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朝古都洛阳这家汤,是很多洛一高毕业生返洛最想喝的一碗汤_大姐_洛阳市_驴肉

2023年腊月二十九日,大寒节气,洛阳市瀍河区夹马营路的一家汤馆内座无虚席,很多人在这里喝汤,最里面的雅间也坐满了人,很是热闹。

今天是这家驴肉汤馆虎年最后一天开门了,今天再不来喝汤,就要等到兔年正月初六了。或许有这个因素,今天的顾客似乎比平日多了一些。

这家汤馆的女主人是陈跃芳大姐,她一直在操作间里负责配碗,忙个不停,另外专门有人盛汤盛汤。她的儿子从天津回来过年,也在店里帮忙。他的继子小黄负责打油旋,有时还要客串盛汤。这些天,汤馆太忙,陈大姐的女儿也在帮忙。

展开全文

我盛了一碗汤,要了两个油旋,找个位置坐下,把油旋掰成小块泡进汤里,慢慢地品味着。这家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很有特色,是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河洛一绝”。老喝家一看汤里的驴白血,就能猜到这是驴肉汤,再看漂在汤上面黄色的蒜黄段,基本上就能猜到这是是东关大石桥陈记家的驴肉汤。

在今天在汤馆里,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有很多年轻人的面孔,还有人带着行李箱。

后来,我主动问了一下,才知道有几个都是洛一高的毕业生,他们上了大学,有的参加了工作,他们回到洛阳,就想过来喝汤。是的,老洛一高在这条街上,是洛阳市最好的中学,每年考上大学的很多。现在的洛一高搬到新区学府街了。

陈大姐抽空出来和我聊了几句,她让他儿子把水杯拿来喝口水,喘口气。陈大姐六十多岁,一大早起来忙到现在,挺辛苦的。大姐的儿子在天津某大学当老师,每年有寒暑假,工资应该也不错。我跟大姐说,怪不得你儿子不继承你的汤馆呢,大姐笑笑。她告诉我,有洛一高的学生过来喝汤,喊她“阿姨,你还认识我吗?”陈大姐说着,一脸自豪。

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里挂满各种匾额和名人字画,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进门售票处墙上的毛主席像和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的门头。悬挂毛主席像,是年纪大中国人的情结,门头寇老师的题字,也是洛阳的一道风景。

一碗汤,一座城,一种文化,一种情结。谁不爱家乡的味道?这热乎乎的一碗汤,就是洛阳人返洛必喝的家乡美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