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数字政府改革!东莞“智网工程”助推社会治理效能“满格”_数据_工程_东莞市

近日,东莞数字政府改革十佳优秀案例揭晓,东莞市“智网工程”信息系统项目上榜。

平安东莞,以“数治力”支撑。除了作为东莞市社会治理网格化作业重要基础性系统的“智网工程”信息系统,“雪亮工程”视频联网共享服务平台日益筑牢城市公共安全防线、“一网统管”和“粤平安”融合建设逐渐夯实城市政务大数据底座。

发现上报各类问题隐患296.2万宗,联动各级入格部门处置问题隐患294.3万宗,处置率达99.2%;开展出租屋、“三小”场所疫情防控、风险隐患等多个专项排查行动,推动处置问题线索40.9万宗……放眼2022年东莞市“智网工程”的部分成绩单,“数治”赋能“善治”,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满格”。

“智网工程”信息系统多项应用获中央政法委肯定

2022年以来,市委政法委统筹全市近万名网格管理员统一使用“智网工程”信息系统开展网格巡检,并持续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将全市2934个综合网格置入系统,做到全域覆盖、边界清晰、无缝衔接,将5500余万的“人、房、事、物、组织”等基础数据治理入格,实现全市社会治理要素数据“集中汇聚、分级下沉”。

依托市政务数据大脑和“一网共享平台”,“智网工程”信息系统实现了复杂条件下的多部门系统对接和业务数据流转,有效支撑全市网格化管理业务高效运转。目前,系统已实现与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有关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双向交互。

展开全文

在“智网工程”信息系统基础上,市委政法委大力推广应用“智网人人拍”小程序,引导市民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全年共收到群众通过“人人拍”报送身边安全隐患11.1万宗,发放奖励红包43.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依托“智网工程”创新出租屋服务管理的经验做法得到中央政法委简报刊载,“智网人人拍”小程序也获得中央政法委通报表扬。

“雪亮工程”平台接入共享服务能力达到60万路

作为守护人民安宁的“千里眼”,东莞市精心打造的“雪亮工程”视频联网共享服务平台严格对标中央、省制定的“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总体目标落实建设。

2022年,市委政法委会同市政数局,在市“雪亮工程”领导小组框架内统筹全市公共安全视频建设联网应用,重点推动升级“雪亮工程”市级总平台汇聚能力,以视频联网共享服务平台为核心,扩展视频资源的接入共享服务能力达到60万路,总平台汇聚接入了公安慧眼、交通、城管、消防、公交、“两客一危”、“明厨亮灶”等多部门、多行业的视频资源,向省平台同步推送视频13.5万路,排在全省前三。

除此之外,“雪亮工程”视频联网共享服务平台还支撑城管、应急、交通等部门建设视频二级平台,并实时调用公安部门一类点高清视频,在社会治理、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雪亮工程”建设成果先后为大朗、东城、大岭山、寮步、茶山等镇街提供了实时稳定的辖区全量视频共享服务,有力支撑了相关镇街疫情防控工作。

“一网统管”和“粤平安”融合建设夯实大数据底座

市域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实现大数据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2022年,为落实省“一网统管”和“粤平安”工作部署,市委政法委会同市政数局积极研究,探索两大体系融合建设路径。

一方面,对“12345热线”事项和“智网工程”入格事项进行梳理,明确事项分类、管理主体、责任边界和标准作业流程,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初步形成了东莞市“一网统管”和“粤平安”事项清单。

另一方面,协调推动“粤平安”平台的综合网格、群众诉求、态势展示三大应用在东莞市推广落地,结合东莞市“标准地址”实际情况,研究形成全市统一地址库和“块数据”支撑平台建设方案,接收省“粤平安”平台下发的特殊困难人员数据2.35万条次,组织网格员进行数据核查更新,补充完善地址信息,助力夯实东莞市政务大数据底座,持续为数据应用赋能。

接下来,市委政法委将按照中央、省、市有关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继续推动落实数字政府项目建设应用,围绕“一网统管”体系要求,深入挖掘网格管理数据、公共安全视频等资源潜在价值,力争从基础数据数源部门向社会治理数据产品生产部门转型,为深化平安东莞建设、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创新不断贡献力量。

【撰文】龚菊 郭文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 龚菊;郭文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