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巢一起起义反唐的王仙芝,为什么会中途变节_朝廷_起义军_等人

大唐王朝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十一月,一封加急的文书传到了天子唐僖宗李儇的手中——王仙芝等人公开造反,率领着手下的“草军”,横扫河南、山东,如入无人之境。这一消息就像一记闷棍敲在了沉迷于玩乐之中的唐僖宗头上,也敲在了摇摇欲坠的大唐王朝的身上。

那么这位王仙芝是何许人也?

01

王仙芝,濮州人,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他年轻时就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加入了黑社会组织,干起了掉脑袋的买卖——贩私盐。要知道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将盐和铁的生产销售权牢牢地握在中央的手上,唐朝也不例外。

唐朝最初实行榷盐法之时,每年的盐利收入不过是四十万缗,到了大历末年,这个数字竟然来到了六百万缗,史称“天下之赋,盐利过半”,卖盐的收入已经占了唐朝收入的大头,在这样的情况下,王仙芝这样的私盐贩子的行为就是跟朝廷抢钱花,自然是官军围追堵截扫黑除恶的重点照顾对象。

正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王仙芝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围剿之后终于忍不了了——反正横竖都是死,不如轰轰烈烈的干一票大的!乾符二年正月,王仙芝发布檄文,用慷慨激昂的语调痛批了唐王朝的黑暗统治,并表示凭什么豪强权贵就可以吃香喝辣,我们这些老百姓就要忍饥挨饿,我们要平均!

02

说来也巧,当时正赶上异常天气席卷中国大地:关东遭逢大旱,还有蝗虫成灾;河南等地则是大雨不停,洪涝成灾,而朝廷的赈灾力度却如同毛毛细雨,根本无法满足各地灾民。在这样的情况下,王仙芝等人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日子过不下去的百姓,打出“天补平均”的口号,正式发动起义,义军名为“草军”,而王仙芝也成为了起义军的最高领导人,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

在这年六月,王仙芝带领起义军先后攻破濮州、曹州,俘获壮丁上万人,大败朝廷的天平军节度使薛崇,又与黄巢带领的另一支起义军合兵一处。王仙芝趁势攻城拔寨,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同时草军所到之处的百姓纷纷来投,毕竟在饥荒时候募兵只要一声“管饭”,就足以吸引一大批灾民。到十一月,起义军“剽掠十余州,至于淮南,多者千余人,少者数百人。”

展开全文

而原本秉持着“报喜不报忧”观念的大臣们,这下一看事情闹大了,瞒不住了,才将王仙芝造反的事情告诉了沉迷于玩乐的皇帝。唐僖宗虽然爱玩,但智商还是在线的,他知道事情非同小可,连忙任命平卢军节度使宋威为剿匪总司令,又调拨了禁军三千、骑兵五百,命令各地的讨贼部队一致听从宋威的调遣。

03

宋威虽然有两把刷子,上任不久就打败了王仙芝几次,但刚取得一点小胜他就迫不及待向朝廷邀功,表示“仙芝已死”,朝廷一看自然是欢呼雀跃,拍手称快,下令将各地部队调回原驻地。

还没高兴几天,王仙芝“诈尸”的消息就又传到了京城,这可吓坏了刚安心几天的唐僖宗,一道圣旨又把刚调回驻地的部队集结起来,这下这些士兵可不干了——我刚下班就又要我回去加班?纷纷将宋威的祖先问候了个遍,甚至差点搞出兵变。

军心不稳,这仗自然就打不好。王仙芝带着大部队一路向西,进入河南地界,十天内连破八县,并攻破了洛阳城的门户汝州城,活捉了刺史王镣,杀死唐将董汉勋。就在朝廷慌张将部队集结在洛阳之际,王仙芝又虚晃一枪,南下攻下了唐州、邓州、郢州、复州等地。骚扰完山南东道,义军又赶往了临近的淮南道,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不亦乐乎地挑软柿子捏,捏完就跑,这种游击战术将唐军玩的是团团转。

04

朝廷一看这起义军实在太猛,朝廷的部队实在太拉胯,于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秉持着攻心为上的策略,不断向王仙芝示好,并表示只要你投降唐军,吃香喝辣一切不成问题,到后来甚至表示只要你乖乖不闹事,就封你为左神策军押牙兼任监察御史。

王仙芝本来起义就是因为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完全没有当年楚霸王“彼可取而代之”的野心与霸气,如今一看不仅不用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讨生活,还可以混一个朝廷命官当当,就此走上人生巅峰,自然是想都不想,恨不得当即飞到长安去在皇帝面前一表忠心。

得意洋洋的王仙芝沉迷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遐想之时,全然没有注意到手下兄弟们的不爽——我们一起拼死拼活才打出现在的成绩,凭什么你王仙芝一个人去享清福,将我们扔下不管了!终于起义军二号人物黄巢忍不住了,他冲上前去,一把抓住王仙芝的衣领,大声斥责:“想当初,我们一起起事,说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今你想一个人投降去享清福,那我们可怎么办!”说到激动处,更是抄起一根棍子狠狠打向了王仙芝。其他草军将士一看有人带头发难,顿时涌上来一大片要向王仙芝讨说法,在重压之下,王仙芝“上岸”的想法只能暂时搁浅,继续硬着头皮和唐军作战。

05

但经过此事后,起义军内部也出现了难以愈合的矛盾,最终,黄巢带着一部分人另立山头,与王仙芝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祸不单行,这边起义军的力量削弱了,那边唐军逐渐集结了大军,又涌现出曾元裕这样的猛人,数次击败王仙芝的草军。

时任剿匪军团总监军的杨复光一看形势一片大好,又看出了王仙芝对于朝廷的暧昧情绪,就又打起了招降王仙芝的念头,在劝降书中,杨复光拍着胸脯向王仙芝保证只要你投降,我一定在皇上面前替你美言,让你高官厚禄,封妻荫子。早就动了投降念头的王仙芝看到劝降书之后心花怒放,当即派出心腹大将尚君长等人向皇上请降,表示其实我想当个好人。

奈何这暗地里的眉来眼去被剿匪总司令宋威发现了,宋威一向对朝廷秉持着“兔死狗烹”的悲观情绪,生怕战争一结束,自己的权力就要被剥夺,此刻自然是拼命阻止王仙芝投降,他将前来投降的尚君长等人一网打尽,谎称自己半路和尚君长等人打了一场遭遇战,最后力战而擒住了他们,最后又杀了尚君长等人邀功,脸皮之厚,可见一斑。

06

就这样,王仙芝想当个好人的想法又被现实无情击碎了,愤怒之余,王仙芝立马带领军队对江陵发动了猛攻。奈何由于王仙芝长期以来奉行着投降主义,草军的士气和战斗力早已大打折扣,唐军又及时增援,王仙芝久攻不克之后只能灰溜溜地撤军。

这一撤军简直就是兵败如山倒,疲于奔命的起义军被曾元裕等人率领的唐军迎头痛击,数万义军或被诛杀,或被招降,或作鸟兽散,义军实力一削再削。王仙芝也是一而再再而三上书请求投降,表达了自己希望成为一个良民的殷切期望,奈何宋威就是压着不给你上报中央,可怜的王仙芝一边眼巴巴地盼望着朝廷的招降,一边又被唐军追着屁股强追猛打。终于在黄梅,草军遭遇唐军的四面围剿,王仙芝在走投无路之际,被穷追不舍的官军乱刀砍死,他想做个好人的愿望也就此化为南柯一梦。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翰墨青丝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