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总书记的民生足迹 永丰村的乡村振兴图_永丰_村里_村民

央广网北京1月24日消息(记者黄鹂 刘会民)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6月来到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调研,强调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之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点击播放音频

通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如今的永丰村乡村美、产业兴、村民富,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正徐徐展开。

春节期间的永丰村喜庆热闹,大家互致问候,表达祝福,一派祥和景象。永丰村委会社工室的工作人员组织志愿者为村里的留守老人打扫家里卫生。

社工室工作人员张琼婷:每个月10号、20号、30号都会在我们村上组织一次大扫除。过年了,我们就组织志愿者去留守老人家里帮忙打扫卫生。

去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永丰村考察调研时,曾步行察看村里污水处理池和村容村貌,了解村里改善人居环境等情况。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告诉记者,近几年,通过推进厕所改造、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和农房改造等,永丰村的“颜值”正不断提升。

李雪平:全村生活污水的收集率、处理率达到了90%。垃圾是日产日消。接下来,我们将在村上开展庭院风貌改造,小院的绿化、道路的美化,通过改造,水清稻香、白墙黛瓦、美田弥望的美丽乡村初具雏形。

“颜值”提升了,永丰村春节期间的人气也更旺了。这些天,村里务工返乡、走亲访友的人多了起来。村医周良伦也没闲着。他至今还记得总书记当时在村卫生站的嘱托,用心用情当好村民的“健康守门人”。

周良伦:现在“乙类乙管”了之后,我们给年龄大的老年人测血氧,做血糖、血压检测。药物由镇医院提供,缺什么补什么,小病不出村,大病不着急。

永丰村委会旁边的高标准农田里,菠菜、豌豆尖、青菜成片,不少村民正忙着田间管理。

村民李小辉:把豌豆尖整理出来,现在都已经种上了,再等几天就可以收了。

李小辉告诉记者,家里土地流转后,她就没再出去打工。除了土地流转的费用,她还在给承包土地的老板打工,又额外多了一部分收入。

李小辉:在这儿干活是100多块钱一天,夏天还要高一些。现在一年有两三万元的收入,收入好得多。

除了蔬菜,永丰村的部分农田里还种植了泽泻、川芎等中药材。李雪平介绍,村里共有耕地6320亩,其中高标准农田3100亩。目前,永丰村的耕地主要采取“稻菜”“稻药”轮作模式,不仅可以改良土壤、促进粮食生产,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

2022年,永丰村粮食获得丰收,总产量超过4000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比2021年翻了两番。李雪平说,2023年,他将带领村民继续守好田、种好粮,争取获得更大丰收。

李雪平:现在我们正在开展3100亩高标准农田的提质增效。我们有1500亩是核心区,要进行沟渠维护保养,还有1600亩田块比较小,进一步把它改平整。我们期盼,2023年我们老百姓的袋子更加鼓起来,我们的粮食生产产量更大。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点亮“赞”和“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