,随着自主发力混动,声量壮大,从吉利雷神动力,到长城DHT,从比亚迪DM-i再到东风马赫,各路人马各色登场,拿着晃眼数据,带着新产品,在混动份额提升中叫嚣着。

混动显示出主导未来技术创变、市场裂变的力量。这时,作为混动领先者和普及者,本田却遭遇围剿——尽管自主私下会拆开本田混动发动机分析与研究,台前却毫不犹豫将本田作为标杆推至对立面上。

这是赤裸裸的对比,却是对其混动地位尊重与技术能力艳羡。

是啊,就在对手们陷入技术讲解与产品输入时,来自武汉的东风本田已完成从轿车到SUV,再到MPV混动全矩阵产品布局。

更细致的镜头是2017年,CR-V锐•混动在中国上市,是本田全球范围内第一次把混动系统装备至CR-V车型;2018年10月,INSPIRE锐·混动首发;2019年9月,艾力绅锐·混动上市;享域在2021年完成混动武装;随着思域搭载最新混动系统,东风本田基本实现全产品矩阵混动化,比自主和合资品牌超前。

让这种全面更有力量的是技术能力。

本田混动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本田就介入混动技术探索,推出了IMA混动技术,以电混绕过丰田——不同于后者电机更多辅助功能,本田以电机驱动为主,发动机直驱为辅,不仅解决电机高速效率不足,也以更多用电实现省油,提升了驾驶感受。

但发力更早的丰田却一直在规模上压制本田,并通过深耕THS混动系统以谋求优势地位。本田期待一次凶猛反击。2012年,在混动斩获百万辆之际,本田一股气推出三条全新混动系统,包括适用紧凑型车的i-DCD单电机混动系统,适用中型车的i-MMD双电机混动系统以及适用于大型车的SH-AWD三电机系统。

最为熟悉以及改变本田混动地位即为i-MMD混动系统,它由2.0L阿特金森发动机、双电机系统、动力控制单元、智能动力单元等组件构成,具备三种驱动模式,包括EV、混动模式和发动机直驱。

一个插曲是,这两年广泛传播的比亚迪DM-i工作原理与本田i-MMD混动系统几乎一样,即中低速以串联发电机驱动为主,高速以发动机、电机并联驱动为主。

很快,本田将混动带到中国。

2016年,第二代i-MMD混动系统入华竞争,思铂睿率先搭载了该系统;2019年,东风本田带来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技术实力更在持续进步。

第三代的i-MMD混动系统上,本田对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优化,将发动机热效率提升至40.6%,并实现动力控制单元缩小,利于空间伸展,这也让相关车型在指标完成对丰田超越,如INSPIRE锐•混动油耗为4.2L/100km,高于凯美瑞4.5L/100km。

以此为支撑,东风本田开始对市场收割,CR-V锐·混动长期为最畅销的合资混动SUV,月均销量稳定在2000辆以上;艾力绅锐·混动则为家用MPV新添不同的色彩,东风本田混动年销量很快突破至7万辆以上。

带着这样的深厚底蕴、长期的市场培育、先端技术输出以及混动标杆认可,东风本田率先武装起e:HEV强电智混,向混动再开炮!

2、安全、成熟、先进、智能

消费者到底需要一辆什么样的混动车型?

当补贴退坡、绿牌获得越来越难等外部环境不再友好时;当各路车企都以各种混动车型上阵打仗,乱花了眼时;当混动销售前景正佳,市场吸引力不断提升时……你需要冷静面对的现实是,混动市场份额不到整体十分之一,仍处于发轫期,认知并不深厚,各种嘈杂声音在出售各自卖点外,也藏着点点不安与缺陷。

助推插混走入主流的比亚迪DM-I依然面临整体品质管控、品牌力较弱的困恼;来自吉利的雷神动力还未经历市场充分检验,成熟性和可靠性需要观望;长城DHT插混面临居高不下的成本问题,在WEY品牌体现尤甚……

东风本田如何出牌呢?好处是,基于深厚研发底蕴背书,合资的品牌影响力和稳定的品质管理能力,尤其经历全球和中国市场锤炼,e:HEV强电智混的出牌更有底气与力量。

聚光灯打在了第十一代思域上,它来展现e:HEV强电智混技术的四个特点。

首先是安全性。中国电动车市场依然被不时燃烧的安全事故笼罩,背后是众多电动车玩家至今无法彻底保证安全这一环,而混动因多个品牌初入场充满实验味道。

其中风险,不言而喻。

安全,却是e:HEV强电智混可贴出的名片。本田混动历史中,从1997 年推出第一辆混动车至今没有出现过电池燃烧、漏电、触电的事故。

其次,是e:HEV强电智混加持的第四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成熟可靠性。

第十一代思域HATCHBACK e:HEV搭载的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与前几代一脉相承,而i-MMD混动系统在华已经经历多次专业检测。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多次针对i-MMD混动系统进行评测。该报告认为,i-MMD混动系统除了是世界领先水平,是世界一流的混动技术外,还具备更快、更顺、更远、更可靠。

尤其可靠性上,值得关注的实验是,北京理工大学曾安排对比累计里程2万公里的混动CR-V,表示其依然保持与新车相近甚至更低的油耗水平,都在5.4L/100KM左右,从侧面印证了i-MMD 混动系统的卓越耐久性和可靠性。

第三是技术更先进,节能也高能。

新车搭载的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对2.0L Di阿特金森发动机全新开发,能带来105KW发动机最大功率,以及182N·m发动机最大扭矩,同时最大热效率提升至41%,发动机空燃比范围扩大30%,大幅减少热量损失,较第三代继续提升,节能升级,WLTC综合工况油耗最低至4.61L/100km;进化升级了E-CVT,驱动电机最大扭矩提升至315N·m ,最大功率提升至135kW,保持充沛动力输出,继续高能,让混动更运动。

与众不同的是智能这一环。

据悉,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延续电驱为主,燃油为辅三种驱动模式,却能智能切换,以最优配比实现多场景高效输出。

如何做到?

本田对IPU智能控制单元进行了全新开发,其中电池采用高效能量管理设计,能监测所有电芯数据,保证电力使用范围最大,同时对PCU动力控制单元进行升级,提升电机输出功率提升,并采用铝材的高压线缆,轻量化大幅提升,以此来强大动力控制算法,借此能做到对驾驶速度、路况反馈的数据快速分析与判断,实现三种驱动方式无缝切换,确保电机与发动机更好搭配,尤其是中低速日常驾驶场景上,基本实现电机驱动,让第十一代思域HATCHBACK e:HEV获得更接近“纯电”驾驶感受,不负“爽快”驾驶之名。

这就是e:HEV强电智混的反击,传承深厚积累,并持续进化,没有花哨名词,也没有声嘶力竭,而是从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基本面,再通过先端性和智能化保持技术领先,随着第十一代思域两款混动车型的推出,将继续向着嘈杂的混动市场有力出击。

(部分图片选自网络)

End.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